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时共存元素和pH对其测定结果的干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解液和缓冲液中的Na、K元素对六价铬的测定有干扰,可通过加入质量分数1%NH_4Cl溶液来消除干扰;使用HNO_3调节pH在7~11范围内都不会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方法。样品中的三价铬经柱前衍生后,泵入分析柱,与样品中的六价铬分离,分离后的样品经在线柱后衍生,流入可变波长检测器,分别在365 nm和540 nm检测。利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分析条件:水浴加热2 min,加热温度80℃,柱后衍生液流速1.1 ml/min。方法在10 min内完成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分析,三价铬和六价铬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 mg/L和0.005~1 mg/L,方法检出限低,分别为18.1μg/L和0.267μg/L,精密度分别为1.16%(0.4 mg/L Cr3+,n=7)和3.07%(0.08 mg/L Cr6+,n=7),样品分析时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铁屑处理含铬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废铁屑处理剧毒的六价铬电镀废水的工艺条件 ,在最佳条件下废水中六价铬去除率达99 %以上 ,出水总铬含量为0.040mg/l,六价铬含量为0.002mg/l,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00mg/l。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汽车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含量定量的测定方法的深入探索,并与定性方法的进行对比。在对萃取时间、样品制备和镀层质量的获取对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后,表明此方法与六价铬的定量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汽车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的测定及管控,定性方法更加适合。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重金属铬含量过高会导致严重危害。采用二苯碳酰二肼作为分光光度法显色剂,检测土壤中的六价铬含量,考察提取剂种类、pH值、显色温度、显色剂用量对测试效果的影响,根据影响,优化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4,(3):70-70
正由河南金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铬渣湿法解毒技术,适用于铬渣及铬污染物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将铬渣或含铬污染物湿化研磨后,利用酸性介质将其中的酸溶性六价铬、水溶性六价铬完全转移至液相中,然后再投入还原药剂将液相中的六价铬还原至三价铬,并沉淀固定在工艺残渣中,实现铬渣及含铬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置。二、技术关键全过程采用湿式液相处置工艺,用较大量的酸和还原剂,使酸溶和水溶六价铬全部还原。典型规模处理量500t/d。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萃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净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通过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间歇式提取2次,效果最佳;酚类化合物含量在1.0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999。以10g土壤样品计,方法检出限为0.01~0.03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0%~10.2%,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基于HNO3-HF-H2O2消解体系进行微波消解后,利用ICP-MS/ICP-OES进行环境土壤中总磷测试。通过优化仪器参数及采取干扰校正措施,两台仪器校准曲线r均大于0.999,其中ICP-MS方法检出限0.05μg/g,RSD在0.67%~1.22%之间,加标回收率106%~114%;ICP-OES方法检出限在5μg/g,RSD在0.29%~0.61%之间,加标回收率105%~108%。用GSS-13和GSS-10标准样品验证,两台仪器的磷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微波消解ICP-MS/ICP-OES方法可以满足环境土壤中总磷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前处理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测定土壤中草甘膦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土壤样品采用20 mmol/L NaOH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液经净化后,采用AS19色谱柱,35 mmol/L KOH等度洗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草甘膦在0.02~2.00 mg/L范围内线型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0,检出限为0.086 mg/kg。在低、中、高三种加标水平下,草甘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5%、86.3%和88.3%,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49%、5.0%和2.24%。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良好,可以准确地测定土壤中草甘膦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焦化等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挥发酚类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和沉积物,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土壤中挥发酚的监测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了SKALAR SAN++连续流动注射仪测定土壤中的挥发酚的方法流程,方法的检出限为0. 053 mg/kg,测定下限为0. 21 mg/kg,对3种不同的土壤进行检测,测定标准偏差范围为0. 016~0. 146 mg/kg,变异系数小于6. 5%,对不同的实际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在71. 0%~115. 0%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量保证要求,该方法流程较简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小,能针对大批量土壤样品连续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试验建立了土壤中苯胺类污染物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很好,7种苯胺类成分的检出限在0.1μg/kg~0.5μg/kg之间,空白加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4.8%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3.8%~92.7%之间。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好,能够满足土壤中苯胺类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酸消解方法进行土壤标准样品的前处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铜、铅、锌、镉、镍、锰、总铬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电热板/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消解方法耗酸量少,消解时间短,适用于土壤中铜、铅、锌、镉、镍、锰元素的前处理,相对标准偏差为1.0%~5.0%;而使用电热板/硝酸-硫酸-氢氟酸方法针对土壤中总铬元素进行消解前处理,准确度更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7%~5.1%。  相似文献   

13.
采用HNO3-HCl-HF-HClO4体系在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以50.0μg/L的Rh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7种元素Cd、 As、Cu、 Pb、 Cr、 Zn、 Ni。结果表明,土壤标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各元素对应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Cd:0.002 mg/kg和3.6%, As:0.05 mg/kg和5.5%, Cu:0.10 mg/kg和2.9%, Pb:0.18 mg/kg和4.7%, Cr:0.25 mg/kg和2.2%, Zn:0.40 mg/kg和3.4%, Ni:0.20 mg/kg和3.8%。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邻二甲苯、苯乙烯8种挥发性芳香烃。结果表明,8种挥发性芳香烃在1.23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 997~0.9 998,方法检出限(LOD,S/N=3)为0.37μg/L~0.52μg/L,回收率为80.18%~114.14%,RSD为0.82%~8.96%。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且适用性强,可用于土壤中挥发性芳香烃的快速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陈蕾  张益民  袁静  彭涛 《四川环境》2010,29(3):43-45
对经典的土壤全氮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修正的凯氏法消煮-凯氏定氮仪蒸馏-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土壤全氮量,测定含氮量为0.2~0.8g/kg土壤样品时,RSD为3.72%~8.67%,加标回收率为85.7%~98.7%,方法检出限为0.0125g/kg,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HNO3-HCl-HF-HClO4体系在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以50.0μg/L的Rh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7种元素Cd、As、Cu、Pb、Cr、Zn、Ni。结果表明,土壤标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各元素对应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Cd:0.002 mg/kg和3.6%,As:0.05 mg/kg和5.5%,Cu:0.10 mg/kg和2.9%,Pb:0.18 mg/kg和4.7%,Cr:0.25 mg/kg和2.2%,Zn:0.40 mg/kg和3.4%,Ni:0.20 mg/kg和3.8%。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如今颗粒物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之一,而土壤扬尘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已经严重影响到大气质量及人们的生存环境,而聚丙烯酰胺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使土壤颗粒和孔隙结构保持稳定,控制土壤扬尘,因此通过聚丙烯酰胺与植物联合作用控制土壤扬尘排放对提升城市环境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于现有文献数据的基础上,以四川彭州市附近农田边裸露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模拟对照试验,探讨了聚丙烯酰胺不同用量下与植物联合作用对抑尘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土壤扬尘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PM2.5和PM10的排放浓度随着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植被覆盖作用相比,聚丙烯酰胺和植被覆盖的同时作用能更好的降低PM2.5和PM10排放浓度,PM2.5浓度较之前平均下降了32.9%,PM10浓度较之前相比平均下降了37.1%。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知,聚丙烯酰胺浓度在20 g/m2到25 g/m2时,整体抑尘效果最好,在施工7天时,PM2.5和PM10浓度平均下降了63.4%和77.9%,在施工1个月时,PM2.5和PM10浓度平均下降了和43.8%和56.3%。实验结论为利用聚丙烯酰胺和植物联合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各时间段的土壤扬尘含量,为科学的治理土壤扬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性能,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对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化合物离子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生产、应用选型和性能检验。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相似文献   

19.
以土壤中总石油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曲线线性,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评价本方法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使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 9、方法检出限为2. 7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 4%~3. 1%、标准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合格、实际样品加标回收效果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1%~138%。与传统气相色谱仪相比,利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是一种效率高、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化学氧化法与微生物法联合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采用联合修复实验,以过硫酸钠/过氧化钙为氧化剂,氧化预处理后联合生物修复,研究了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烃含量、pH值、微生物数量以及石油烃分子分布的变化规律,比较了联合修复技术与单一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0.3 mmol/g,n(Na2S2O8):n(CaO2):n(FeSO4):n(柠檬酸)为5:5:1:1条件下,石油烃(C10~C40)降解率为24.41%,其中C10~C25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率为-6.82%,C26~C40组分石油烃降解率为31.34%,氧化预处理后土壤添加石油烃降解菌进行生物修复,经联合修复后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可达85.13%,比直接进行生物降解的土壤,生物降解率提高了39.66%。修复后土壤的pH值由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