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锰矿烟气脱硫资源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中,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软锰矿脱硫副产硫酸锰及稀酸两种工艺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工艺均能达到较高的脱硫率。搅拌转速是影响软锰矿脱硫反应体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增大固液比,减小空塔气速和进口SO2浓度对提高脱硫率有利,提高搅拌转速起初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当增加到一定的值时,再增加转速对脱硫率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流程、基本原理,研究了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石灰石浆液pH值、钙硫比、液气比、吸收塔进口粉尘含量、烟气中SO_2浓度、烟气含氧量等烟气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从工艺及设备运行角度探讨如何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优化提高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使烟气中SO_2排放浓度控制在25 mg/m~3左右,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SO_2小于200 mg/m~3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结合燃煤电厂135MW机组脱硫工程,在脱硫塔塔壁设置浆液分配环。运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后,脱硫系统运行稳定,在进口SO2浓度5200mg/Nm^3、吸收浆液pH值为7.5、L/G为4~5的条件下,脱硫效率达到94%以上,同时由于L/G值降低,循环浆液量明显减少,有效解决了常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存在的吸收塔结构设计不合理、入塔气流分布不均、液气接触效率低、吸收塔易结垢等问题,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4.
高效生物滴滤塔处理化工污水含H2S恶臭气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工污水水解酸化池收集的现场恶臭气体作为实验气体,以陶粒、半软性塑料作为生物滴滤塔的填料,探讨了生物滴滤塔挂膜过程阻力变化和H2S气体脱除率关系,并以生活污水为营养液进行了连续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在所选实验条件下,为使H2S出口浓度达到0.06mg/m^3,生活污水COD应维持250mg/L以下,SO4^2-浓度<1400mg/L.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烟气拖尾"、烟囱雨、气溶胶等问题,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动力厂在燃煤锅炉上采用氨法双塔脱硫工艺技术,经过浓缩塔后的烟气在吸收塔内先经过三级浆液喷淋逐步降低SO_2的浓度,后经"填料+丝网"除雾消除气溶胶。装置投用后,脱硫效率达到98%以上,出口SO_2小于30 mg/m~3,烟尘小于10 mg/m~3,达到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中SO_2不大于35 mg/m~3,烟尘不大于10 mg/m~3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03,(10):44-44
由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蓝天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开发、浙江省环保局推荐的ZDLT-W型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适用于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湍流塔是一种低阻高效的烟气脱硫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使用低密度湍球强化气液的混合和传质,利用气液扰动强化湍球的运动避免填料层出现堵塞,在较小喷淋量的条件下保证湍流塔具有稳定的气-液-固三相湍流反应层,通过湍流反应层达到高效除尘和脱硫的目的。由于湍流塔设计利用湍流强化含尘烟气与脱硫浆液接触反应,可实现较高的废气净化率,同时也使含尘…  相似文献   

7.
沼气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含碳量较高,不满足管输要求。通过HYSYS软件应用SRK方程对碳酸丙烯酯脱碳流程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吸收气液比、吸收压力、气提气液比、碳酸丙烯酯贫液进料温度、预处理沼气的进料温度、吸收塔板数对脱碳效果的影响:净化气中CO2的含量随着吸收气液比的增大逐渐增大,脱碳率随之减小,但吸收气液比在10~30时,净化气中的CO2含量变化不大;随着吸收塔板数的增加,净化气中的CO2摩尔含量逐渐减小,脱碳率逐渐上升,当塔板数小于10时,脱碳效果明显,当塔板数超过10时,对脱碳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石灰石浆液作为脱硫剂,在筛板塔反应器中进行湿法脱硫实验,主要考察浆液p H、脱硫添加剂、粉尘对筛板塔湿法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筛板塔能适应高浓度的烟气脱硫,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吸收塔浆液p H的升高,脱硫率也呈上升趋势;筛板塔脱硫效率随入口粉尘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粉尘加入量越多,脱硫效率下降越显著;而有机添加剂己二酸的加入可以提高脱硫系统脱硫率和吸收剂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脱硫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细菌抑制石油集输系统硫化氢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采用DNB(反硝化细菌)抑制硫酸盐还原工艺,降低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浓度的本源微生物治理H2S模式。该工艺在实验中采用两级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串联来实现。实验表明:在一级反应器成功启动后,其水中的S2-浓度达到120mg/L,SO42-的浓度为200mg/L,硫酸盐转化率可达75%以上;二级UASB启动以后,出水S2-降低至20mg/L以下,去除率约83%。进一步实验表明SO42-/NO2-质量浓度比、ORP(氧化还原电位)均会对SRB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石油集输系统中H2S气体的控制具有参考价值,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现场实验,能使油井H2S浓度平均降幅达到87%,有效降低了长庆油田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水培条件下,采用需硫型植物甘蓝型油菜"沪油15"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不同硫(S)浓度下,硒(Se)与镉(Cd)协同作用对油菜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S存在条件下,5 mg/L的Se与20 mg/L的Cd的毒性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低S(9 mg/L),正常S(48 mg/L)条件下,S对Se与Cd交互作用下的毒性无显著的抑制作用;高S(720 mg/L)条件下,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且明显抑制了油菜对Se与Cd的吸收。研究S和Se交互对油菜幼苗Cd毒害的缓解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出更切实有效的缓解Cd污染问题的方法,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油田三甘醇脱水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三甘醇脱水工艺的第三套三甘醇注醇量调整,第三套再生温度的调节、汽提气注入量调整、贫液进塔温度调整运行参数的优化,得出:当三甘醇脱水工艺循环量在3840kg/h左右时,再生效果最好,贫液浓度最高,所获得的干气水露点最低;三甘醇脱水工艺再生温度在190~200℃之间温度越高,再生效果越好;三甘醇脱水工艺再生装置在汽提气量30Nm3/h左右时,再生效果最好,贫液浓度最高,所获得的干气水露点最低。  相似文献   

12.
船舶压载舱中环境因子对夜光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从气液接触面积与液体体积比、温度和初始浓度3个影响因子4个水平对夜光藻的生长变化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液接触面积与液体体积比为0、温度为17℃、初始浓度为10×106cell/L时,藻细胞浓度递减速率最大;影响夜光藻细胞浓度变化速率因素的强弱顺序是:初始浓度〉气液接触面与体积比〉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PSA制氢装置弛放气中CO2捕集系统蒸汽消耗量,利用Aspen Hysys软件建立了CO2捕集工艺模型并对捕集工艺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了胺液循环量、解吸系统贫胺液CO2负载量、富胺液进解吸塔温度和解吸压力对蒸汽消耗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胺液循环量和解吸系统贫胺液CO2负载量的增大,CO2解吸单耗先降低后升高,最低约为2.04t水蒸气/tCO2。提高富胺液进解吸塔温度或提高解吸压力均有利于降低CO2解吸单耗。  相似文献   

14.
石灰—石膏法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采用湿式石灰—石膏法进行脱硫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结合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影响脱硫效率的诸多因素,如烟气中SO2浓度、液气比、pH值、吸收反应过程、特性、最终产品石膏的形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系统设备、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控制液气比、调节浆液pH值和烟气性质等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需对H2S含量较高的原料气进行处理,溶液循环量大、工艺流程长、公用工程消耗量大、能耗高。通过对天然气净化厂脱硫单元的耗能点及耗能关联因素进行分析,从优化工艺方案、采用先进节能设备、回收可回收的能量、减少工艺过程能量损失等方面,提出了热泵、贫液与半贫液分流工艺及板式换热器在MDEA脱硫单元中的应用及改造措施,详细阐述了各种节能措施的优势及适用条件。充分挖掘天然气净化厂的节能潜力,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开展实验室模拟苯酚废水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酚废水曝气量为0~3L/min的条件下,随着曝气量的增大,COD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初始浓度不变,光照时间为1h的条件下, 调节pH值在3~11,苯酚废水COD去除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当pH值为11时, COD去除率又开始增 大,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下COD去除率高;随着二氧化钛投加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增大,当二氧化钛投加量 为10g/L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二氧化钛最佳投加量为3g/L;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由75mg/L增加至300mg/L,COD去除率由78.2%降低到58.1%;反应温度的改变对COD和TOC的去除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坝气田污水脱硫主要采用"气提+化学除硫+混凝沉降+过滤"的密闭处理工艺去除地层采出水中高达1 800 mg/L的硫化物。为此,文章选用负压气提脱硫技术,并对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脱硫效率最佳、效果最稳定的条件为:气提气源采用燃料气与空气气提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脱硫最佳的进水pH值为5左右;脱硫工艺最佳气液比为6∶1~8∶1。现场实验表明,脱硫率高达96%,且效果稳定,达到了高含硫气田水经济高效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马超 《四川环境》2021,(2):8-13
以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烟气中汞元素的氧化吸收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氧化吸收液浓度、反应时间、初始汞浓度、反应温度、pH值对KMnO4对Hg0吸收效率的影响,阐明方法适应性,并将现行采样方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15min后,氧化吸收基本平衡,KMnO4浓度为5mmol/L,反应温度为60℃时KMnO4氧化吸收最佳。强酸和强碱环境的吸收效率均高于中性条件,初始汞浓度变化对KMnO4吸收效率的影响不大,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最优实验条件下,氧化吸收效率提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苯系混合气体生物滴滤器净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  羌宁  季学李 《四川环境》2005,24(2):24-26,53
本研究采用纤维附着活性炭(ACOF)和不锈钢丝网为载体材料,进行了气体生物滴滤器(BTF)净化TEX(甲苯、乙苯、二甲苯)混合气体的动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大消除能力值在140g/m3·h左右。由于载体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性能,实验研究中实现了对TEX这类疏水性物质在较少停留时间和较大空塔气速情况下的高效连续运行。高负荷运行时,会由于过剩生物质积累引起装置堵塞、压降增加,但设备净化效果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某燃煤电厂660MW机组采用水-空气为介质对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流场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分析了塔内气速V、喷淋密度W及液气比L/G分别对吸收塔托盘区、喷淋区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区阻力与烟气流速、喷淋密度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喷淋区阻力与烟气流速非线性相关,与喷淋密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吸收塔托盘区阻力满足ΔP_t=C_(t1)VW+C_(t2)V+C_(t3)W+C_(t4)的关系式,喷淋区阻力满足ΔP_s=C_(s1)V~2W+C_(s2)VW+C_(s3)V~2+C_(s4)V+C_(s5)W+C_(s6)的关系式,其拟合优度与显著性良好,对工业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