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品保鲜膜应用广泛,影响面大,"致癌保鲜膜"问题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介绍食品保鲜膜的主要材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分析哪些保鲜膜不安全;增塑剂DEHA是否致癌物,为什么有比较安全的PE保鲜膜,商家还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PVC保鲜膜;为什么有其他合法增塑剂不用,还要用违反国标的DEHA;不加增塑剂的保鲜膜是否绝对安全;保鲜膜能否放在微波炉里加热;有人不敢用保鲜膜,改用塑料袋、微波炉塑料容器了,是否保险.  相似文献   

2.
董文茂 《环境》2007,(7):50-50
东临风光迤逦的松山湖,北靠同沙自然保护区,西南依大岭山森林公园,倚山傍湖,生成了大岭山镇的天生丽质.近年来,大岭山镇委、镇政府将建设"依山傍湖的现代生态新城"作为新时期战略目标,在"创建省卫生镇"等一系列工作上,获得喜人成绩.  相似文献   

3.
打破僵局     
"我们拔了18吨,仍不见动静,请领导拿意见."4月13日,当河南油田井下作业二部副经理靳水生和工艺人员赶到L1256井场时,201修井队技术员范红禅立即向他们汇报拔钻解卡情况. "好,再拔拔看!"听到指令,司机汪佳柱启动30吨斜井作业机,一手扶离合器手柄,一手握刹把,脚踩油门,两眼紧盯指挥手势.作业机吼叫着,掐着油管的"脖子"使劲往上拽,那架势如同一场拔河比赛.压力器指针指向了18吨,油管还是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际河流已成为有关国家开发的热点,国际河流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是国家维护自身生态安全的前沿.界河--黑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边境地区的稳定.防止流域生态退化和保护黑龙江流域森林、黑土地、湿地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界河沿岸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国土安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界河沿岸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以及数量、面积、类型、分布和管理等现状,分析了制约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建设该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措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模拟缢蛏生长环境,研究结构、性质不同的两种典型有机磷农药(OPs)乐果和三唑磷对滩涂养殖生物缢蛏的毒性效应,通过电镜观察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乐果和三唑磷对缢蛏鳃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伤害.主要病变为:细胞核变形,核膜凸起或凹陷,染色质发生凝聚或边缘化;线粒体肿大,双层膜溶解,内嵴部分消失;个别线粒体内嵴完全瓦解,形成电子透明区;粗面内质网水肿,核糖体部分脱落,片层结构间距增大;高尔基膜囊水肿,膜溶解,高尔基小泡破裂消失.本研究为了解不同OPs对缢蛏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病理形态学证据,为预测OPs对近海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有力的证据,为规范OPs的应用、制定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部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直面冷峻的环境现状,每一个有理性与责任感的公民无不忧心如焚.蔽日的烟云、腥臭的污河、毒化的农田和振聋发聩的噪音一刻不歇地疯狂考验和鞭笞着人们从心灵到生理的忍耐极限.本文使用大量详实的数据还原出天津环保的真相,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和成效卓著的努力让我们对天津山清水秀的明日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台湾西部、浙江沿岸,向北达东海北部长江口,黄海北部辽宁沿岸偶有发现.自南向北形成各自的地方种群,相邻种群间可能有基因交流.渔业时有误捕,沿岸屡有搁浅,各栖息地段的种群数量呈现减少趋势.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威胁着本种的生存.为此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但亟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中华白海豚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交通干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冬季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冬季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6天的监测.采用GC-MS定性检出28种物质,芳香烃和烷烃分别占32%和25%.在检出物中有8种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GC-FID定量表明,芳香烃中含量最高的是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其中甲苯浓度最高.苯系物的浓度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良好相关性说明苯系物的来源与机动车尾气密切相关,而且都受风速和车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把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了专人负责,落实了措施,落实了专项经费,政务信息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信息管理员制度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改观了政务信息往日的面貌.本文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电子政务信息工作在事业发展中的定位、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意在抛砖引玉,加强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闫琨  周康根 《云南环境科学》2008,27(Z1):103-106
详细介绍了电石渣在生产建材,治理环境污染,生产化工产品等方面的利用,并对它们在处理效果,创造的经济效益及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处理电石渣的有效方法--生产具备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体油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和水中油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水中油含量测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简述了水体中油污染状况,特别对水中微量油的常用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展望了测定方法的改善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胜利油田海上采油油轮的生产作业状况及增设油气分离装置的必要性,提出了油气分离装置设计与施工的要求,论证了海上采油油轮增设撬装式油气分离装置是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船舶油运中油气污染,控制及石油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甲斌 《交通环保》2001,22(1):15-18
船舶装卸运输石油时,油气蒸发是船舶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失大量货油,也对船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试验表明, 油气蒸发过程随油种不同。蒸发速率差别较大,第一类如工业汽油、煤油,初始发量高达每小时5%-10%,第一天蒸发逸散量可在50%,第二类如柴油、原油也有较大蒸发速率,第一天的蒸发量可达3%-11%,第三类蒸发量较小,如机油、重油、渣油等。第一天蒸发量仅约0.5%以下,但蒸发衰减不快。前两类油种蒸发衰减较快。油气蒸发过程也与环境温度、风速有关。文中最后讨论了控制油气蒸发造成污染的3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食用油烟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周亚美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2):35-36,3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食用油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目前有关食用油烟的研究重点是:体外致突变性试验;对肺癌(尤其是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油烟加热产物整体组分的实验研究等。现有的研究:为防治油烟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如降低油温;避免煎炸油的反复使用;在食油精制过程中进行氢化和添加抗氧化剂;加强油烟排除设施等。作者认为,开展职业暴露人群的长期追踪调查,分离鉴定油烟中的致变物并寻找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石油库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商业油库石油产品装车过程中蒸发的油气进行回收。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吸附和解吸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作了介绍,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水面有限长油膜下油滴输移扩散方程的解析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周虎  尹海龙 《交通环保》2000,21(3):10-12,44
在所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油滴输移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分析了解的合理性,讨论了与可对比解析解的一致性,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此解对河流、水库、海洋事故溢油引起的水体油污染计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50 MW机组存在的中压油动机在停机后再启动时调速油泵后箱体满油的危害及原因,进行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模拟原油海洋溢油的状况,对油水快速分离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不同油水比、不同温度、不同破乳剂加入量及存在Ca2+、Mg2+离子的情况,进行了系列油水快速分离试验,并测定了ZB破乳剂作用下乳化液的界面张力。试验结果表明:原油溢油形成的乳状液比较稳定,油水分离比较困难,F系列的聚醚型对其达不到分离效果,对F系列破乳剂交联合成得到的Z系列破乳剂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在油水比(v∶v)为1∶1,温度为60℃,破乳剂浓度为80mg/L,40~60 min可以达到分离效果,且不会造成海水的二次污染。界面张力的变化有效地解释了破乳剂存在最佳加入量,Ca2+、Mg2+离子对非离子聚醚类破乳剂的影响很小。可以将此类破乳剂广泛有效地应用在海洋溢油处理上。  相似文献   

19.
高效原油降解菌处理油田采出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油田采用废水中原有微生物种群分离驯化出的高效原油降解菌,通过单一菌种高效原油降解菌降解性能实验,高效混合菌正交实验,最佳组合菌株的连续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实验,都取得了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良好效果。这表明在常规物理,化学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再空度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在成品油库汽油装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油库油气回收改造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了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的组成、监控系统主要功能、环保检测的相关事项,并分析了油气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结合实际经验对油库油气回收改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