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F0002-F0002
<正>"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对国家能源布局进行优化。"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构建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提出提高国内能源产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战略任务。优化能源生产布局"十三五"能源生产布局方面,将从"十二五"规划的"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升级为"五基二带"布局,其中近海油气开发带是"十三五"规划新增内容。在能源输送方面,将形成"四横三纵"输送格局,内外衔接,海陆并举。到2020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能力达30亿吨,成品油输送能力达2.5亿吨,天然气输送能力达48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主干道里程达12万千米,西电东送总规模力争达到3亿千瓦。  相似文献   

2.
能源体制革命可以作为判断能源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志。 推动能源革命,消费革命要先行。能源持续稳定的供给,是能源安全的核心,也兼顾着国家能源消费安全。能源供给革命,从国内角度看主要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国际角度看则主要是加强能源交流、形成多元供应,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3.
韩文科 《环境保护》2013,(20):35-37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整体效率、减少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长期性战略选择。应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加快建设工业和城镇清洁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4.
能源转型是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相似的能源转型挑战。本文利用能源发展指数(Energy Development Index,EDI)方法,从能源可获得性与可负担性两个维度衡量比较了中印能源发展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发展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其主要差距表现在能源价格与能源结构两方面。其中,印度能源价格呈增长态势,2010—2014年年均增速达9.6%;而中国能源平均价格整体呈下降趋稳态势(除煤气价格外)。同时,印度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较高,是中国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的6.6倍(2017年)。研究指出,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中印两国提升能源可持续供给能力和现代能源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两国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合作共同解决能源可持续转型问题,携手实现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关两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的差异,探讨了中关两国能源消费差异的经济学内涵,认为经济指标GDP并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却很可能影响后续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能源需求给环境带来的压力。适当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替代能源是未来能源消费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深入分析甘肃省的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能源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耗能比重过大;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提出今后能源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调整能源结构,重点是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就如何实现能源和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能源结构由传统集中式逐步走向社区分散式,公民由被动接受能源决策向主动参与能源治理实践转变。德国、美国、日本在地方能源转型中根据地区特点衍生出能源合作社、地方型能源公司、公民电厂等发展模式,充分强调公民的参与权利,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源治理作用,实现了公民与地方政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三国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权、成熟的公民参与能源治理途径及多样化的跨域能源合作等经验,对我国地方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美能源结构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能源资源储备、能源消费状况和中美能源结构分析,提出各国需要建立能源基金,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概况进行调查,分析内蒙古近几年各种能源的产消情况,这对于内蒙古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能源与经济互动的重要指标.东北地区常规能源利用效率和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参数显示,造成东北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对经济贡献率较低和第二产业的高能低效.改善东北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应提高煤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降低第二产业能耗,减少煤炭利用比例、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构建东北地区的循环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杨春桃 《环境保护》2021,49(9):44-47
能源立法是推进能源革命、能源转型和能源法治化进程的风向标。针对能源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我国须大胆开创"领域立法"新模式,制度内容设计应更加突出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原则规定,聚焦能源体制改革方向、能源管理体制和能源转型等能源领域关键问题,制定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能源基本法。以能源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建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在"大能源"观视野下,建立集中统一的能源综合管理体制;以能源低碳转型为引领,健全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供给的情况,针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86-I0001
2013年1月7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全国能源系统根本的出路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需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国内能源有效供给,推进煤炭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协调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三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着力建立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继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依托重大工程,推进关键装备国产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这是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针对能源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及其能源供需结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商品能进入农村市场,农村能源面临着结构升级和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原十六字方针因缺少生态观和市场观,已不符合现时和未来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文章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十八字方针“因地制宜,生态兴能,市场调节,讲求综合效益”,并逐一对新方针中的论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应以生物质二次能源与商品能源整合的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实施新方针的有关举措。  相似文献   

15.
结合"经验计算法"和我国能源消费、燃料燃烧的具体情况,计算2000-201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建立中国能源碳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和计算得出的能源碳排放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能源碳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能源碳减排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中国能源碳减排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即能源碳排放基数大且不断攀升,缺乏高效的体制机制、政策支持,未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源碳减排措施落实效果有待提升等。推动能源碳减排立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技术创新、节能提效、碳汇、强化政策支持,是中国能源碳减排工作更好更快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周纷纷将生物质能源作为解决资源、环境、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有效、合理开发生物质能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能源资源却十分贫乏,长期以来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本文从分析本地区的能源资源出发,提出合理开发资源、适当控制工业发展速度、大力建设核电、解决交通接纳区外能源调入、长期坚持节能、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制定正确的能源开发政策等 10大战略措施,以促进能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能源植物的概念、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意义,以及能源植物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论述了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如何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曹凤中 《环境科技》2002,15(2):11-12
1 前 言  能源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支撑。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 ,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力 ,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基本能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加拿大依法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行监管,先后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能源法律体系。通过一系列能源立法,加拿大已在能源效率、能效标签、能源安全、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应急等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能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