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晏华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38-139
乳化油废水一般采用破乳-混凝-气浮来处理,但一级气浮出水水质很难达到三级排放标准,二级气浮成本太高.此工艺设计中,充分利用乳化油废水水量少,生活污水生化性能好的特点,把一级气浮的出水和生活污水混合,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出水CODCr≤30mg/l,SS≤25mg/l.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电解-厌氧-好氧-气浮组合工艺对难生化降解的分散染料废水进行高低浓度分治处理的工程实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实行高低浓度废水的分治处理能有效提高整体系统的处理效率;电解预处理工艺不但能去除高浓度母液废水中75%~90%的色度和25%~40%的COD,还可提高母液废水的可生化性;混合废水再通过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汽车磷化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酸盐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从严控制的指标.磷酸盐过度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恶化水质.目前除磷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文章以成都某汽车厂的废水处理工程为例,研究了磷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原理,表明采用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汽车磷化废水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经监测,其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气浮-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气浮-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处理后排放废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 1996 )。  相似文献   

5.
邢晓琼  黄程兰  刘敏  陈滢 《环境科学》2012,33(11):3854-3858
含聚乙烯醇(PVA)工业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大,为了寻找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处理技术,研究了臭氧氧化-活性污泥法对不同浓度含PVA实际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活性污泥法对COD<500 mg·L-1,PVA在10~30 mg·L-1范围的PVA废水处理效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相差不大,臭氧预处理效果不明显;对于COD在500~800 mg·L-1,PVA为15~60 mg·L-1的PVA废水处理效果明显,COD和PV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和57.4%,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提高了4.1%和15.2%,出水COD在30~60 mg·L-1之间;对于COD为1 000~1 200mg·L-1,PVA在20~70 mg·L-1范围的PVA废水,臭氧氧化-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显著,COD和PV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和45.3%,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对COD和PVA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2.8%和12.1%,但是出水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达标排放.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臭氧氧化-活性污泥法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能有效地处理含PVA的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6.
UV-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UV-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处理煤气含酚废水,比较了单独UV-Fenton氧化法、单独生化法和UV-Fenton氧化-生化法联合工艺对煤气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UV-Fenton氧化体系可有效降解含酚废水,但废水完全降解所需的H2O2用量大,处理成本高.煤气含酚废水的BOD5/COD比值较低,直接采用...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冷轧不锈钢废水水质和处理工艺的情况.高浓度的Cr6 、F和石油类化合物是该废水的主要特征,通过将冷轧不锈钢生产线各工段排出的酸性废水,以亚硫酸氢钠法还原Cr6 、石灰法除F和总Cr,碱性废水中和处理,含油废水气浮除油后,汇总进入A/O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水的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GB44/26-2001)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PVA(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浆料,具有COD高,可生化降解性差的特点,会影响到废水的处理,用一般的混凝沉淀法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开展了用硼酸进行含PVA废水治理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加工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研究了通过采用气浮分离/UASB/SBR处理工艺处理此废水。经处理后,各污染物指标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表2间接排放限值后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0.
气浮—生化—气浮法处理皮革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浮—生化—气浮的方法处理皮革厂的综合污水,除NH3-N不达标外,其余指标如COD、SS均达到行业排放标准,分析该法处理皮革废水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的原因是因为丝硫菌极度繁殖。  相似文献   

11.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综述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改性的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和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木素胺的合成及改性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采用Mannich反应合成阳离子木素胺。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改性样品的含氮量,以电泳试验测定其改性率,含氮量和改性率之间线性相关,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影响含氮量和改性率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模型的修正及在天津地区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指出了存在的缺陷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分别计算生产足迹、输入输出足迹以进行生态足迹来源的分析;将淡水资源足迹纳入模型;计算生态承载力时结合资源产出法以克服生态足迹模型的空间互斥性;计算CO2吸收用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天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消费足迹大于生产足迹,依赖外部输入资源抵消部分生态赤字,这一点在淡水足迹的输入上尤其明显;另外,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要大于传统算法的结果,一方面因为传统算法中承载力由于空间互斥性被低估,另一方面修正后的模型考虑了CO2吸收用地的承载力。最后,提出了缓解天津市生态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凹凸棒土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连军  黄中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7):315-317,320
通过比表面测定,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元素测定等,探讨了凹凸棒土的结构与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法活化凹凸棒土比酸或盐改性处理效果好,用420℃焙烧2h的凹凸棒土处理化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5%,脱色率达97%。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已用于多领域多层次的评价,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分析、修正和质疑。文章在阅读该领域重要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类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进行梳理,并聚焦于生态足迹与其他测度指标的结合以及其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对生态足迹模型作为环境评估工具的潜力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凹凸棒土--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凹凸棒土—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再生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所制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颗粒吸附剂的优化条件为凹凸棒土:粉煤灰=100:40(质量比),比表面积的值为80.06m^2/g。该吸附剂可采用1mol/L磷酸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比表面积为155.6m^2/g。  相似文献   

17.
PVC生物填料改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及磁性等物质对普通聚氯乙烯生物填料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填料的亲水性、生物亲和性以及抗冲击性能,考察了改性PVC生物填料用于模拟船舶废水处理的效果.实验表明,改性填料的水滴静态接触角降低了17%,含水率提高了76%,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研究表明改性PVC生物填料的亲水性、生物索和性有很大程度改善,完全可以用于各种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Rees-Wackernagel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均衡因子调整(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和增加污染吸纳地两个方面对Rees-Wackerna-gel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常州市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与均衡因子调整前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选择10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以人均生态足迹为因变量,相关性分析后的结果表明:(1)常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在2001~2005年呈上升趋势;(2)常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在研究年份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分别用线性函数较好的表示;(3)常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经济密度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4)根据生态足迹与经济密度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式预测表明常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在未来5年内还将进一步增加,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5)采用不同生态均衡因子计算得到的常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变化特征相似,但是绝对值相差较大,由此对生态足迹静态评估进行了反思,研究生态足迹变化及其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机制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丽 《环境科技》2009,22(5):47-49
对污水站处理的核心工艺接触氧化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四个问题,通过小型试验,模拟工艺,分甲乙两组进行试验,时试验数据及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结合《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而对接触氧化池从填料、排泥、曝气方式、出水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运行实践表明,生物膜上微生物种类繁多,代谢正常,池面曝气均匀,排水设施均匀出水,杜绝了污泥厌氧现象,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前人在人工影响台风方面已有野外试验的技术原理、试验及其评价,然后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人工影响台风的新方法,即通过流体力学的方法找到风场的一个极不稳定点,当该点受扰动后能使风垂直切变发生突变,切变突然增大很多,则可能破坏台风的暖心结构,使台风减弱,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