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某煤矿矿井水水质资料,结合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原理,阐述了有机物相对较高的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工艺;列举了主要构筑物数量、规格及主要设备数量、材质、型号等参数;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污水站直接运行成本约为0.668元/t。  相似文献   

2.
根据淮南矿区矿井水以含悬浮物为主要污染物的水质特点,设计了一套矿井水悬浮物去除装置及配套加药系统,并在淮南矿区某煤矿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装置采用高效接触絮凝反应、斜板沉淀集成工艺技术,压力式进水和出水,依靠水力作用完成絮凝反应和沉淀过程。装置净化处理后水质能够满足煤矿井下消防、洒水对水质的要求,且运行稳定、效率高、空间体积小、能耗低。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对地表环境的污染,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在地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处理势在必行.根据高矿化度矿井水水质特征和处理要求,介绍了预处理、浓缩、蒸发分盐等技术现状;其中,预处理技术包括除悬浮物、除铁锰、除有机物、除硬除硅技术,浓缩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浓缩技术,结晶分盐技术包括膜...  相似文献   

4.
煤矿矿井水伴随煤炭开采过程产生,不同程度受煤粉、岩粉等悬浮物污染,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是矿井水处理技术核心之一,本文以神东矿区含悬浮物矿井水为例对悬浮物处理技术进行说明,并进一步探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5.
煤矿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论述了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处理利用的必要性,矿井水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现有的处理工艺,混凝剂及混合方式,主要处理构筑物和消毒方式等。指出了在确定处理规模,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药剂选择和投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涡流絮凝作为矿井废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对去除悬浮物有很高的效率。通过某矿区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实践表明,进水悬浮物浓度在14002200mg·L-1时,微涡流絮凝对悬浮物去除的效率保持在94%以上,为后续污水处理回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项目运行一年多来,该设备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开发研究工艺简单、技术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是矿井废水处理和利用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同程化技术处理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处理装置的运行管理,同程化技术在达到较好运行效果的同时,实现多级净化、高度集成,具有系统简单、工艺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粉煤灰作为加载材料,通过加载絮凝处理含悬浮物矿井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处理工艺,建立了以浊度去除率为响应值的预测函数,确定了粉煤灰加载絮凝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投加量为2.0 g/L、絮凝剂PAC投加量为22.8 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0.5 mg/L时,矿井水的pH值为7.20,上清液浊度降低至2.7 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9.27%,与预测值99.45%接近;验证试验与理论模型吻合,回归模型准确可靠;与传统絮凝相比,粉煤灰加载絮凝的药剂投加量较少,去除效率高,投加粉煤灰可调节矿井水pH值并促进絮凝过程;粉煤灰中的微量元素的浸出率较低,未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煤矿矿井水主要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处理煤矿矿井水达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洁净、含悬浮物、酸性和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主要处理工艺和方法以及技术要点,为矿井水综合利用指出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混凝、沉淀、过滤是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过程,混凝和沉淀操作不仅要求去除原水中95%以上的悬浮物和90%左右的细菌,还要保证未能沉淀的细小矾花在后续的过滤操作中能被滤料截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矿井水煤水煤渣预处理的难题,研制了高效智能煤水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小试。试验表明,在采用0.4 mm的筛网,转速为28 r/min,进水流量为1 m3/h时,该设备对矿井水的悬浮物去除效果最好。此时的浊度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2%。本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由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兴隆庄煤矿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共同设计的兴隆庄矿矿井水净化处理改造工程,最近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并投入正常运行。 近几年来,随着该矿生产的发展,矿井涌水量亦逐年增加,原有处理设施已无法承受,为不影响生产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将矿井水处理后作为生产用水。该工程采用目前煤矿含悬浮物矿井水比较成熟的水力循环澄清池和重力式无  相似文献   

13.
济三煤矿将工作面汇集的矿井水引入采空区预沉,采用曝气氧化池+互冲接触过滤池组合工艺处理矿井水并将其回用为防尘洒水和设备冷却用水。在该组合工艺中,首先利用采空区的沉淀、截留和吸附作用去除矿井水中大部分悬浮物,然后再利用曝气、接触氧化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胶体、铁和锰等物质。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系统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适合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具有流程简短、处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矿井水悬浮物(SS)去除效果并减少混凝剂投加量,通过煤泥回流优化混凝沉淀工艺。结果表明,在进水SS为1 100 mg/L~1 300 mg/L的条件下,由混凝2区B点加入体积比为15%的回流煤泥可保证装置出水SS小于30 mg/L,PAC、PAM节药率分别达到25%和20%。该技术已应用于黄陵县石牛沟太贤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煤泥回流工艺可强化混凝沉淀效果并有效减少后端砂滤罐反洗频率。  相似文献   

15.
在微滤/超滤-反渗透(MF/UF-RO)工艺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加多种药剂,以保障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分析了北京市某再生水厂MF-RO工艺的药剂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该MF-RO工艺投加了杀菌剂、阻垢剂、还原剂、非氧化性杀菌剂、中和剂、清洗剂等,在产水量约为7000m3/d时,药剂总投加量为3347.3kg/周,每吨产水的平均耗药量为68.32g/m3.该厂每周药剂总费用约为19,120元,每吨产水的药剂成本为39.02分/t,其中阻垢剂费用占药剂成本的比例最大,达47.44%.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吸附絮凝预处理中纤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投加量为6~9 g/L,废水pH值为6,吸附絮凝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对废水中SS,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24%和17%左右。该方法为含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济二煤矿生产废水处理成本、有效减少悬浮物、COD、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采用分质处理及强化预处理等方式进行工艺改造。应用结果表明:济二煤矿生产废水基本实现分质处理、分质利用,药剂成本由改造前的0.7元/t降低到0.3元/t,矿井水井下提升电费成本由改造前的0.85元/t降低到0.6元/t,出水pH 6~9、CODCr≤20 mg/L、SS≤10 mg/L、石油类≤3 mg/L。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是我国煤炭潜力最大的区域,矿井水涌水量大但资源利用率不高,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的高氟地区,矿井水中氟离子超标已成为制约提高矿井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高效除氟药剂的5种组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硅酸铝、硝酸镁、聚合氯化铁、羧甲基淀粉钠],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探讨了除氟机理。结果表明:在金属总量M/Si、Al/Mg、Al/Fe的摩尔比分别为43、40、40条件下研制的除氟药剂,均可将含氟废水中氟离子浓度由20mg/L降至1.0 mg/L以下,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中氟化物浓度限值要求(1.0 mg/L);当除氟药剂投加量为1.25 g/L,初始p H为2~12,悬浮物浓度为100~2 000 mg/L,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0.4 mg/L时,处理后上清液剩余氟离子浓度均可控制在1.0 mg/L以下,氟离子去除率达95%以上;除氟药剂中Al、Si元素起到重要的除氟作用,主要通过形成A...  相似文献   

19.
反渗透预处理就是要把进水对反渗透膜的污染、结垢、损伤降到最低,并且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越好,对膜系统的污染越轻,膜系统投资与运行成本就越低,从而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处理效果.通过对阜新矿区矿井水进行各级预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数据的分析,该预处理系统处理效果良好,能够达到反渗透膜进水的标准.该套预处理系统的实验数据对其他反渗透膜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解浮上法净化含悬浮物矿井水,同时可以去除乳化油,胶体性物质,铁离子,钾离子,苯酚等。经对不同浓度的悬浮物及其它组分进行试验,对颗粒在泡沫中的产生和浮渣之间的分配,污染物性质,电流密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选择较佳工艺。该法的特点是:能综合处理矿井水,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自动化,浮选泡沫水分少,去除效率高,悬浮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