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随着核电站的发展,原子能发电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目前我国正在广东、浙江兴建核电站,其他有关省市,特别是能源紧张,污架严重的省市也正在计划兴建核电站。但不少人对核电站还很陌生,特别是对核电站安全、核电站废物的安全、核电站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如何处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8,(12)
地下核电站 目前所说的地下核电站,是把反应堆和控制系统建在石质或半石质地层中的中小型核电站。据分析,这种地下核电站至少可保证运营中不危害周围环境,不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种浩劫式的事故后果,而且便于封存寿终正寝的反应堆,减轻地震对核电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8,(4):50-51
地下核电站 目前所说的地下核电站,是把反应堆和控制系统建在石质或半石质地层中的中小型核电站.据分析,这种地下核电站至少可保证运营中不危害周围环境,不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种浩劫式的事故后果,而且便于封存寿终正寝的反应堆,减轻地震对核电站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11,(5):95-96
法新社2011年09月4日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当地时间9月3日23时29分并入伊朗国家电网发电。在经过长达37年的建设后,这座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电站终于开始运转。伊朗原子能组织称,核电站目前并没有满负荷运转,联网的功率只有约60兆瓦,仅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1,(12):56-57
为了保护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核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核电站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均采用纵深防御的原则,从设备、措施上提供多等级的重迭保护,以确保核电站对功率能有效控制,对燃料组件能充分冷却,对放射,性物质不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2010,(4):96-96
路透社2010年7月1日 俄罗斯向建造世界第一个水上漂流核电站迈出了极具争议的一步——浮动核电站基座日前已经下水。这个浮动核电站预计2012年底前投入使用。该浮动核电站设有两个反应堆。设计发电能力80兆瓦,造价数亿美元。它的使用年限为32年,机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首座冰区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的建成,冰区核电的冷源安全保障技术受到管理者和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核电站冬季冰期海水利用工程安全保障的监测需求,分析了雷达在取水口近岸海域监测浮冰的优势,并以雷达技术为核心设计了面向冰区核电站的雷达海冰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在红沿河核电站中的应用。系统实时提供的海冰信息,可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奚翔光 《世界环境》2011,(3):104-105
众所周知,日本福岛是目前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但是大家对原子裂变发电又知道多少? 1、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核电站?俄国法国美国中国正确答案:美国虽然美国在1979年的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后再也没有建造新核电站,但是现有的104座核电站的发电量比法国与日本的总和还要多。  相似文献   

9.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核电站厂址选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事故源于两个直接因素--地震和海啸,以及两因素的叠加,并导致放射性泄漏对周围居民产生重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中国大陆核电站厂址的地震发生概率、海啸发生概率和人口分布因素,由此评价我国核电站厂址选择的安全性。结果证明:我国大陆核电站远离地震带;沿海不会发生特大海啸;核电站周围人口分布密度符合安全标准,我国核电站具有较高的固有安全性。同时,此次福岛事故也是对我国核电发展的警示,要求不可忽视小概率的超基准设计事故以及多个超基准设计事故叠加的情况;要重新审查中国抗震和海啸等极限事故的标准;要考虑人口密度;要避免两个核电站建设过密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采取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这次福岛事故对我国乃至世界核电的发展都是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各国竟相发展核电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公布的数字,1985年世界各国新建核电站30座,还有180座已开始动工兴建。截止1984年底,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并投入运转的核电站有318座,最大单机容量达130万kW。预料到1990年将增至537座,总装机容量达4.2亿kW。到2000年,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一半。因而,如何处置核电站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技术廊道空间狭长曲折,如果在火灾情景下再发生其他人员伤害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应急救援效率.为有效了解核电站技术廊道内火灾危险性及烟气蔓延情况,合理规划火灾场景下的应急救援路线,首先基于对某核电基地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核电站现场挑选2处火灾事故危险性最大的着火点,应用FDS软件模拟分析了该核电站技术廊道内火灾烟气蔓延...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4,(5):54
核电站和其他燃煤燃油的发电厂一样,也要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但核电站的三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放射性。放射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主动避开它,一旦有了污染,哪怕是很少的污染,都足以使人们产生恐慌,因此核电站对三废的排放非常重视,中心内容就是减少放射性。为此,核电站设有一套精密严格的措施和制度,采用先进的科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05,(3):58-58
核电站的基本构成 核电站是实现核裂变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与火电站最主要的不同是蒸汽供应系统。核电站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系统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核燃料的核裂变能加热外回路的水来产生蒸汽。从原理上讲,核电站实现了核能一热能一电能的能量转换。从设备方面讲,核电站的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起到了相当于火电站的化石燃料和锅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上核电站     
《环境》2006,(1):55-55
提到海上核电站,你会不会感到惊奇呢,也可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少小问号:核电站建在海上不污染海水吗?发出来的电又怎么送出去?建造海上核电站的投资比陆地上的高吗?  相似文献   

16.
应春豹 《环境》2001,(11):44-44
核电站和其他燃煤燃油的发电厂一样,也要向环境排放废气、废水、废渣。但核电站的三废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带有放射性。放射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主动避它,一旦有了污染,哪怕是很少的污染,都足以使人们产生恐慌,因此核电站对三废的排放非常重视,中心内容就是减少放射性。为此,核电站设有一套精密严格的措施和制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排放的放射性远  相似文献   

17.
日本目前有核电站十二个,发电容量为1738万瓦.这些核电站全都建于海滨.福井县核电站最多,共有五个,建于若狭湾和敦贺湾海滨.若狭湾风光秀丽,海水浴场相连,入夏大量游人依然划船游泳、品尝海鲜.美浜、大阪、高浜三个核电站分布于若狭湾沿岸.福岛县两个核电站运行后,推动了沿海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日本核电站附近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日本核电站的低放射性废水经过二回路冷却水和海水的两次稀释后,海水中放射性已达到很低的水平.美浜、大阪、高浜三个压水堆  相似文献   

18.
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是关系着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核电站放射性固废的处置技术与整备也是制约许多国家核电发展与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核电站现场采集的大气污染物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获得该核电站所处环境中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含量、变化范围及变化规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该地区Cr含量的分布范围以及酸雨频繁的原因,为某核电站的防腐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20万千瓦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技术特点,从安全性与经济性等角度深入研究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发展优势和前景。探索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潜在商机和未来融资方式。探索未来发展的产业布局和潜在用户。得出结论: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采用氦气透平发电技术能充分利用其技术潜力,未来群堆建设的经济性好,在国内和发展中国家大量建设有广阔的市场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