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上可分为利用微生物的好氧处理,如曝气处理、滤层法等;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处理,如UASB反应器法;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同处理,如污水根系处理、氧化塘法等。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欧洲国家在污水根系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工艺特点加以分析。一、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工艺污水根系处理工艺的形式很多。现以滤床式处理工艺(图1)为例,加以介绍。(1.污水机械处理装置;2.控制池;3.污水输入区;4.薄膜0.2cm;5.污水排出区;6.滤床深0.8m;池底倾斜率2%;芦苇种植密度7株/m~2;通流速度k_f=10~(-4)~10~(-5)(m/s)。)首先,污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除去大块杂物后,输入控制池。该池对污水中的砂等作进一步的沉淀处理。当控制池中的污水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便可通过污水  相似文献   

2.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在继活性污泥之后,有将微生物附着在固定载体的生物膜法。最近研究开发的,有使用微生物载体颗粒的流化床法。研究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使污水处理的运行操作简便;增加单位容积的微生物反应速度,从而缩小设备容积;降低运行费用。流化床装置中使用小粒径颗粒的微生物载体,比以往生物膜法使用板(管)状载体的比表面积大得多,提高了载体上附着的微生物浓度,因此,单位容积的微生物反应速度较快。由于它是流化床,所以在连续高负荷运行时,不会发生反应槽内的堵塞等,优点是很多的。流化床生物处理装置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下向流流化床,微生物载体使用比  相似文献   

3.
齐鲁30万吨乙烯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其实质就是利用各种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成份。该装置1987年5月投用后,随着运转情况的稳定,生物相的变化也趋于稳定,并呈现一定规律。一、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及处理工艺在活性污泥法处理石油化工污水中,起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原油田东濮老区采出水成分复杂、处理安全环保压力大的现状,为解决现有水处理工艺药剂用量、污泥残渣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的难题,采用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同时配套管式纤维超滤膜,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水处理技术。通过将筛选出的适应中原油田污水复杂水质特性的最优微生物菌群投放至微生物反应池,集成管式超滤膜装置,在污水处理站开展"微生物活性污泥+膜过滤"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油田污水,出水悬浮物(SS)、含油量、悬浮物颗粒粒径中值、平均腐蚀速率、硫酸盐还原菌(SRB)等各项指标均达到SY/T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回注标准;同时污泥产出量和处理成本较原处理工艺降低,实现了油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一、概 述 在研究活性污泥法低温生化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温度对有机物降解规律的影响,还应着重研究温度对污泥增长量的影响.因为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和内源代谢是生化处理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处理效果和  相似文献   

6.
玄武岩纤维(BF)是绿色高性能的微米级无机纤维,作为新型微生物载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质净化效果,在水处理领域倍受关注。调研了BF的材料特性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生物巢)性质。为进一步提升BF载体的水处理效能,今后研究重点在于改善BF亲水性、表面弱正电性、粗糙度等,提高BF生物亲和性与水中分散性;综述了BF表面改性研究进展;总结并展望了BF载体在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水体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磁效应及其强化废/污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现象、原理及其在强化废/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磁场对微生物运动、微生物生长、微生物酶活力以及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污水过程的影响。提出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以及磁粉的合理运用,可能是实现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一、研究概况传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它们在处理某些体系(如含有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和物理化学等传统方法不易处理的物质,如腐殖质等)时遇到了困难。应用电离辐射处理废水和污水主要是使其中的污染物质辐射分解,聚合,氧化变性和消毒灭菌,它具有下列优点:(1)一般在处理过程中不引进污染物;(2)辐射在废水中产生自由基,它们在化学上比一般分子具有更高的活性,可使体系的BOD和COD降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解放以来,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得到很大发展,全国建成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大、中型)约有200多个。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向曝气池内供给充足的氧气,以使活性污泥上的各种微生物能很好生存,繁殖,具有活性,以吸附、氧化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曝气池的供氧方式来看,一般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小松制作所和小松化学公司研制成小型高效需氧流化床废水处理装置。 该装置采用新近研制的多孔细粒有机载体,载体表面固定利用氧气净化废水的需氧微生物。循环使用处理罐内的载体,使需氧微生物的密度保持高水平,以便快速处理废水。实验装置已在小松化学公司的千叶厂内安装,对该装置的效率进行全面测试。小松化学公司首先向饭店和食品厂供应这种比较小型的废水处理装置(生产能力大约为数百吨/天)。  相似文献   

11.
五、水污染及其防治 55矿区废(污)水处理方法分类和方法原理 (3) 生物法生物处理法可称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即细菌以及原生动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污水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有毒物等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  相似文献   

12.
<正> 印染污水的微生物生化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处理印染污水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探讨了它们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以及生化效果。经研究,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s)、芽胞杆菌属(Bacillus)、无色细菌属(Achromobaster)、弧菌属(Vibrio)、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cus)是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优势种的混合菌比单一优势种处理印染污水的效果BOD_5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运用涉及到电化学、微生物、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MFC的研究特点主要是产电的同时能高效处理污水,针对这种特点,为中国能源危机的缓解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有效途径。目前,MFC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微生物的难控制、产电效率低、产电菌种少等,对不同底物MFC中产电微生物及产电菌群的研究,为提高MFC的产电性能、污水的处理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NMs)被广泛运用在生产生活中,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给环境带来潜在威胁。NMs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以污水为载体进入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中。当前纳米颗粒(NPs)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NPs对模式微生物的毒性效应,而对污水生物处理影响和微生物毒性效应的报道较少。文章概括介绍了水环境中NPs的来源、行为,NPs对好氧、厌氧活性污泥系统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总结了该领域的不足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正确评估NPs对水处理的潜在风险和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国产轻质球型陶粒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轻质球型陶粒的理化性能及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 (BAF)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国产轻质球型陶粒固着微生物量大 ,挂膜快 ,寿命长 ,充氧能力强 .用于处理生活污水 ,BOD去除率达 90 %,NH3 N去除率 80 %,BOD负荷 6— 10kg(BOD) (m3 ·d) ,适用于作BAF的微生物载体 .研究确定了COD去除率与填料高度的关系式、反应动力学方程和BAF的工艺条件 .  相似文献   

16.
污水性质是影响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的重要因子,而微生物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运用两组IVCW(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别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尾水,比较研究两组系统下行流、上行流池的基质酶活性及硝化反硝化强度,并通过脂肪酸甲酯图谱分析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解析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对两种污水的响应差异. 结果表明:处理生活污水的IVCW下行流池中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及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单元,四者平均值分别为其他单元的2.8~4.6、7.9~10.3、19.3~41.7和4.5~10.8倍. 处理生活污水IVCW基质的硝化强度是尾水处理系统对应单元的1.4~5.3倍(下行流)和1.3~3.9倍(上行流),而两组IVCW对应单元基质的反硝化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IVCW下行流池中特征脂肪酸比值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污水类型的影响较小,均以厌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为优势菌;上行流池微生物群落结构则受到污水类型的一定影响,真菌的相对丰度较高. 两种污水对IVCW基质酶活性和硝化强度的影响高于对反硝化强度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小区生活污水再利用,进行以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PAN-ACF)为载体的生物膜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以生活污水中COD、NH3-N、SS、浊度、pH等为检测指标来研究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NH3-N、SS、浊度有非常高的去除效率,而且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以上指标出水均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城市绿化规定的水质标准。此外,实验表明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PAN-ACF)作为生物膜载体具有很好的生物亲和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大庆乙烯联合化工厂污水处理场是为处理乙烯厂各生产装置所排出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而设置的。该处理场的主体部分是1978年随着乙烯装置由日本神钢法武都拉公司引进,其处理深度、设备造型、自控水平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先进水平。污水场处理能力为1000~1200m~3/h,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法处理含有机物的污水已成当前最主要的方法。塔式生物滤池(简称“塔滤”)是五十年代初期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吸取了化工设备中气体洗涤塔的特点而出现的新构筑物。由于塔体较高,塔内空气流动好,有利于污水、空气和生物膜三相的充分接触,微  相似文献   

20.
间歇式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理中小型规模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正在崭露头角.本文概要介绍了两种活性污泥法的水力性特研究结果.主要是以存在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和磷等为基质,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种处理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有机物负荷及氮、磷的影响;处理活性和污泥的性质;污泥的增殖;硝化活性等.经分析比较,而得到以下结论:(1)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可同时去除 BOD、氮和磷;(2)污泥沉降性能,间歇式比连续式好,且稳定;(3)污泥的生长率及污泥的比增殖速度,间歇式比连续式高;(4)污泥的硝化性,间歇式比连续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