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慧玲  李炯德  马科科 《安全》2014,35(12):34-35
在实际工作中,人社部门关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与各地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随着工伤预防模式的探索,工伤预防介入工作已经从以往形式单一、效果甚微的社区宣传方式逐渐转变为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伤预防方法和模式,工伤预防工作首先是职工安全理念的更新,需要向企业和员工传递"全民都有工伤预防的责任"这一理念。在学习了杜邦文化后又有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油气管道企业基层站队安全文化建设,北京管道公司建立了以PDCA循环为核心的陕京特色自主管理安全文化模式,包含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并应用于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确立了“有感领导、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理念;养成了基层员工“有指令、有监护、有执行、有反馈”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了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员工主动发现问题数量逐年提高,公司事故(事件)发生数量明显下降。可为油气管道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蒙牛乳业集团不算高危企业,但是他们比很多高危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做得更加到位。首先,树立了可持续的企业员工都认可的价值观和安全理念。在"每一天每一刻,为更多人带来点滴幸福"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蒙牛逐渐形成了以责任和承诺为核心的安全理念:一切事故均可以预防或避免,强调事故预防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各级管理者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强调企业各级管理者守土有责、共同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强调企业最宝贵的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铁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城市地铁安全管理情况,总结国内地铁建设运营中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存在不足,提出保证地铁建设运营安全不能仅仅依靠制度制定与检查监管,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安全文化培育与建设,运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塑造共同安全的价值观,建立地铁安全文化体系新理念。重点以西安地铁建设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地铁建设运营中用文化贯穿始终,以理念培育为核心,机构建立为基础,制度建设为根本,作为构建地铁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的主要作法,总结出地铁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经验,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委公司社会安全和HSE管理理念的碰撞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中国石油社会安全和HSE管理理念在中委石油合作项目的碰撞和融合。委内瑞拉HSE及社会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内相比具有特殊性和更具挑战性,中委公司把"以人为本"和"员工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及时精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切实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和惯例,慎重对待每一个HSE问题,着力提高作业环境的工艺安全水平、员工的行为安全水平,并着力加强社会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了合作项目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亮 《安全》2013,34(1):37-39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而安全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要素。安全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员工所共享的理念及行为的安全性特征,企业围绕安全核心价值观营造安全氛围,形成安全管理思想、认识、观念、意识和安全生产秩序。安全核心价值观是产生并长期存在于企业安全实践之中的,但其并不能自然生成并推行,需要对其进行提炼和总结,并将其回归到安全实践中。所谓回归安全实践,就是要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时时  相似文献   

7.
为明晰家庭安全文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安全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内涵,提出家庭安全文化的概念,分析其内涵、功能及层次结构,并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功能的4层结构和家庭安全文化的内在结构。基于此,提炼家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理念和实践理念,并细分为29条具体理念,归类于22个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家庭安全文化以亲情为基础,以家庭安全价值观为核心,以家庭组织体系为主体,具有基础层、意识层等4层功能,由家庭情感安全文化、家庭观念安全文化等5个层面构成。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生产中员工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和趋势。在探讨了员工不安全行为作为复杂系统一种涌现现象的基础上,将复杂性科学的涌现理论和CGP建模方法应用到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中。先分析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因素,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模型;再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动态模拟管理者、员工、组织、环境各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程度和趋势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氛围、领导意识和员工素质等因素,对模型进行了基准模式和分析模式下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种涌现现象;不同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环境、组织安全理念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程度和趋势。在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控制和调节各种因素,以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最先出自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按照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卢梭(Rousseau)给出的定义,心理契约指的是员工与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员工感知到的自身对组织的种种责任和义务(简称"员工责任")以及组织应当对员工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简称"组织责任")。企业文化、领导人(组织代表)的示范作用、员工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在企业的职务层次等)等,都会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跨国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构成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以巴基斯坦工程项目为调查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提出包含管理层观念文化、作业层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安全行为及安全结果等6个结构变量的12个假设。运用AMOS软件,构建并验证了国外项目安全文化影响安全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显示,管理层观念文化是影响安全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安全制度文化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而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的作业层观念文化则是改善安全绩效的难点。最后提出有利于我国跨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Two generic organisational contexts associated with technological designs in relation to safety culture are discussed: (1) operating organisations using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2) design organisations as producers of technologie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ncept of safety culture, if misused, may lead to the adoption of non-effective change strategies in the operational contex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rgued that design organisations should invest more attention to issues commonly subsumed under the concept of safety culture. In this case, however, the concept of safety culture has to be adapted to fit the demands facing design organisations. Issues of morality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the safety culture concept will be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 stronger focus on understanding innovation and safety together should nourish future research about culture’s influence on design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13.
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   总被引:18,自引:39,他引:18  
通过10余年来对安全文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理念:以安全哲学及认识论的观点,研究安全文化与人的安全自护能力;从实践论和科技进步的视角,研究安全文化的发展;从安全文化的理念,探讨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的关系以及安全文化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讨论安全生产“五要素”与安全文化的关系;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特别强调提高农民安全文化素质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依据大安全观、广义安全文化和安全科学发展观,给出了科学安全生产观的内涵。可以认为:倡导和弘扬、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是预防或减少我国意外伤亡事故和减灾防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采用安全文化在线分析系统对我国60家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不同人员类别、性别、工龄、文化程度对安全文化得分的影响;对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中部分得分较低的安全文化元素给出整改建议。结果表明:得分低于60分的元素是安全业绩对待方式、总体安全期望;安全文化得分与人员类别、工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煤矿企业应进行针对性培训,并设计和建设合理的安全理念条目、良好的安全理念载体及完善的安全文化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安全文化宣教机理,从而提升安全文化宣教效果,基于宣传与教育的定义,提出安全文化宣教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构建并解析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炼驱动受众心理的猎奇心理、重情心理与审美需要等16条理论依据和与之对应的一些具体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筹划和实施安全文化宣教活动和行为应以安全文化宣教的“5-13”模式和受众处理安全文化符号信息的过程模型为依据,有效驱动受众心理是提高安全文化宣教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民航运输企业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民航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利于应用出发,给出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新定义;在总结山东航空公司成立以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提出在民航运输企业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新构想;论述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组成、特点、作用及实施方法,提出民航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由4个层次组成,即理念、价值观;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操作执行。对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和作用进行系统的论述,使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更加系统化;指出实施安全文化战略对民航运输企业保障运输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给出实施安全文化战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全文化在建筑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安全文化对于提高安全绩效,减少建筑业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文中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安全文化的维度为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均有助于安全绩效提高,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建筑企业重视并自觉改善安全文化,有助于减少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升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外对航空安全文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定义了航空安全文化,并阐述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介绍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了国内外航空安全文化研究的差距,进而给出我国航空安全文化的研究方向。目的在于使以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实证角度,为从人为因素角度加强航空安全提供可靠、可信的数据支持,提高飞行绩效,创造安全飞行周期新记录,最终提高航空公司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笔者提出了安全形象的概念、内容构成;分析了企业安全形象与企业安全文化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企业安全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组织安全方面所作所为的总体认识、印象和评价。它包括:安全物质形象、安全行为形象、安全精神形象、安全成果形象等。企业安全形象与企业安全文化在理念、制度、外观、作用等有许多交叉和联系的地方,在着眼点、认知顺序、评价层面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决定企业安全形象,企业安全形象对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Safety Science》2000,34(1-3):193-214
Overviewing selected elements from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locates the notion of safety culture within its parent concept of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 distinction is drawn between functionalist and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s o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The terms ‘culture’ and ‘climate’ are clarified as they are typically applied to organisations and to safety. A contrast is drawn between strategic top down and data-driven bottom up approaches to human factors as an illustrative aspect of safety. A safety case study is used to illustrate two measurement approaches. Key issues for future study include valid measurement of safety culture and developing methods to adequately represent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afety culture might influence, and be influenced by, other safety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