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巨震频发给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已成为世界各国震后重建决策者和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结合笔者2013年年初赴日参加\"Pre-Recovery Planning From Natural Disasters\"研修班中,对阪神地震以及\"3.11\"东日本地震海啸恢复重建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总结了两次地震恢复重建的特点以及现状,并对比了我国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的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了中日两国在地震恢复重建中的各自优点与不足,并针对未来我国可能面对的大震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了解中日两国地震恢复重建工作的各自特点,以及未来如何完善现有恢复重建方案的设计和提高相关重建服务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损失与救助之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76年发生的唐山7.8级地震与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是近年来破坏程度深、影响范围广的两次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都是惨重与巨大的。但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参数相近的两次地震在灾后救援与救助方面却相差甚远,表现在军队人数调动、受伤人口抢救、恢复重建资金投入、国内外援助、保险再保险分担等方面。着重对比了以上几方面后得出结论:在各项应急预案颁布并实施后,我国灾害救援工作更加有序,提高了救援效率;同时,保险与再保险的参与也减轻了政府负担,为灾民自主开展家园的恢复重建提供了便捷与保障。 相似文献
3.
4.
三、完善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一)强化了政府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能。本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恢复重建工作的职责。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紧迫、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举全社会之力,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领导、组织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基于ARIO模型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ARIO),以一个月为时间步长,模拟了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各部门产出和需求随重建进程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完全恢复重建大致需要近9年的时间,灾后36个月时,四川省的当地总产出能力将超过灾前水平。在重建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灾后实施不同风险管理策略的潜在效益,若最大生产能力在灾后3个月内能够加速达到灾前的150%,则与无加速重建相比,恢复重建期至少可以缩短3年半,证明了灾后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对于缩短恢复重建期的作用。提出的重建期模拟方法可以为缩短重建期、合理分配抗灾救灾资源的灾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四川"5·12"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震后恢复重建采用何种技术,是关系到在未来地震中是否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以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通过介绍叠层橡胶隔震技术的特点,结合汶川8.0大地震所造成的3类最主要房屋结构的破坏特点分析,提出了在震后恢复重建时对3类房屋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措施的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研究是将后评价理论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研究。在各国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后评价的框架体系。该框架包括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人文建设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相互关联且涉及的评价内容错综复杂,因此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并加以定性的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震灾重建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拉动灾区经济的增长,重建效果直接表现为社会和谐和应急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9.
10.
怎样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顾名思义,它比一般的非重点地区要有所加强,并且应该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以及震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等方面都有所加强。以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为例,需要加强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1)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由于地震是一种很复杂的自然现象,现有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的地震类型、不同时期发生的地震,其显示 相似文献
11.
<正>(四)明确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的要求、遵循的原则、善后处置、强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1.本法第七十条规定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原则、城市、乡村恢复重建的原则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恢复重建的特殊要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总原则,是由政府的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