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液膜技术的传质机理、类型、特点和在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为使该项技术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半透膜装置的组成和特点、半渗透膜采样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可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在空气、生物、水体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以及与有机污染物相关的生态毒理实验。  相似文献   

3.
程钟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19(3):53-55,34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综合论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分类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PVDF膜结构形态的研究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加强膜孔形成机理的研究,对膜孔结构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开发出小孔径的超滤和纳滤膜,并通过改性提高PVDF膜的性能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 Triolein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 ( Triolein SPMD)采集了淮河信阳、淮南断面水样 ,测定了采样器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在 SPMD酯中高浓度富集 ,使其定性和定量更加容易和准确。根据SPMD酯 水分配平衡理论 ,进一步估算得到目标污染物在水中的平均浓度。本研究证明 Triolein SPMD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 ,可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程和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就膜污染问题的机理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膜集成污水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满足以再生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必须依靠与膜技术的组合与集成来实现。应用于污水资源化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及膜生物反应器等。通过微滤或超滤处理二级废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胶体和病毒,出水可达到杂用水标准。通过纳滤、反渗透对三级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杂质(有机物及有害矿物质),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自来水标准。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建设小区中水回用工程以及对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及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8.
半透膜采样技术是一种可原位、连续、动态监测水环境中非极性、弱极性有机污染物的被动采样技术,已在国内外发展20余年,但在环境监测中使用很少。从半透膜被动采样特点、采样器构造入手,着重对应用该技术的环节进行剖析,同时涉及被动采样结果及其评价方法。最后以多环芳烃(PAHs)为例,综述了近年来SPMD技术监控水体中非极性、弱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常用分析技术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进行覆盖,已建成的填埋场均存在不同程度覆盖膜破损现象。采用填埋气泄漏可视化检测技术对中国东部某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覆盖膜完整性检测,揭示了覆盖膜破损特征及破损成因,明确了破损点泄漏量,评估了其温室效应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填埋场覆盖层监管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结果表明:尖锐物体应力损伤导致的破损是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类型,粗放施工、监管机制不足、维护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原因。破损点的甲烷泄漏量约为817.2 m3/d,约合每年向大气环境释放温室气体超过4 900 t CO2-eq。完善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填埋场覆盖膜完整性的监管,是控制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固废处置设施碳减排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准液膜富集环境水中痕量金属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液膜法富集环境水中痕量Zn2+、Cd2+、Pb2+进行了研究,此法简单、快速,富集倍数达100倍,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Triolein半渗透膜采样技术测定洋河水中的优先污染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Triolein半渗透膜采样器采集了河北洋河宣化至官厅水库河段水样,根据测定采样器中多氯联苯污染物(PCBs)及其它优先污染物浓度,可以估算这些污染物在河段水体中的平均浓度。将结果与同时同地采集的水样,经萃取浓缩后分析得到的结果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类型污染物,二者符合程度不同。本研究证明半渗透膜被动采样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等难降解污染物的定量监测,有可能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北疆低肥力地区,以膜下滴灌棉花为对象,设置了水肥双因子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水肥配合对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养分及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土壤有效氮、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旱薄地上,水肥皆有增产效果,在2种肥料中,氮肥效果更显著,作物产量随氮肥增加而显著增加,而FA效果大小则和氮肥配合、灌水量有密切关系。灌水、施肥之间有明显...  相似文献   

13.
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萃取技术包括传统技术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膜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等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方面的运用进行综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厚膜传感器技术,可同时测量NO2、O3、CO三个因子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深入研究了仪器的检测原理,并对仪器的质量保证及数据存储传输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仪器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和常规点式仪器的对比表明,该仪器NO2、O3、CO三因子的检测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监测要求。另外,该仪器还具有集成性好、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因此,在道路交通监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特性,以醋酸纤维素为载体,制备了葫芦脲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葫芦脲膜对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的吸附性能,验证了以葫芦脲膜为结合相的被动采样技术测定2种物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葫芦脲分子确实被引入到醋酸纤维素中,相比于醋酸纤维素膜,葫芦脲膜具有更强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以葫芦脲膜为结合相的被动采样装置在不同环境因素(pH值、离子强度、可溶性有机质)下都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将该装置布设到南京市秦淮河中的2个采样点,野外实验验证了该采样装置应用于监测实际水体中的TCS和TCC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膜污染是影响膜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膜污染的机理、控制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以及膜的清洗等方面论述了减轻膜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乳状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土壤样品中微量铜(Ⅱ).研究了流动载体(P204)、表面活性剂(SPan80)、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蜡)、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2.5mol/LH2SO4)等液膜体系,对分离富集微量铜(Ⅱ)的影响.确定了Span80—P204─液体石蜡─煤油─H2SO4高效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用本法富集水和土壤中微铜(Ⅱ).回收率在99%以上。应用于测定水和土壤中的微量铜.相对标准偏差为1.2%~4.5%。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烟尘的主要参数,除尘技术状况及白银铝厂锅炉烟尘除尘器改为花岗岩水膜除尘器后的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19.
膜界面探测器在工业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界面探测器是一项采用直接推进技术,可实时提供场地地下挥发性有机物近乎连续分布信息的直接感测工具。以某历史上从事有机氯农药生产的废弃工业场地为例,运用该技术,配置土壤电导率传感器、电子捕获检测器以及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该场地中潜在污染区域进行快速筛选调查,初步确定了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热点区域及其三维分布和地层信息,为后续进一步调查方案优化、场地概念模型建立及后续修复方案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新型半透膜采样技术(SPMD),监测某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中8个点污水中两类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和多环芳烃(PAH),同时同地采集水样,气相色谱质谱联机,选择性离子扫描方式对各PCB异构体和PAH定性定量。与水样液液萃取相比,SPMD采样技术显著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根据测定的采样器中污染物浓度,推算采样期间该点污水中的平均浓度,与瞬间水样分析结果符合程度较好。半透膜采样方法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定性和半定量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