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不仅能防沙固土、调节气候,而且是国防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就在《孙子兵法》中对利用森林取得战争胜利作过重要论述,在现代战争中森林更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对军队兵力和军事设施起着屏障作用.树木的枝叶能阻挡光线,使各种依靠可见光侦察的仪器失灵.即使在空间技术、遥感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准确及时地发现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军事目标,使得导弹和其他远射武器失去效用.茂密的森林能对军事行动起到阻滞作用.当树木的直径  相似文献   

2.
人生病时会寻医问药,使病体获得康复;而动物虽无求医之处,却有高超的自疗能力。狮子、长颈鹿、水牛、鹿、狗和鸟等都会给自己治病,而黑猩猩医术尤高。科学家注意到,假如黑猩猩肚子疼,它会到几公里以外为自己寻找草药。一种名叫ASpilia的植物叶子,又苦又硬,被黑猩猩用来治疗肚子疼。对这种叶子进行化验表明,它含有消炎、抗病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与人口素质山西矿业学院康静文,孟魁荣一、人D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闰的矛盾众所周知,环境是一种资源,空气、水、上地等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如:水、土地、森林和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  相似文献   

4.
森林、树木不但能以其姿态、色彩、韵律、质感、季相变化等外部表征展示秀丽的景观,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感情愉悦的深层内涵;而且森林、树木又是有生命的物质,具有明显的自然规律性和随外力作用及季节变化而表现“静中有动”的时空演变特征,从而为人们心理注入了勃勃生气。这种感观效果能直接作用人的中枢神经并调节与改善肌体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森林。森林旅游既符合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需要,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冉秋云 《沿海环境》2000,(12):20-21
夏日的海滨,不仅是人们的旅游胜地,也是现代人们沐浴、理疗的最佳场所。人们常常在对海洋的向往和仰慕的同时,更激情而热烈地投身于大海里畅游,在澎湃的海浪中接受海水的理疗……这已成为现代人们获取健康的一种时尚方式,有人称之为海水浴疗。近年来,海水浴疗越来越流行。我们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碘、氯、钾、钙、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都是不可缺少的。有研究海水浴疗的医学专家认为,海水中溶解的盐类和含微量元素的各种物质,很容易让人的皮肤吸收。专家说,在海水中,人的皮肤就如同一块海绵,一点一点地吸收碘、…  相似文献   

7.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8,27(2):123-131
本文探讨了森林退化的历史,简要描述了过去15年欧洲森林监测和研究项目。临界负荷法是一种把科学依据引入政策制订过程的主要机制。由于它能建立污染输入与生物可持续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已普遍作为减缓全球变暖的主要对策之一,其主导思想是利用森林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目前很少人注意到缓解全球变暖的另一种途径,即从森林生物量中获取替代矿物燃料的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9.
冬弋 《沿海环境》2000,(5):22-22
车水马龙的都市里,由于环境污染加剧, 患各种各样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冠心病、高血压、心及肾功能衰竭、咽喉病、肠道疾病等是城市人的常发病。再加上现代人不仅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竞争,人们的心理负担也日益加重。这样,都市人舒展身心,投入自然,追逐返朴归真、健康生活的愿望日趋强烈。于是一种颇为时尚的健康疗法---森林浴便应运而生。 森林浴,最初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源于西德。人们藉着在森林中悠闲漫步或小坐来体哇森林的静谥与平和,舒展长期累积的…  相似文献   

10.
易白 《环境》2010,(6):65-66
人类对水域内的小岛往往情有独钟,因为似乎可望而不可即的小岛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印象。最近,英国设计师文特·卡勒博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水上漂流的人造小岛。这种小岛被称为“僧帽公园”,岛上种满了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堪称漂浮在水上的森林公园。这种人造小岛还是一座能够自给自足的环保公园,还能起到净化水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速读     
《世界环境》2014,(2):8-9
<正>新工具将有助彻底改变森林监测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种新的工具,将有望彻底改变森林监测的现状。该工具被称为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平台,是由40个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他们收集了与森林词条相关的"大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转换绘制成一种交互式地图和图表来揭示森林砍伐、森林恢复、林业和工业扩张的趋势。全球森林观察是首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8)
<正>"你咋能每天这么勤快……""你别把我的能量全收走嘛!""……"如果你以为这些话是两个人在闹别扭,那你就错了,这只是蚂蚁森林好友间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而已。蚂蚁森林,一个通过用户使用支付宝低碳业务来完成种树,以达到改善环境目的的应用。虽是与QQ农场类似的养成类游戏,但蚂蚁森林被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玩出了  相似文献   

14.
多山地区泥流的自然灾害 土崩和泥流对坡地的侵蚀作用,主要是由于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发生强烈的暴风雨或地震的冲击等,作为一种触发机制而引起的。大的泥流能造成重大的灾难,毁灭山区的森林和村落,导致成千上万居民的伤亡。特别在乱砍滥伐树林的地区,对此种天灾尤为敏感,亟须大力防护,使水土资源都能得到持续的利  相似文献   

15.
X16 9502047森林衰退与全球气候变化/肖辉林(广东省土壤研究所)//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一1994,14(4)一430~436环信Q一40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改变着大气的化学组成,从而改变着全球的气候。气候变率影响着森林的生长,甚至能导致森林衰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森林衰退的机制可能有几种。全球变暖、降水模型的改变以及蒸散作用的提高,将给一些森林带来高温胁迫和水分胁迫,危害植物的生理过程。COZ的施肥作用及其与气温升高的协同效应,将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加速树木的成熟和衰老。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植物种竞争和分异将加强,气候变率和…  相似文献   

16.
高军 《环境》2003,(3):34-35
如果从高空中俯瞰地球,那么森林应该是覆盖地球的最耀眼、最迷人的部分。投身森林中,更是景象万千,每一草、每一木都是那么的可亲可爱、赏心悦目。葳蕤葱笼的林木,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美好。可是,那些东倒西歪的,正在腐朽霉烂的枯木,可能又会让人产生凋落、衰败、死亡等不愉快的联想,让人感到这是美丽的大自然画卷中最严重的败笔。甚至,有人把它们当成引发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必欲除之而后快,殊不知这样一来,人们却尝到了自己所酿成的苦酒。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北欧及北美东部,由于酸雨等影响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大规模发生,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日本大气污染加重的同时,降雨及雾也开始酸化,以致各地都报告观测到降至pH4以下非常重的酸雨及酸雾(以下均称为酸雨),故不能不担忧酸雨导致的森林衰退及枯损等损害在日本也会大规模发生。 酸雨对森林等的影响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地面植物的生长发育;另一  相似文献   

18.
森林与欧盟资源网络(FERN) 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以跟进欧盟森林政策信息以及与森林保护相关的NGO 活动的欧洲非政府组织.FREN的主要工作围绕森林以及与森林相关的人权事务,例如森林贸易、森林投资或气候变化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FERN与许多国际性的社会团体或环保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广阔的关系网."FERN"不仅代表其英文名称的缩写,也是英文"蕨类植物"的意思,而蕨类植物是少数几种能在任何森林中都能够顽强生长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电影和小说的惯用手法之一,就是用晴空、乌云等自然景物来烘托气氛、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此法所以有效,是因为有理:原来在强光下的人,体内能泌出一种使人愉悦和兴奋的甲状腺素,而在弱光下则能泌出一种催人懒散和消沉的松果腺素。因而每当艳阳当空时,人们大都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而当乌云  相似文献   

20.
前言     
100多年以前,森林的水文气候效应问题开始引起包括森林生态、森林水文和森林气象等领域的专家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的讨论,在我国林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以“退耕还林还草”为核心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使得人们又旧话重提,开始了关于森林水文效应问题的新一轮的讨论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森林究竟能否增加降水?森林是“水库”还是“抽水机”?森林是增加径流还是减少径流?对于这些问题,科学界仍然莫衷一是。持肯定态度的人,可以举出大量的理由与例证;而持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