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市高校生态环保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重庆市内三类、共九所高校生态环保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因素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部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较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相对完善,但创新创业导师数量仍显不足,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创新创业深入指导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明显短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职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认识性实习、课程实验(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个方面。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绿色食品专业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重要环节,涉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在促进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基础上,论述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构成要素和建立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永 《环境教育》2011,(5):53-53
四类人员担任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到专业环境教育中,将大大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并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高校的环境教育模式,总结出网络课程教育与社区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两大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环境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提出建议。高校环境教育旨在培养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环境教育的专业人才,高校学生作为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对未来促进环境教育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起着重要作用~([1])。美国的环境教育由于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专业的人才培养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其推行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美国高校的环境教育专业设置和师资培训较为完善,环境课程分布广  相似文献   

6.
上好高校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玲 《环境教育》2000,(4):34-34,36
环境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概论公共选修课 ,使大学生接受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 ,是国家培养跨世纪人才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本人从1995年开始承担全校环境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任务 ,经过几年教学活动的实践 ,认识到要开好环境科学概论公选课 ,必须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公选课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属于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学科课程 ,即所谓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  相似文献   

7.
朱克勤 《绿叶》2010,(7):98-102
为什么大学生觉得学的东西没有意思7因为觉得它没有什么应用价值,这是学习和实践相脱离造成的。因此.在实践教育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应该贯穿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清华十多年的实践证明,SRT计划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高校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培养优秀人才.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大力度的改革.这不仅需要大批优秀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更需要教育家的引领。  相似文献   

8.
噪声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当前的应用型工科院校中,该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内容复杂、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教学方法单调的实际问题。基于该课程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教学大纲、实践内容和教学模式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促使该课程真正地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地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动性,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陈英玉 《青海环境》2005,15(2):81-83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是整个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教育的必修课,组织高校非环境教育专业教师进行环境教育专门培训,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尤为紧迫。文章分析了在高校,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园自1997年开始进行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先后开展《幼儿绿色素养启蒙的实践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节能行为培养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实践研究,逐渐形成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办园特色。如何进一步拓展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形成科学的园本特色课程?如何在实践园本特色课程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12年,我们开展《开发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拓展型课程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丰富、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各高师院校都非常重视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教育的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坚持的“三个教学原则、一主二辅课程框架、五大类教学内容和五种教学实践方法”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现在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往往开设一门创业教育课程,试图通过该课程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课程过分迷信"说教、讲授"的力量,而毕业生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培养。通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创业教育应该以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参照CDIO模式的12项标准进行模块化课程开发,通过CDIO循环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尤其是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打破“高分低能”的现象,充分发挥考试在高职教育中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为例,对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高职教育的考试应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加强实践技能检验,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施行“考教分离”,考试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黄佳庆 《环境教育》2023,(10):75-77
<正>本文旨在利用智能技术赋能小学科学课程,以环境知识为基础、以环保实践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指向,助力环境内容的渗透,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必须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环境意识的关键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新时代环境教育应以小学科学课程为载体,以智能技术赋能为引领,  相似文献   

15.
《环境土建工程》是研究环境工程土建施工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为环境工程专业高职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往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较为传统,不适应当今高职教育形式之处很多。因而,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改革考核、考试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勤于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环境类《分析化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化学是环境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职业技能。针对我院不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分析化学的学科特点及社会发展趋势,从进行设计方案型教学,到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开展证书制度等几方面入手,对分析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从而达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环境规划与评价GIS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GIS应用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选取、项目化教学实施与课程考核等。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富顺二中始建于1903年,在获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校风示范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特色)校等项荣誉后,今年又被评为自贡市绿色学校,现正在积极创建省绿色学校。近年来,该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教改科研、科技教育,特别是近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现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富顺二中的领导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校长、副校长亲自抓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9.
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应该设置为环境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两大类。两类课程的教学都应以参与式、体验式和直观式为主要形式。课堂太大等是目前大学环境通识教育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大学环境教育主要是针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旨在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构成要素出发,在知识体系构成、教学切入点等方面将相关专业的内涵共同与外沿问题渗透,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教学课程与实践,使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煤田、地质与环境特色,属于国家急需与紧缺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