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三线一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和环境管理中的定位及二者的空间拓扑关系。从技术方法、评价思路、评价尺度、评价重点和产出成果等方面对比解析了“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体系。从参考、落实、简化、细化(完善)、反馈5个环节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并以某高新区为例梳理分析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衔接落实“三线一单”成果的方式。最后,从明确“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在园区层面的定位和空间拓扑关系、完善二者衔接落实的技术方法体系、健全衔接落实的应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园区低碳发展。本文分析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建议规划环评完善评价内容,在原有评价体系中融入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设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优化设计能源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发展替代方案以及碳排放跟踪评价等内容,以达到规划环评指导工业园区按低碳路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园区低碳发展。本文分析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建议规划环评完善评价内容,在原有评价体系中融入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设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优化设计能源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发展替代方案以及碳排放跟踪评价等内容,以达到规划环评指导工业园区按低碳路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保大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空间化、促使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举措。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我国环境规划制度中的一项尝试,实现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转向前端控制的基础性、空间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本文在分析GIS在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优势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生态)功能区划、要素空间管控、环境风险防控、产业布局调控五大技术需求。总结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五大技术应用:空间基础数据处理与评价模型应用、标准化制图与空间信息表达、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专业软件数据转换、衔接"多规合一"平台等。最后,提出GIS支持下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等功能模块开发、城环总规信息系统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块开发以及环境详细规划控制图则编制方法等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GIS的水环境管理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传斌  张寅  毛永明  付辉 《四川环境》2005,24(6):99-101
本文论述了如何运用ARCIMS作为网络地图发布平台,结合先进的ASP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 GIS的水环境管理信息发布系统,以实现水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水环境管理和水环境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更新,信息的检索与查询,矢量数据的显示、缩放、漫游,缓冲区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现状、以GIS为基础的生态模型应用和生物多样性评价层次选择的分析,提出了将景观生态学和GIS为基础的生态模型综合以用于规划环评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对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广泛的关注。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几乎包含了当前规划领域中的所有挑战,是速度和质量兼顾、人性与理性权衡、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统一、多方博弈的过程,对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也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灾后重建规划特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规划环评相应具备的特点,即早期介入、与规划过程融合、增加灾害情景、突出规划协调性分析和应用反规划思路等特点,并进一步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为例说明了与灾后规划融合的环评流程、灾后规划环评的关键内容和评价思路。在对常用规划环评方法从信息成本、工作成本、客观和量化程度等原则进行评价后认为灾后重建规划环境评价中应有效利用比较评价法、GIS叠图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法等相对快捷、成熟或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空间关联规则是将空间数据库访问技术与事物数据库中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则。介绍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现状,给出了空间关联规则及相关的术语定义,对基于地理信息科学(GIS)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通过对近年空间关联规则的发展研究,结合GIS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GIS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文件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英国环评制度的历史演进进行剖析,并从环评产生背景与使用目的、制度基本特征、相关制度间衔接、制度演进方式、灵活多样性五个方面与中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建议,中国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契机推动环评制度改革,推动环评去审批化回归环评本质,构建内嵌式和结合式环评制度,推动环评制度与规划体系融合,完善反馈路径和机制,加强环评导则和指导文件编制。  相似文献   

10.
编制实施“三线一单”是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是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三线一单”编制成果智能化应用对生态环境日常监管、规划及环评审查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主要阐述了利用时空大数据空间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建成一套实现“三线一单”成果数据的集中管理、聚合展示、数据共享以及智能研判的“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三线一单”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战略和规划环评、优化生态环境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落地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城市的理念,将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SEE)问题结合起来,将GIS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空间查询和量算功能,提出了城市SEE信息查询系统的框架,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基础信息的整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苏省常熟东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开发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了对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经济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环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环评的评价内容、方法与评估体系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为积极探索环保新形势下环评工作的发展方向,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环评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现有评价与评估方法,建立有效的环评监管体系,厘清责任以"瘦身"环评,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和利用大数据提高环评工作现代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农业科技园区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方式进行;指出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环境保护目标、总体技术路线和程序、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框架、评价内容与重要专题设置4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共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产业园区类型和规划类型、园区扩区后的规划环评范围、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和审查权限、规划环评主体责任,以及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和项目环评联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园区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对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规划环评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当前规划环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衔接要求等方面逐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进解决当前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实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细化园区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动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化工园区规划环评为例,根据化工区的行业特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和基本程序。在充分考虑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基础指标初步筛选、多角度指标分析和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等三个步骤的筛选,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对延安市某采油厂油田开发进行了区域开发规划环评。在环境调查、相关方走访及规划方案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征,构建该规划环评的三级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对本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剖析,归纳出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应满足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监测数据趋势分析和环境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应用,结合Internet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信息发布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应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Internet下环境信息应用的新思路:建立数据审核系统、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用户管理管理系统、地图出版系统,以提高环境监测分析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精准快速地测定土壤含水率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壤含水率测定的传统方法存在着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时效性差、且无法实现测定区域的全覆盖等缺点,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空间插值计算是目前较好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可以将离散点的实测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表面。本研究基于GIS空间插值功能,运用不同插值方法对有限的实测点进行空间插值计算,获得连续的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并将插值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精度。该方法可实现研究区域土壤含水率的全覆盖,是较为便捷、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