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场植被管理与鸟击灾害防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鸟击灾害是航空“A”类灾难,机场鸟击灾害的根源在于机场生境对鸟类的吸引,减少机场生境中吸引鸟类的生态因子是解决机场鸟击威胁的根本方法。本文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植被和鸟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最适宜的机场植被管理措施。结果显示:植被为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植食性鸟类数量与植被的种类和季节变动规律基本吻合,同时植物的繁茂滋生大量昆虫,使肉食性鸟类数量增多。对飞行区植被进行处理,设法控制机场内鸟类的食物来源,对于减少飞行区鸟类的数量非常重要。建议采取的措施有碾压、割草和农药喷洒、挖除高草丛、使用除草剂、草坪植物种类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样带法对二连浩特赛乌苏国际机场围界内草地及周边7 km范围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及群落组成进行了调查。在机场围界内草地记录到鸟类42种,在围界外草地记录到鸟类18种。围界外草地主要有角百灵、短趾百灵、毛腿沙鸡等适应于干旱草原生境栖息的鸟类;而围界内草地不仅有围界外的鸟类,还增加了灰斑鸠、喜鹊、猎隼、赤颈鸭等在建筑物、林地及湿地栖息的鸟类。机场围界内草地鸟类的种类、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机场围界外。研究表明,新建民航机场吸引鸟类的主要原因是机场建设后形成了生物量较高的次生植被环境,此外也与机场管理和周围建筑物有关,可通过人工加快植被次生演替、全封闭管理垃圾废弃物、人为驱赶等驱鸟措施减少新建机场对鸟类的吸引。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包头民航机场8种生境中的鸟类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53种,隶属于16目39科.计算了鸟类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密度、重要值等特征参数,探讨了影响鸟击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食源、水源、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是影响该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鸟类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将调查期间记录到的鸟类划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4个等级,其中严重危险的鸟类有家鸽、雨燕、家燕、麻雀等10种,很危险的鸟类有苍鹭、大、喜鹊等31种,较危险的鸟类有风头鷉、灰鹡鴒、达乌里寒鸦等47种.最后提出了鸟击防范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临海机场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滩涂湿地,吸引了大量湿地鸟类在湿地浅水生态位集群觅食,致使临海机场同时受到陆地鸟和水鸟的双重影响,造成严重的鸟击风险.利用一年时间在我国东部某临海机场及周边8 km范围内,对造成鸟击风险的生物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全年共监测到17目、40科、110种鸟类,其中水鸟占据绝对优势,鸻形目约占58%,雁形目约占12%.造成一级鸟击风险的水鸟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海鸥(Larus canus).春季和夏末时鸟类活动最为繁盛.昆虫调查分析发现蜻蜓目与鸟类数量变化相关性最高,鳞翅目次之.根据鸟情综合调查资料分析,结合预警指数,提出了针对鸟击防范的方案,为临海机场的鸟击生态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2006-2010年间鸟类组成、数量、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用样带法对机场飞行区内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将记录的数据与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1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25科78种;第2次调查记录到鸟类10目16科31种,其中有11种鸟在第1次调查中没有发现.第1次调查中各季节及全年鸟类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第2次;机场鸟类的生态类群、食性变化明显;机场环境的改变是造成2次调查结果差异的根本原因,管理部门改造后的机场环境更加不适合鸟类栖息.根据调查资料提出了鸟击防范对策及建议,以达到持久高效预防鸟击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查干淖尔湖滨地区的植被分布及优势种的种间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滨植被自湖边向外可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植被区域,呈现出"纵向上分带,横向上分区"的特点。随着水分的减少,植物多样性呈现先增加之后又有所减少的趋势。中-湿生植物群落建群植物以单优建群种为主,旱生植物群落以多优建群种为主。7种优势植物种间整体关联性为显著的负相关,由其组成的21对成对植物间也以负相关为主,不同物种间相互作用较弱,表明本区域植被处于演替中的初级阶段,群落环境较不稳定。本研究可为查干淖尔湖的生态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以实地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沈阳市细河沿岸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细河沿岸植物物种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显示:细河沿岸植物群落26个植物样方中共有23科60属99种,物种组成主要是蓼科、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唇形科和蔷薇科等,植物种类主要是荩草、中华结缕草、藨草、野稗、老芒麦、问荆、野艾蒿、三叶草、桃叶蓼、狗尾草等。通过细河沿岸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与鸟撞相关的鸟类基础知识及研究进展,针对机场建设过程中对鸟类产生的影响,探讨机场建设项目环评中开展鸟类专题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环评调查、分析时应注意的要点和环保措施要点,以期有效地保护鸟类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绵刺、四合木、半日花是分布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狭域特有种。本研究对几种植物着生生境的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测定,得出几种植物的自然着生地是它们能够存活的极端生境。从土壤颗粒组成的结果看来,四合木与绵刺的适生生境中砂质含量较高,半日花的适生生境中石块和砾石的粗颗粒所占比重较大,更粗糙或更细腻的土壤颗粒组成不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它们可以适应较高pH值和硫酸盐含量的土壤,这对它们维持在群落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鸟击是影响民航机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鸟类活动特征并预测其活动所造成的风险,基于某机场长期鸟类活动调研数据分析了鸟类活动与鸟击风险的关系,得到了4类12项对机场鸟击影响最紧密的风险因素。将上述因素作为输入向量,以鸟击风险作为输出变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建立了机场鸟击风险预测模型,以长期鸟类活动风险记录作为数据库来训练和验证ANN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又进行了模型优化和机场实地验证。结果表明,建立合理的ANN模型并利用长期鸟类活动数据加以训练,可有效预测机场鸟击风险。选择合理的输入变量可提高分析速度和预测精度,不仅有助于ANN模型的优化,还可以扩大ANN模型的应用领域以适应不同机场的鸟类活动特征,做出更合理的鸟击风险预测,为机场运行保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综合考虑"鸟""机""环""管"等因素建立的飞行区鸟击风险预测模型表明,飞行速度(V)对鸟击风险因素评价的影响最小,飞行高度(H)和飞行路线(R)对鸟击风险因素评价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部分铁路项目因线路无法绕避不得不穿越鸟类保护区,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灯光等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从鸟类种群数量、栖息地环境、鸟类繁殖等方面阐述噪声对鸟类影响;从夜间人工照明吸引作用、不同光源对鸟类生物节律影响等方面阐述灯光对鸟类的影响;分析列车运行与鸟类碰撞的关系.进而通过铁路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采取...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对黄河龙口库区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与深入析研究。表明:库区有野生维管植物283种,隶属于182属,63科;库区野生植物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区系地理成分与周围地带性植被相一致,但又表现出中生化的趋势和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增加趋势;水库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有益的,但是人为干扰导致了植被的自我恢复演替,需要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监管与治理,加速修复进度,避免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为进行鸟击防范,对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巴彦淖尔民航机场和乌兰察布民航机场的鸟类进行调查,得到了86种鸟类的飞行高度,根据飞行高度单一因子计算各鸟种的风险值,再依据风险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其中严重危险鸟种占16.28%,很危险鸟种占17.44%,较危险鸟种占29.07%,一般危险鸟种占37.21%。根据相近的飞行高度将观察到的鸟种分为16个类群,其中严重危险类群3个,包括雁鸭类、隼形类和鸦类。并将此分析结果与二连浩特民航机场的研究进行比较(两者的危险等级划分标准不同)。不同标准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这4个机场的严重危险鸟种都包括百灵类和麻雀,一般危险鸟类大多为小型鸣禽。这表明飞行高度可以作为分析鸟种危险等级的因子。同时对其他危险等级鸟种也进行了潜在危险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鸟撞的建议,包括整治环境、合理安排航班时间和设置拦鸟网等。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国内机场安检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为开展航空安全心理援助提供有效的依据。通过运用叙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t检定、因子分析、多变量分析等方法对机场安检人员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对机场安检人员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将采集的有效数据导入SPSS14.0进行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2χ=269.713,P=0.000<0.01,KMO值=0.533>0.5),表明采集数据各个变量之间是独立的,适用于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因子、工作负荷因子和设备及法令法规因子为机场安检人员的主要压力源。工资收入和工作年限对压力源有显著的影响。工资越低的人感觉工作负荷越大。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人在工作负荷和设备与法令规定因子感受较强烈。调查问卷设计合理,涵盖了较为全面的职业压力信息,所获压力因子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于2010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对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以探索湿地净化措施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80种,隶属于7门46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3属43种,占种类总数的53.8%;其次为硅藻门,共13属19种,占种类总数的23.8%;蓝藻门5属10种,占种类总数的12.5%;其余门类共计5属8种。浮游植物生物量(湿重)在4月最高,8月最低,3个采样时期的平均值为9.45 mg/L,以硅藻门为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71.05%。优势度分析显示,优势种主要包括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和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等,但是园内蓝藻生物量低于外围河道。经聚类分析得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时间上的变化,但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又有一定的空间差异。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水体状况较好,在全年采样中未发现"水华"现象,这表明整个湿地系统对蓝藻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自然环境中竞争力极强,使本土多种杂草灭绝,逐渐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是一种恶性杂草。在绍兴镜湖新区道路边的荒地设立试验样地,建立20m×4 m连续观测点,分别在2014年5月、6月、7月、8月通过对芦苇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混种实地观测,对它们的叶龄、叶色、株高、分株率、节间距及先期出芽率等生长指数按期测量记录,并记录水层深度和出穗期,在混生群落中收割4 m×4 m样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芦苇植株各20株,用于生物量统计和生长指数测量,并对这两种植物生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混生群落中芦苇发展近似于单优群落,芦苇以较高的平均株高和密度抑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混生群落逐渐趋向于芦苇单优群落。混生群落芦苇平均每株生物量近似于单优群落,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每株生物量显著低于其单优群落,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植株生长缓慢。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芦苇都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和拮抗作用,在混生试验地中芦苇比加拿大一枝黄花更具有竞争优势,具有将加拿大一枝黄花排除出去的趋势。在芦苇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混生环境生态区域,本土植物芦苇具有在本区域内生态压制和排挤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省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含亚种),隶属7目1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2种,2级保护鸟类47种;重点保护鱼类1种;两栖类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以古北界为主,占61.0%,东洋界鸟类仅分布于陇中黄土高原省和陇南山地省占11.9%.陇中黄土高原省、祁连山地省、陇南山地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7 5%~61.0%,是甘肃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集中分布区.祁连山、白龙江、洮河林区是甘肃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域,祁连山、白水江、安西3个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境内保护鸟类的86.4%.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仅有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1种,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部黄土高原省的渭河南岸较大支流中.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类有2种,均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陇南山地省.  相似文献   

18.
黄河小浪底库区退化山地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法分析了小浪底库区山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浪底库区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群落类型有密切关系;2)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灌木的丰富度受海拔影响显著,而草本植物的丰富度与海拔的关系不显著;3)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sw与海拔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4)草本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2随坡向有显著差异.表现出阴坡大于阳坡,其他指数随坡向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具有无动力消耗、管理方便、运营费用低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水处理。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植物类型、选择配置原则和湿地对植物的反作用三方面来介绍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其在湿地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并从直接、间接及物理作用三方面,总结了人工湿地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又从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两方面介绍了其除水质净化外的作用。在综术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注意简要分析了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最后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机场安检员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心理资本调节作用提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影响研究假设,以机场安检员为研究样本进行纵向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工作不安全感与3种工作绩效的作用路径及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3种工作绩效指标间存在纵向U形曲线关系,并且这种U形关系只存在于心理资本较低的机场安检员;心理资本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可开发的心理资本能够削弱机场安检员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间的纵向曲线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改善机场安检员工作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民航业安检运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