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2年4月至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仅夹河厂断面9月监测的水质符合Ⅲ类水质要求,其余各月3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超标项目主要是总氮、氨氮和总磷;各监测断面水质除总氮、氨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项目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丰水期各监测项目的浓度值明显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期。导致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头屯河水环境质量,对头屯河2017~2019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头屯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和总磷,在调查期间,河流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头屯河4个断面的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其中八钢断面的氨氮浓度最高,4个断面的总磷浓度在6月份和9月份均超出Ⅰ类水质标准;八钢断面的水质无明显改变,电线厂断面水质类别由Ⅱ类升为Ⅰ类;皮革厂断面及化工厂断面氨氮浓度明显下降;头屯河水质下一步整治目标应是在继续控制人为污染及农业污染造成的氨氮和总磷浓度超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耗氧性物质的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法对岷江流域国控断面的岷江大桥水体进行评价,从污染源分担率、污染物时空变化等方面解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变化。结果表明,水体不达标的主要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污染物的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的不达标排放,按各个污染源占比统计,2个主要污染源对于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分担率分别是42.54%、35.31%;受上游来水、其他补给水源的影响,氨氮浓度集中在1~5月超标严重,在2013年4月份出现峰值,总磷在2011~2014年普遍超标严重,在2014年5月出现峰值,由于"十二五"期间治污力度的加强,2015年氨氮污染趋势得到控制,总磷浓度明显有所降低,MIKE 21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显示只要汇入支流断面均达到要求、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控制单元能满足达标要求;最后从源头减排、区域综合整治、全程监管3个方面构建了使控制单元水体达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充市2011年~2013年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与综合评价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的清泉寺、小渡口和李渡断面总氮含量超标属于地表水Ⅳ类水体,超标倍数年均值分别0.21、0.35、0.37,其他监测项目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均属于轻度污染。彩虹桥断面总氮、总磷、氨氮、CODMn和BOD5含量超过Ⅲ类标准,均在Ⅳ~Ⅴ类范围,属于中度污染。综合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综合污染指数为0.38,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属轻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岷江悦来渡口控制单元纳入国家考核的监测断面有1个,为悦来渡口断面;纳入省考核的监测断面有3个,分别是思蒙河口断面、醴泉河口断面、桥江桥断面。悦来渡口断面从2011~2015年一直保持为Ⅴ类水体,2016年改善为Ⅳ类,该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三个省考断面均为劣Ⅴ类,不能满足水质目标要求。通过对该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子单元划分、污染物排放调查、污染物入河量计算及环境容量计算,理论上确定各控制子单元的削减量与削减比例。以2015年的污染负荷为基准,除了黑龙滩水库控制子单元外,其余的控制子单元都已经没有剩余环境容量。4个控制子单元需要削减的比例较大,分别是思蒙河东坡区-丹棱县片区控制子单元、思蒙河青神县片区控制子单元、青神县江东片区控制子单元、金牛河-岷江眉山下游片区控制子单元,需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海市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2006~2014年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探讨了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D河氨氮与总氮比例系数范围为0. 352~0. 525; 4条入海河流两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以B河两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好,各河流总氮与氨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均略好于线性关系; C、D河仅可通过二次多项式方程但A、B河则可通过两种回归方程用氨氮估算总氮。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相关关系的建立,可为上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水质预报模型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入海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乌伦古湖上覆水水质因子与沉积物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次对乌伦古湖8个(大湖5个,小湖3个)采样点的上覆水体水和沉积物的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沉积物有机磷、沉积物总氮、沉积物硝态氮呈一定的负相关,表明高溶解氧的水环境下,有利于抑制沉积物释放氮、磷;水体中的硝态氮与表层沉积物中的水溶性硝态氮、氨氮以及总氮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水体硝态氮的治理应放在外源治理;水体中的总磷与沉积物总磷和沉积物无机磷呈较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底泥中的总磷已经成为水体中总磷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着重于对氨氮的去除,很难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去除氨氮及总氮,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水pH、溶解氧浓度、进水C/N比及不同温度条件下间歇生物反应器中氮的存在状态及其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生物反应器运行初期氨氮、总氮浓度均有明显的下降;进水氨氮浓度在30-70mg/L的污水,优化处理操作参数为pH值8.0±0.5,溶解氧(4.2±0.5)mg/L,温度20~26℃,C/N为6,曝气时间6h,沉淀2h,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0%,总氮去除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分析四川省3项大气污染物SO2、NO2和PM10浓度的空间分异特征。污染物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分布最为分散,污染重心与几何中心偏离较多,不均衡性较大。全局来看,NO2和SO2浓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属于聚集模式;PM10浓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属于随机分布模式。局部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地市的大气污染物之间相关性较弱,SO2和NO2具有相似的自相关分布,PM10局地自相关性与其他两项污染物的差异较大。通过分析2001~2010年间污染重心的变化轨迹,可知10年间污染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向低纬度、低经度方向移动,其中SO2偏移量最大。2001年和2010年浓度变化率分析,发现全省各地市PM10削减力度明显,SO2局部地区有较大的削减,NO2仅有23.81%的地市有所削减,整体削减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张浩 《四川环境》2011,(4):31-35
根据2009年常州市老运河及支流(污染企业)的水体污染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老运河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各河段的氨氮通量。由氨氮通量确定各支流(污染企业)的氨氮贡献。结果表明,关河西段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最高,占38.9%,其次是凤凰河,江苏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占9.2%,其余污染企业对老运河的氨氮贡献率均甚小。最后在分析主要支流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三峡库区澎溪河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于2013~2014年对澎溪河不同断面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总氮、氨氮、总磷、叶绿素a的含量进行取样调查,对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利用单因子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营养盐结构和营养状态。结果发现,澎溪河营养盐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澎溪河上游河段叶绿素a含量与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而中段高阳渡口叶绿素a含量与总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因子法评价结果显示,澎溪河水质为Ⅱ~Ⅲ类。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标范围为56~135,处于富营养至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之间;春季3~5月及秋季10月,部分断面富营养化状态极高。  相似文献   

1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污泥混合接种的方法 ,成功地启动了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启动后含氨模拟废水运行的进水氨浓度和进水亚硝基氮浓度均为 2 0mmol/L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容积负荷率为 10 6 9mmol/L .d、12 2 6mmol/L .d和 394 5 5mg/L .d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 90 %、99%和 95 %以上。对运行条件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 7~ 7 5 ,最适温度约在30± 1℃。厌氧氨氧化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氨的厌氧转化随COD浓度的增加也呈抑制型曲线 ,当COD浓度为 80 0±5 0mg/L时 ,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3~2017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资料,对二滩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二滩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温、pH、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透明度、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浓度均存在显著年际变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中营养逐步向贫营养转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出库断面水质比入库断面水质较好;近5年间二滩水库水质逐步变好,尤其是2016年网箱拆除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以2001~2007年实测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四川省主要出川断面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污染负荷通量;利用断面水质目标约束,通过污染负荷历时曲线,分析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在基流分割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分割法,识别了区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从源头上开展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分析结果表明,各出川断面干流主要污染物(CODMn、NH3-N)大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001年以来,出川断面CODMn通量呈降低的趋势,有效的减缓了输入三峡库区的污染物总量,氨氮通量整体稳定。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污染物来源主要为非点源,应重点加强面源的污染防控;长江干流为点面源混合型,简单的削减点源已不能保证高功能水体要求,应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掌握南充市嘉陵江干流主要污染物质的情况,使用2011~2015年南充市嘉陵江干流3个主要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动态趋势及引起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五年来,3个监测点的DO和p H达到Ⅲ类标准,且变化基本稳定。南充段嘉陵江干流沙溪站(入境断面)有机污染物质在逐年减少,进入南充境内清泉寺站(控制断面)受到了轻微的污染,出境断面烈面站的受轻度污染程度均高于其余两个断面。丰水期和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增大,而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枯水期两项指标增减趋势相同。五年中3个自动监测站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监测数据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内,其中沙溪监测点水质最好。2011~2015年南充段嘉陵江水质状况整体保持良好,但烈面(出境)的两项指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对清泉寺水源地的防护,进一步加强对出境断面的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情况,采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方法计算红枫湖流域主要入湖污染物,并分析各污染物的各类型污染源贡献率、各支流贡献率、内源和外源比值等情况。结果表明:在各种降水情景下,入湖的各污染物总量大小顺序均为COD总氮氨氮总磷;各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入湖量贡献率均是羊昌河最大、麦包河最小,其贡献率范围分别为46.33%~76.6%和0.4%~0.6%;入湖主要污染物(COD、总氮、总磷)主要以外源为主,氨氮则以内源污染为主;研究为红枫湖水环境质量改善、治理方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巴雅尔  马锦 《新疆环境保护》2007,29(2):25-27,47
通过对开都河2004-2006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是目前开都河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有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水体的氮磷来源主要为源头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降水、生活生产废水及农业排水带来的污染.针对开都河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做好黑臭水体治理,需全面掌握水体污染特征。依据2019~2020年间英洲海城区段黑臭水体监测数据,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和黑臭水体程度,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监测指标间相互关系,找出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整治工作的开展,2020年英洲海城区段各监测河段水质总体表现为优于2019年。监测指标中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氨氮浓度与河道黑臭状况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与氨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氧化还原电位、透明度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在黑臭水体评价中的作用依次为:氨氮>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透明度。可知,周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是导致黑臭水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后续黑臭治理需加强监管,降低水中氮营养盐浓度,利用生态修复措施实现英洲海城区段长治久清。  相似文献   

19.
小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是水生态修复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梅溪小流域所实施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成效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生态修复后,梅溪小流域的凤凰桥修复区、四都溪支流潘坑桥修复区以及狮峰桥修复区内的水体氮、磷指标均已显著下降,梅溪地表水环境质量由2018年的劣Ⅴ类水质稳定提升至目前的Ⅲ类水质;2018—2020年间,水体氨氮和总磷的削减率介于19.95%—94.29%及14.92%—91.83%,氮、磷削减率在逐年提升,水质指标提升显著,生态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推算是通过测试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态氮的数量,利用全氮减去氨氮和硝态氮获得。不同区域或不同学者对DON的定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选取多种浸提方法测定土壤氨氮,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受到何种因素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了振荡时间、浸提剂、温度以及土水比对土壤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程度为土水比>浸提剂>振荡时间>温度;对氨氮浸提数量分别表现为随土水比与浸提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浸提温度低于50℃时,土壤氨氮的浸提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振荡时间在60 min内,土壤氨氮的提取数量随着振荡时间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