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十屋联合站发电机组现状的分析,研究针对该联合站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设计出一套合理的余热回收装置,并通过研究发电机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探讨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油炉法炭黑生产过程烟气余热的回收及利用.研究表明,采用余热锅炉串联多级空气预热器,是目前我国炭黑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最佳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将高温炭黑烟气的余热最大限度地回收及利用,同时可满足炭黑收集及净化系统设备对炭黑烟气温度的要求.采用这种方法,炭黑烟气余热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
以正在设计的电厂为例,叙述了烟气余热利用的思路:在冬季供热期间,回收烟气余热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系统;在机组非采暖期,回收烟气余热用于加热凝结水。  相似文献   

4.
邵东煜 《环境工程》2002,20(3):36-37,33
针对大吨位冲天炉的烟气治理技术难点 ,采用布袋除尘器前增设调温器、优化取风口设计、建立适合的实时控制数学模型等措施 ,研制出一套较完备的冲天炉烟气治理系统 ,在大吨位冲天炉烟气治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海油FPSO上能源消耗情况以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FPSO上实施的可行性,并对FPSO上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利用情况及前景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6.
螺杆膨胀发电站在不锈钢产业AOD炉烟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开辟了我国不锈钢产业AOD炉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燃油与天然气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燃烧后排烟温度一般为160℃~180℃,仍含有较多能量,可以二次利用.本文通过对液、气体燃料中具有代表性的0号轻质柴油及天然气烟气的余热量与节能率进行计算,发现低温烟气余热中的水蒸气余热量占有很大比例,柴油烟气为55.08%,天热气烟气为79.41%.回收烟气余热,尤其是其中水蒸汽的潜热对低温烟气的热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若有效回收利用,既是对一次能源的二次利用,更符合"十三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8.
锅炉烟气中的NOx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燃气锅炉NOx超低排放的要求以及烟气中大量余热被浪费的现状,提出了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通过搭建一体化试验台,分析在烟气余热回收的条件下,c[NaClO2(亚氯酸钠)]、液气比、喷淋水温度等因素对脱硝效率以及烟气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主要体现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可利用NaClO2溶液对低φ(NOx)的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试验结果表明,c(NaClO2)越高、pH越低、液气比越大,NaClO2溶液脱硝率越高.当c(NaClO2)为0.020 0 mol/L、喷淋水温度在30~80℃之间变化时,存在最优的喷淋水温度64℃,使脱硝率最高为36%.同时,液气比及喷淋水温度对余热回收效果影响显著,液气比越大、喷淋水温度越低,余热回收效果越好.试验结果还显示了当烟气温度为83℃、喷淋水温度为48℃、c(NaClO2)为0.015 0~0.020 0 mol/L、液气比为13.8 L/m3时,烟气脱硝效率约为40%,同时回收了26.4 kW的烟气余热.研究显示,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利用NaClO2溶液进行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的一体化方法是可行的,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渤南油气终端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如何有效回收利用热介质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在对热介质锅炉耗能情况的调研基础上,结合可回收的余热资源量和烟气余热特点,通过对装置的优化选型,提取了热介质锅炉高温烟气中的余热,用于渤南油气终端处理厂区冬季采暖。实践表明:该装置的使用减少了原油的消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总体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传热试验,分析研究了低温烟气中翅片管与光管的传热特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余热回收系统,并以某垃圾焚烧厂为例,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焚烧炉一次风。通过控制流经换热器的烟气流速,可以有效避免流动阻力、低温腐蚀对焚烧炉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焚烧炉经过余热回收改造可以减少蒸汽耗量,增加电厂发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目前脱硫设施实际投运情况不理想。设计了一套B/S架构的烟气脱硫设施运行及脱硫电价实时监控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通讯、数据处理及发布3个子系统。选择能全面反映脱硫设施运行状况的28个信号,采用"共享-分流"信号防伪采集技术进行采集,通过电力系统内载波电话拨号与无线GPRS两种通讯方式相互竞争、互为备用来实现可靠通讯,并经过软件防伪判别模块和统计运算后以WEB形式发布。数据以5m in的间隔实时刷新,且每小时更新脱硫投入率、脱硫电价款等报表数据。  相似文献   

12.
简述钢铁行业烧结烟气干法脱硫工艺及国外干法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对干法脱硫副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分析,并对其在国内的应用作以探索性研究,重点分析了脱硫副产物制备蒸压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概述及脱硫国产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几种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并对各种工艺的经济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内烟气脱硫市场并就脱硫技术国产化问题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14.
低低温电除尘器灰硫比计算及中国煤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电除尘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改善电除尘器对煤种的适应性,还可除去烟气中大部分的SO3,已经成为日本燃煤电厂烟气治理的主流。烟气的灰硫比(D/S)是低低温电除尘器选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电除尘器是否会受到低温腐蚀的评判标准。对烟气灰硫比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国几种代表性煤种的灰硫比,以及灰硫比与腐蚀和提效幅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低低温电除尘器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影响钠碱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分析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世华  罗凯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1):41-44,47
通过对钠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运行实践,分析总结了吸收液pH值、液气比(L/G)、烟气温度、烟气中烟尘浓度以及氧化空气量等参数的变化对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并从工艺过程控制、设备运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为钠碱法脱硫工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吸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工业锅炉石灰湿式脱硫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t/h的锅炉上进行了石灰湿式脱硫的冷、热态试验,阐述了气体参数和浆液参数对脱硫塔阻力和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脱硫塔内的气体速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脱硫塔阻力小于300Pa,脱硫效率大于50%,是一种投资省、阻力低、占地少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开发前景的脱硫工艺。  相似文献   

17.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雾化增湿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烟气增湿对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空气雾化效果优于机械雾化效果;计算了FM10型空气喷嘴雾化粒径可满足给定烟气条件下的蒸发粒径;烟气流中雾羽角度收缩,喷嘴均匀布置于烟道,避免湿壁;烟气增湿后,袋式除尘器需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应选用表面处理的易清灰滤料,圆筒状滤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烟气脱硫(FGD)系统吸收塔动态特性试验以及运行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吸收塔等关键设备的建模仿真过程。建立了脱硫吸收塔稳态和动态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可应用于烟气脱硫系统设计阶段的对象模型仿真,完善单体设备的设计以及系统配置的验证等过程,同时也是脱硫工艺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湿法烟气脱硫塔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法烟气脱硫(WFGD)是当前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主导技术。针对某2×600MW电厂脱硫塔,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尺寸脱硫塔入口尺寸下的脱硫塔塔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比较不同入口尺寸塔形的脱硫塔喷淋层浆液循环泵的轴功率,对比选取了用于设计的最优方案。该项目的优化设计充分说明了CFD模拟结果能有效地指导湿法烟气脱硫塔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对母管制运行燃煤机组和脱硫设施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设计出针对母管制运行机组脱硫设施考核的加权算法。实践证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快速、直观地考核母管制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状况和单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母管制机组脱硫设施的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