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今年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教师职业是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由于其职业特殊性,比如用嗓时间长、站立时间久、伏案工作累,许多教师患了咽喉炎、腿部静脉曲张、颈腰椎病和神经衰弱等职业病。近日有媒体报道,调查显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占整个教师群体的34.5%。长期站立授课、伏案批改作业使颈肩腰椎病、静脉曲张等成了教师最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保健     
教师工作的特点是:经常站着授课;伏案备课批改作业。由此产生的教师职业病,常见的有:咽喉炎、声音嘶哑、腿部静脉曲张、神经衰弱、冠心病、便秘、痔疮及颈椎、腰椎病等。 授课是教师主要的工作,出现声音嘶哑是常有的事。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用声不当,使声带频繁颤动,时间一长造成声带损伤而引起声音嘶  相似文献   

3.
杨连 《安全与健康》2016,(11):27-29
正每一名职业司机的健康,都关系着乘客的安全,公交车、出租车、长途汽车驾驶员都是如此。这个庞大的群体因为长期驾驶而存在种种职业病的发生风险,但作为司机本身则往往容易忽视这些职业病的防治。在此,有关专家建议司机们要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提高免疫力,注意饮食,避免司机职业病的发生。1.固定姿势久易发颈腰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肥厚  相似文献   

4.
交警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需长时间站立工作,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病。 下肢静脉曲张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的状态,是发生在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病。人体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办公室一族”由于长时间地低头伏案作业,凝视电脑屏幕等,很容易患上颈椎病、腰椎病、“鼠标手”、头昏脑胀等所谓办公室职业病。简易健身操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且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它可以使人们的身心都得到放松,是防治办公室职业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厂里的车、铣、磨等工种,纺织机前的挡车工,眼务行业中的售货员、理发员,站岗的交通警等,每天都要站立数小时,若不注意自我保健就容易得职业病——小腿及腘窝部的皮肤表面有扭曲的“青盘”(浅静脉),而且常伴有沉重感、隐痛、水肿,容易疲劳。医学上称作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除部分病人存在先天性静脉壁薄弱病变外,其余病人都是因为长时间的站立,加重了下肢静脉内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发生了腿部静脉扩张和延伸。一旦出现了静脉曲张还可导致静脉瓣的机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更困难,甚至发生血液向末梢端倒流现象,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站立工作者注意自我保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是很有必要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心脏病不是一种职业病,但长时间伏案、压力增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污染物等,也会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近几年,由心脏原因引发的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逐渐被这种疾病"侵蚀",可见,心脏的病变不论年龄,但却与我们的职业密切相关,到底哪些职业会伤害我们的心脏呢?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女理发师,很热爱这项工作。但是我们有许多理发师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肺结核、下肢静脉曲张,我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理发师的职业健康呢?张德凤同志: 下肢静脉曲张是理发师、教师、交通民警、售货员等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职业的常见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又以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多见。 下肢静脉有深、浅两组。在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里都有许多瓣膜,它们的作用就象单向活门,只许血液由下向上、由浅往深流动。下肢运动时肌肉收缩,挤压深静脉内的血液,加上瓣膜的作用,使下肢的血液向心脏回流。此外,心脏…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健康,不仅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和保障。但现实情况是,教师职业病、教师亚健康等状况不断出现,教师的职业健康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应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防治颈椎病     
如果您从事的是仪表操作、缝纫、纺织,打字、描图以及文书写作等工作,由于总是低头伏案,时间一长,会感到颈、肩部出现间接性的疼痛或不适。这时,您就需要注意防治颈椎病了。 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症,是因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而引起的综合症侯群。正常人的颈椎呈“s”形的弯曲,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总是处于固定的低头姿势,会使颈椎原有的曲度变直,就形成了颈椎病。 颈椎病发病期缓慢,最初的症状较轻,如颈、肩部出现疼痛或不适。但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本病大致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  相似文献   

1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用人单位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监管部门监测职业病危害、现场监督执法、查处职业危害事故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职业健康监管部门能否公正执法、科学执法、规范执法的重要因素。《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了14项定量指标,其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率、建设项目预评价率、控制效果评价率、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以及粉尘、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等6项指标,都必须依靠技术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是企业的重要职责。然而,安监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规标准,梳理了生产现场的常见职业卫生隐患,供广大职业卫生管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大型水力发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采取多年现场实测数据与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相对比的方式,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属2家大型水力发电站为例,采集运行期间的职业病危害检测数据,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职业病危害程度和职业病危害产生主要途径;提出水电行业职业病危害综合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水电站现场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及工频电场;采取优化劳动时间、穿戴适合的防护用品、在设计阶段合理布局设备等控制措施,能够降低现场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减少对人体造成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舆情2018年2月,职业健康相关信息受到舆论关注,职业健康监管政策、职业病防治是本月舆论关注的重点话题。其中,涉及职业健康的热点话题主要围绕职业健康监管新政策、职工健康权益保障、职业健康法规落实等展开报道;涉及职业病防治的热点话题主要围绕省市职业病防治规划、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病防治的首选。职业卫生工程“政产学研用”平台的建立,可满足政府监管部门、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各方对职业病防治的技术需求,降低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6.
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其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氢氧化钠、氯化氢、氟化氢、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NOX、SOX、重金属(如铅、汞、镉等)、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或有毒粉尘)和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项目除输煤系统4#皮带头作业点煤尘浓度和5#皮带头、5#皮带卸煤口、碎煤机(三楼)检测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议改进完善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现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卫生是关乎员工福祉、企业利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业。随着政策的调整、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在职业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职业病防治历史及现状建国初期,我国沿用了前苏联规定的14种法定职业病分类,当时影响比较严重的职业病主要为矽肺、急性与慢性职业中毒、高温中暑及局部振动病等,国家组织了大量技术人员,开展了职业病控制工作,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得到较好控制。计划经济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北京市白领职业疲劳现状,开展北京市白领职业疲劳及自我认知情况调查研究。对北京市白领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工作姿态与局部疲劳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卡方假设检验及t假设检验等方法,分析白领职业疲劳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北京市白领普遍存在职业疲劳问题,且大部分人不了解正确排解压力的途径;长期伏案及使用办公设备的不良姿态,造成白领普遍存在颈、肩、背等部位的局部肌肉疲劳。因此,为提升白领职业健康水平,应考虑生理、心理、作业姿态等不同致因带来的职业疲劳差异,动员白领、企事业单位、监管部门多方参与,有针对性地开展白领职业疲劳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2014,(12):I0010-I0011
一、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病诊断通则》标准?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职业、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也采取了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增加新的职业病病种。  相似文献   

20.
4月29日,常熟市安监局、卫生局等相关职能科室深入支塘镇蒋巷村,联合开展以“防治职业病,职业要健康”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现场咨询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宣传、发放科普读物、职业健康知识咨询等厅式,分别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劳动暂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和义务、常见职业病防治科普知识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流程等内容与企业职工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