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对绵阳市某居住区典型的配套设备噪声源进行分析,选取变配电房噪声、车库噪声、电梯井噪声、电梯控制室噪声、家用空调室外机、水泵房等6种典型噪声源。分析这些噪声源的频谱及低、中、高频段的能量比率。结果表明,各声源最大声压级所在频段以低频段最多(6种典型噪声中占5种),最大能量分布频段也是以低频段最多(6种典型噪声中占5种),因而低频噪声已经成为居住区中影响最大的噪声源。  相似文献   

2.
李冀宁 《青海环境》2013,23(1):26-28
文章利用设在茫崖(茫崖行委)、黄瓜梁两个测风塔站10m高度处短期风自记资料,经过超短序列订正公式进行订正延长后,对其风向、风速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测点中,黄瓜梁测点以西(W)风为主,频率为20%;茫崖行委测点以偏北(NNW、NNE)风为主,频率分别为15%和42%.风速1日中10时以后风速逐渐增大,午后至傍晚大约17 ~20时出现日最大值,是风能利用的最佳时间段.两测点年平均风速黄瓜梁为3.5m/s,茫崖为4.3m/s.年变化曲线型式大致相同,为单峰型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或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风速频率主要分布在2 ~4m/s之间,呈铃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一个风速非零的位置,风速变大或变小频率逐渐减小;峰值出现的风速段略有差异,黄瓜梁出现在2m/s处,茫崖出现在3m/s处.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下穿隧道在改善城市交通的同时也引发相应的噪声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隧道开敞段噪声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投诉的热点。以某市城市道路下穿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道路及下穿隧道开敞段的纵向断面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下穿隧道路段道路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对道路两侧建筑的影响。结果表明,临街建筑交通噪声从低楼层至高楼层先增大再降低、再增大再降低的趋势,下穿隧道段噪声水平比地面段高3d B,交通噪声的频率范围基本一致,在1 000Hz处出现峰值。在城市下穿隧道段有必要采取降噪措施,以降低下穿隧道噪声,并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墙壁帖吸声材料、声屏障控制开敞段噪声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梁塘河作为城市河道,其底泥的主要污染物为营养物质和重金属。营养物质中全磷的含量较为丰富,达到了二级营养水平;重金属中铜的污染程度最大,其次为铬、镉和铅。根据污染物垂直分布分析,其含量普遍在20~40cm泥层最高,在40~60cm泥层最低,因此最佳清淤深度为50cm左右。针对清淤后的底泥,从可行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分析各种底泥资源化利用方法,认为直接施用于城市公园建设和湖滨带修复是梁塘河底泥方便可行、成本低廉的资源化利用手段,且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某轨道交通工程为例,采用RAYNOISE软件对直立式、半封闭和全封闭声屏障区段,分别计算了4种工况噪声分布,着重分析了U型梁设置吸声材料对噪声分布的影响,其中全封闭声屏障的降噪量为14~20dB(A)。U型梁内敷设吸声材料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提升2~5dB (A)的降噪量,敷设区域越多,降噪效果越明显,其他形式的声屏障也有同样规律。  相似文献   

6.
谢炯  胡德仁 《四川环境》1992,11(1):26-29
本文在德阳市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基础上,对市辖5953.7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五种不同材料路面,47个测点的道路γ辐射剂量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是:(1)陆地γ辐射剂量率为5.54×10~(-8)Gyh~(-1);(2)贯空辐射剂量率为8.71×10~(-8)Gyh~(-1);(3)不同材料路面γ辐射剂量率的大小顺序是:泥土>碎石>水泥>柏油>石块路面。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公众曝露在多个频段磁场中的耦合效应,选取了8/20和10/350两种雷电电磁脉冲耦合波形作为激励源,在分析了二者能量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空间中不同测点的感应磁场进行了计算,探讨了不同材质金属板及钢板网对磁场传播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雷电电磁脉冲能量主要集中在1MHz以下,屏蔽室结构相对其波长为电小尺寸;不同材质金属板及其工程结构对磁场屏蔽效能影响较小,且与钢板网的效果类似;根据公众曝露限值,在相对激励源波长为电小尺寸的屏蔽室构建中,全封闭式的电磁屏蔽并不必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MODIS资料和中国地面累年值月值数据集探讨了四川地区2008~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08~2016年AOD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地区AOD在10a间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2010年为高值年,2017年为低值年,分别为0.46和0.21。月均值AOD呈双峰型分布,在2月和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0.44和0.32。空间分布上,东部为高值区,西部为低值区。东部地区AOD下降趋势显著,西部AOD上升趋势不显著;四川盆地AOD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显著负相关,与风速、降水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对2016-04月至2017-03月昌吉市城区2个自动空气监测子站的臭氧及其前体物进行了分析,探讨昌吉市城区臭氧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以及与前体物的关系。研究发现,昌吉市城区臭氧在7~9月份维持相对较高浓度,臭氧浓度呈单峰型分布,一般在17:00、18:00达到峰值;CO、NO、NO_2和NO_x等前体物多呈双峰型分布,与O_3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相关性在冬季较低。通过大气氧化剂OX和NO_x的拟合方程发现,昌吉市城区OX在夏季受局地污染和区域污染的影响均比秋季大。  相似文献   

10.
陈向阳  吴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097-1098
研究了高羊茅草坪草间小黑蛛的水平分布格局,采用聚集强度的5种指数测定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①聚集强度指数为扩散系数C〉1,久野指数CA〉0,丛生指数I〉1,聚块性指数Iw〉1,负二项分布中的K〉0,表明草间小黑蛛在高羊茅草坪水平分布为聚集格局。②通过Iwao和Taylor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特性为聚集型,且个体间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疆54个气象站近5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新疆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和年内演变趋势及年际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疆沙尘暴近50年以来空间分布特征是南疆多于北疆,沙尘暴主要出现在3~10月,其中4~7月为高发时段。年际演变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较60、70年代都有所减少;80年代以后沙尘暴发生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数据为基础,对2013年6月~8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地区城市PM2.5浓度的日、月变化规律,以及点位差异性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后,PM2.5质量浓度较冬季显著下降。受人为活动影响,位于商业区的监测站点的PM2.5较其他站点高;不同城市PM2.5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双峰型;夏季PM2.5上午出现最高值的时间比冬季提前1 h左右,商业区站点的PM2.5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较其他类型站点早1~2 h。非工作日PM2.5的峰值出现在夜间和凌晨,而工作日则出现在上午9~11点。  相似文献   

13.
大牛地气田采气污水处理流程的高温部位结垢严重,利用Davis-Stiff饱和指数法、Ryznar稳定指数法与硫酸钙结垢指数法预测污水结垢趋势。结果表明,当采气污水温度超过50℃时,CaCO_3结垢严重,且随着温度升高,CaCO_3结垢趋势加剧,XRD分析结果表明,此结垢产物为不同晶型的CaCO_3混合物。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60~80mg/L阻垢剂453,阻垢率达到85%以上,可以有效抑制结垢。  相似文献   

14.
传统基于主观评价的汽车NVH综合测试评价法,由驾驶员对汽车进行驾驶,根据主观感受对其进行评价,由于个人主观感受差异性较大,测试评价结果精度低,且效率差。设计基于LabVIEW的汽车NVH综合测试评价系统,系统硬件包括传感器模块、调理模拟模块、数据采集主模块和计算机。传感器模块采用Atmelat91rm9200微处理器,获取汽车NVH性能模拟量信号;数据采集主模块通过C8051F040高速单片机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处理。系统软件在整体功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递路径,实现对汽车内部噪声和振动的控制;采用残差检验法和后验差检验法对系统测试分析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实验证明,所提系统获取的噪声波动范围为157.7Hz~175.0Hz之间,测试评价结果与实际值间的误差在0.56%到1.03%之间,误差波动幅度较小,说明所提系统能够有效进行汽车NVH综合测试评价,且结果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吴珊  孔令飞  习璐  张沛 《环境技术》2024,(2):127-131
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纵切自动车床热误差的影响,本文以RTS20瑞士型纵切自动车床为试验载体,通过环境温度变化误差(ETVE)试验装置,开展了恒主轴转速(5 000 rpm)变环境温度、变主轴转速(0~8 000 rpm)变环境温度的热误差试验,对环境温度对热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主轴转速下,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着车床结构各部位的温升,进而影响热误差;在随机主轴转速下,主轴轴承等温度测点的温升受转速变化的影响,热误差的增长与关键测点温度具有相同变化周期,但不具有相同变化趋势,即温度快速升高时热误差并不一定也正向增长;空调开启后各测点温度有明显降低,最高降幅可达3℃,热误差随之也有明显降低趋势,最高降幅达6μm。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09年~2013年二氧化氮监测数据,对重庆市二氧化氮浓度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二氧化氮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交通干线和城市中心区域二氧化氮浓度相对偏高的分布特征;日变化出现"双峰双谷"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1时左右和夜间21时左右,"双谷"分别出现在凌晨6时和下午16时左右;二氧化氮变化显示出受到交通源排放、边界层气象条件及臭氧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影响程度与道路交通相对空间位置、拥堵程度等相关联。  相似文献   

17.
应用乙二胺代替丙胺,巧妙地合成了 BHTTT 试剂,产率由48%提高到65%,截至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研究了 Co(Ⅱ)-BHTTT—吐温-80显色配位体系的特性。在 pH5.0~9.5范围内,显色体系光谱吸收峰(λmax)为385nm,试剂空白λmax 为225nm,对比度(Δλ)较高,Δλ=160nm。摩尔吸光系数ε_(385)=2.35×10~5L.ml~(-1).cm~(-1).在低浓度吐温80和 DL-半胱胺酸盐酸盐存在下(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Co(Ⅱ)与BHTTT 组成比为1∶2.在0.5~10ug/50ml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最低浓度0.005mg/L,测定上限为0.5mgCo/L.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到测定玫瑰花、当归根、人发、环境水样和钢铁中痕量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密度分析、Ripley's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长春市城市办公业的发展过程、空间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办公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及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办公业的圈层分异特征明显,政务办公业倾向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而商务办公业的离心化趋势较强;办公活动的空间分布显著集聚,并形成多个主次热点集聚区,且政务办公业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集聚特性,其区位选择的尺度范围较大。研究认为,长春市城市办公业的空间布局是在历史影响、政策激励、规划引导、行业特性选择、信息革新与交通技术进步等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30种卤代烃(包括氯苯类)的顶空-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顶空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建立的实验条件下,各卤代烃可实现良好的分离,线形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检出限范围0.01~4.70μg/L,氯苯53.1μg/L;平均回收率85.0%~115%,RSD为0.5%~12.1%,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另外,该方法避免了测定氯苯类物质时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二次污染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CIC-D120离子色谱仪对水中SO_3~(2-)、SO_4~(2-)测定,采用SH-AC-4亲水型阴离子色谱柱分离,优化淋洗液浓度配比和加入有机改进剂很好分离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实验表明:采用3.3 mmol/LNa_2CO_3+7.4 mmol/LNaHCO_3+10%丙酮作淋洗液,SO_3~(2-)、SO_4~(2-)离子分离效果最好;对同一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4%;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1.8%~101%之间。分析表明本法能使测定的选择性、准确性、精密度和速度得到改善,且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线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