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鲟,又称鳇鱼,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中野生一级保护动物。距今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熊猫”、“活化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课题组首席研究员、博士危起伟,20多年间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的江河,发现和编制了仅有的3个原生态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还破解了中华鲟的“杀鱼取卵——活体采卵”等多项世界之谜……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9,(4):54-54
形态特征 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公斤,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4,(3):56-57
“非典和禽流感相继暴发,应当引起我们对现行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如不能制止严重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不能与生物界和谐共存,人类可能会像恐龙一样因‘特化’走向灭绝。”谈到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殷鸿福激动地说。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研究生物演化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殷鸿福委员说,生物界的消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通过全面进化,旧物种虽不复存在,但演变为更高更新的物种;另一种是未能绵延后代而绝灭。前一种消亡是好的,比如从猿到人的演变,人猿消亡了,却产生了更高级的人;后一种则是物种的悲哀,比如恐龙。 殷鸿福委员认为,引起恐龙灭绝的内因是“生物特化”。所谓生物特化,是指不与自然平衡,造成生物体某一方面非自然地过度发展。比如某些物种个体增大是一种特化现象,它是生物演化上升的表现之一,但并不是越大  相似文献   

4.
饲养的“野生动物”究竟该不该吃?这是笔者在大学选修课《环境与发展》课堂上为同学们出的一个讨论题。这个题目不仅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激烈争论,也受到笔者所在教研室教师们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当然,这个题目的确定也并非是笔者主观臆断或者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而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着的易被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报纸不止一次地刊登过,笔者也不止一次地在酒店见到有“中华鲟”出现在展品台上,问起缘由,答曰,这是自己饲养的,或者是从养殖场买来的,当然可以吃。不仅中华鲟,扬子鳄也不免同样的命运。据说,每斤鳄肉可卖到500元,每盘鳄肉炒菜竟然卖到…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被称为"水中熊猫",生存至今已有1.4亿年,素有"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堪称我国的国宝,属于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群。然而,一些不法之徒见利忘义,非法捕杀中华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6.
现场目击     
《绿叶》2006,(1)
福州:误捕的中华鲟放归大海1月11日下午3时许,一尾被福建平潭渔民误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在福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放归大海。据了解,这也是近10年在福州被误捕的第三尾大规格的中华鲟,也是惟一一尾成功放生的中华鲟。阿勒泰雪灾骆驼穿上防寒服新年之初,阿勒泰局部地区出现两次暴雪和大风天气,降温幅度达到25℃。持续多日的强降雪已造成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青河县等地发生雪灾。牧民为骆驼穿上了用毛毡缝制的防寒服,用来抵御寒冷和狼的侵害。湖南:湘江镉污染带移出长沙境内1月6日9点,湖南省湘江株洲市霞湾港至长沙江段,因霞湾港…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1):82-82
银杏科 银杏 银杏,俗称白果,公孙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相似文献   

8.
鸟的风景     
赵丰 《绿叶》2014,(1):69-78
远古,鸟破天荒地叫了。这个世界最早的声音不是恐龙,也不是猿猴,而是鸟。鸟唤醒了大自然的寂静。最初,山川、河流、森林、海洋都哑巴似的无声无息。某日清晨,一只鸟突发臆想,张开喉咙“啊”了声,于是声音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国际捕鲸委员会第58届全体大会在加勒比海岛国圣基茨—尼维斯举行。大会上,在日本“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威胁之下,6月18日,国际捕鲸委员会以33票赞成、32票反对的一票之差,通过了由六个加勒比海和非洲国家提出的支持日本重开商业捕鲸的宣言。尽管该宣言没有约束力,但在这场反对捕鲸的斗争中,以日本为首的“捕鲸方”占据了上风。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毫不隐晦地称之为“20多年以来的一大进步”!“科学”“文化”:日本捕鲸的保护伞鲸,海洋中的“活恐龙”,动物界的“活化石”,是现存最大的海洋哺乳类动物。随着国际上捕鲸量的不断增…  相似文献   

10.
环境百科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华鲟鲟形目鲟科鲟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形态特征中华鲟系我国特产鱼类,体纺锤形,体表披五行硬鳞,吻长,口腹位,歪尾。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  相似文献   

11.
小军 《环境教育》2006,(2):48-49
电影《朱罗纪公园》里,从史前蚊子身上抽取恐龙血液,萃取恐龙遗传基因DNA,成功地复制出恐龙的故事,未来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1866年,一头雌性小袋狼被浸泡在乙醇中保存了下来,没有使用常用的福尔马林溶液。由于酒精保存法能使器官、肌肉、骨髓等组织中的DNA完好无损,因此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南美洲茂盛的阔叶林里,一只重达七吨的恐龙正在紧张地守卫着它的巢穴,巢穴里静静地卧着几枚巨大的恐龙蛋。突然,一只神秘的小动物探头探脑地出场了,它悄无声息地溜进恐龙身体与巢穴之间的空隙,  相似文献   

13.
“‘成片’的桫椤现在只能在遵义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见到。以桫椤为依托,赤水目前在积极引资,打造‘中国侏罗纪生态公园’。目前,一个以恐龙为主题的博物馆已在积极建设中,相信很快就会和公众见面。”贵州省遵义市环境保护局生态科的张先生于7月10日在接受采访时对记  相似文献   

14.
巨龙腾飞上云霄──访“自贡东碳”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梦周在驰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四川省自贡市,有一条巨龙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腾飞于电碳行业之颠: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雄居中国和亚洲最大的综合性碳——石墨制品生产企业和科研基地,成为亚洲电碳行业的电联之王东方...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一条中华鲟,我的家在中国的第一大江——长江。我本与兄弟姐妹们快乐地生活在长江,在水中畅游。但是,因为人们的大肆捕捞与环境污染,我们的族群已经剩下不到1000名成员。20世纪时,长江中随处可见我们家族的身影。但如今,10公里的江中就只有一两位成员!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将中华鲟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可还有许多渔民在偷偷捕捞。谁知道我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呢!个别人啊,快快停止这种行为吧,我  相似文献   

16.
在广袤秀丽的巴蜀大地,有碧波叠荡的蜀南竹海,三国蜀汉遗迹剑门蜀道、自贡大型恐龙博物馆、技术设备先进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保留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女儿国”泸沽湖、集现代冰川、温泉、原始森林于一体的海螺沟景区,现为亚洲第一高坝、世界第三高坝的二滩水电站以及冬季迷人的南国冰雪世界等等众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将古蜀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了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为后人探索神奇的古蜀文明留下了谜一般的悬念,同时也成为海内外旅游的又一亮点。    四川的民族风情浓郁,民族节庆活动更是独具特色、丰富多彩、闻名遐迩的大型活动有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南国冰雪节、自贡恐龙灯会、凉山彝族火把节、广元女儿节、康定跑马山转山会、都江堰放水节、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节等40多个民俗节庆。  相似文献   

17.
有没有搞错     
谁谈恋爱可能是“爱情鸟”飞错了地方,正当谈婚论嫁的大男大女流行“不谈爱情”、“懒得结婚”,而少男少女们的“早恋”和有夫之妇有妇之夫的“婚外恋”却搞得热火朝天。婚外恋定律狐狸认为自己吃到的葡葡是甜的,吃不到的就是酸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4,(6):64-64
选择题 1.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哪种恐龙:( ) A)雷龙;B)马门溪龙;C)粱龙;D)霸王龙 2.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其他动物有:( ) A)蜥蜴;B)蛇;C)海龟;D)鳄鱼 3.下面哪些鲸属于齿鲸:( ) A)抹香鲸;B)蓝鲸;C)白鲸;D)独角鲸 4.下面属于温血动物的有哪些:( )  相似文献   

19.
汪士铎是晚清思想界的一位“奇人”。作为太平天国起义的亲历者,汪士铎两女一子死于太平军之手,对太平军怀有刻骨仇恨,却在其文章中极力赞同太平天国的政治主张,认为“洪、杨删论语,去鬼神祭卜等类,功不在圣人之下”;作为感念清廷“皇恩浩荡”的保守派,汪士铎严辞拒绝了太平天国聘其为军师的邀请,却让其长女出任东王杨秀清的书记;作为深谙宋学,受胡林翼、曾国藩推许的道学家,汪士铎却于清政府鼓吹“同光中兴”之时疾呼“救时不得不变法”……这种由时代所铸就的思想矛盾,同样深刻地反映在汪士铎的人口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20.
张波  景然 《绿色视野》2009,(3):30-32
没有它,天山不绿、河水不清.牛羊不肥。”是什么样的植物让《新疆风物志》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大约在4000万年前,恐龙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青藏高原的云杉树迁徙到新疆天山地区,神奇的物种——雪岭云杉冲破混沌尘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