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卜标 《环境》2012,(10):42-44
在广州番禺仲元实验中学的观鸟社有一群快乐的“鸟人”,5年来,在指导老师卜标的带领下,他们足迹遍布国内外,“追鸟”行程达20万里,练就了一身听音辨鸟、见影识鸟的好本事。 梦回九连山九连山位于广东与江西的交界,横跨广东江西两省,是南岭的余脉。在九连 山21300公顷的土地上,山峦连绵起伏,地貌复杂,森林植被茂密,古木参天,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为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但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些古老植物种属著名的“避难所”。九连山因有斑头大翠鸟、海南璃而盛名,  相似文献   

2.
枪打出头鸟     
“枪打出头鸟”和“枪打领头雁”同义,都是比喻冒尖、领头或抛头露面的人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而首先遭到不幸。“出头鸟”往往是亲鸟,它是鸟族、鸟家的主要成员。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出头鸟”被枪打,丧生的是一只,遭罪的却是一群。“枪打出头鸟”这一俗语能够  相似文献   

3.
Lool 《环境》2004,(4):4-5
一天中午,我走进满载人员的电梯,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来:“你最近还拍鸟吗?”说鸟的?!在单位早已有了一个共识,凡是讲鸟的,一定与我有关。这个声音显然是对我说的吧,我好奇地回过头,在最里面一层我看到了他——我们台的一位副台长。噢,天哪!认识他足足有十年之久,在单位大家时常抬头不见低头见,但相互之间从没说过一句话,因为我们没有直接的工  相似文献   

4.
青屿的遗憾     
每次从青屿经过,我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青屿是榕江下游北岸一个小山。宋、元以前,四周还是浅海,明朝时积聚成陆并初开发,它才由“屿”变为山的,如桑浦山一样。山的西麓,有一个小村子,以山为名,六、七十年代,与我的家乡大莲村以及石港三个村,合为一个“大队”。我自然常去青屿走动,虽谈不上十分了解,但说“熟悉”  相似文献   

5.
飞鸟游鱼     
遥望飞鸟从光滑的蛋卵中孵出来的,却是披着茸茸之羽的鸟,张开翅膀就能飞,造物的神奇真是不可思议。鸟和水中的鱼,地上的兽,万物之灵的人,本质的区别就在一双能飞之翅的有无。飞禽走兽,飞鸟游鱼,着眼点都在一个“飞”字上。笼中的鸟再美丽,也不是一只真正的鸟,它被剥夺了飞的权利,成为可忠的囚徒。树上的鸟儿唱得再动听,即使夜莺之歌吧,也不过林中歌唱家而已,若是放弃了海阔天空的翱翔,也便愧对那双天赐之羽了。汉字的创造者尊重这双翅膀,“飞”字象形地重叠了双羽,乃有了“升”,它抓住了鸟类腾飞的全过程。文字改革家创简…  相似文献   

6.
依恋大地     
一匹马老死在草原是悲壮的。 它的时代已经过去。 设想一个初雪的早晨,马站着,站着,就像平日站着打吨,便睡过去了。 它觉得体内某个部位“嘎”的一声发生断裂,一切都乱了套,寒气从四蹄渐渐地向心脏弥漫,于是灵魂离开了躯壳。 灵魂像鸟,比它年轻时撒欢儿迅捷。 但这只鸟,不是急急地向眩目的高空,向天堂,而是依恋着大地,依恋着 大地。 草原的精灵,取鸟的形态仰马的形态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飞翔。 飞回过去……少年时的一次爱欲。春夜,野棠棣花纷纷坠落,锐利的快乐和痛快,像如今离开躯壳的那销魂的鸟鸣,礼赞生命和大地。 也曾…  相似文献   

7.
画眉之死     
清明节回老家,景叔送给我一只刚捕到的画 眉鸟。 这只画眉看上去很漂亮:黑亮的眼睛,尖长的嘴,尾巴修长。最奇特的是它的眼眶长着一圈白毛,如同用画笔描上去一般。也许,这就是人们之所以把它叫做“画眉”的缘故吧?把它放进笼子的时候,画眉扑腾着拼命往笼外扑撞,鼻子两边都撞伤了,血肉模糊的,鸟笼四壁都溅满了点点滴滴的鲜血。我不明白它何以如此奋不顾身,是因为思念远在青山的另一只孤鸟呢,还是为了重新回到笼外的高天阔地自由地生活? 也许我没有理由囚禁这只野性十足的画眉鸟,但总不甘心放弃将之驯服的念头,为了使它安静下…  相似文献   

8.
人鸥情未了     
1985年冬季,当第一批西伯利亚红嘴鸥来到昆明的翠湖公园越冬时,春城人为之欢跃,每日都有上万人前往看望远方来的“小客人”。18年来,红嘴鸥每年冬季都来昆明过冬。昆明让红嘴鸥感受到春城的温暖,人情的温馨。它们也与昆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极富爱鸟之心的昆明人每年入冬以后,都要出售专供喂养海鸥的特制面包数百万个,部分学校、机关、企业、社区都已形成有组织的喂鸟、观鸟行动。因此,冬日去春城昆明观鸟、喂鸟已成为时尚的生态旅游,游客四面八方来到昆明,整天守候在翠湖旁,赏鸟、喂鸟,与它们合影留念。有的游客连续多年不间断…  相似文献   

9.
游歌 《沿海环境》2000,(8):28-28
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 来,许多名人倾之以诗,赞之以文,表达了爱鸟之情和护鸟之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护鸟诗云:“谁道群生性命薄,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诗人把鸟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情景用拟人手法写成诗,以教育人们爱鸟护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杜甫一生写了不少咏鸟诗,诗中咏到的鸟儿多达数十种。杜工部最喜欢观赏的首推鸬鹚,他对鸬鹚甚至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感;而一旦重新相见,便高兴得大声吟唱:“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北宋诗人苏东坡深受…  相似文献   

10.
放飞鹞鹰     
去年正月的一个早晨,我出门遛弯。天气清冷,但小区便道旁的冬青已经透出一丝春的信息。 不经意间,我发现冬青树丛上伏着一只小鸟,有喜鹊般大小。当我靠近时,它只微微一动,竟然没有飞走。我怀疑它不是受了伤就是生了病。正猜想间,一位邻居走来对我说:“这只鸟是我昨晚从小区门口捡的,被炮崩伤了。一宿不吃不喝也不动,我估摸它活不长,就放到这儿了。我不想让它死在我家。”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5):104-107
马驹誉是一位只读过私塾,没有上过正规中学和大学,没有一张文凭,靠刻苦勤奋自学成才的教授、学者和诗人。马驹誉1941年至1949年曾先后在桂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均为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任教授,并与谭丕模、张毕来、杨荣国结为挚友。他从12岁开始习作旧体诗词,著有诗歌30多册,多被抄家散佚。出版的《马驹誉诗文集》,收入旧体诗词250余首。他的诗词直面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寄情山水风物,感叹世态炎凉,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的"仁民情怀"。  相似文献   

12.
鬼子的"瓦城三部曲",即《被雨淋湿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以"直接现实"的手法,贯穿当下城市与乡村,书写了农村主人公血淋淋的进城与还乡之旅。文章以文本为基础,揭示了主人公在步入城市前充满了恋城情结,但在步入城市后却心怀罪城情结,并分析了这两种相背的情结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