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意识深化与环境责任原则耿进(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武汉430072)参照国际通行的“污染者负担”原则,我国立法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责任原则,并逐渐发展为“谁发展(利用)谁保护,谁污染(破坏)谁整治,谁主管(承包)谁负责”的系列原则。在新的...  相似文献   

2.
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及其局限性从一个具体的生产单位来说,假定它在生产过程中破坏了当地或附近地区的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那么它作为环境污染的责任者,显然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负责,即除了应对受害者交付补偿费用而外,还应当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正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正确的。一方面,这一原则确定了环境污染责任者治理的环境、清除污染的  相似文献   

3.
曾红艳 《沿海环境》2002,(12):26-27
沿海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对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中常常碰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一、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即谁污染,谁治理,谁赔偿。若发生赔偿污染纠纷,“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环…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体制的转变,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充分发挥能力,使“谁污染,谁治理”落到实处,由污染治理专业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是当前环境管理的要求和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体制的转变,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充分发挥能力,使“谁污染,谁治理”落到实处,由污染治理专业公司承担污染治理,当当前环境管理的要求和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排污收费制度,是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是我国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促使了工业企业明确自己的环境责任,采取各种途径,有效进行污染防治。自1979年9月至1988年底,全国累计向十八万个企、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76.5亿元。通过排污收费,在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取得较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据原水电部材料,水电系统在六·五期间使用排污费8400万元,按排治理项目621项,这些工程的实施,使电力系统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7.
依据国家宪法和总体发展战略,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中国已基本形成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环境政策体系我国已形成以“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是我国环境政策的中心环节。我国人口多,经济还比较薄弱,环境问题复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环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从现实情况出发,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依赖高投入、  相似文献   

8.
城市垃圾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漳州为例,分析我国城市垃圾政策体系、管理体制、资金状况、产业化和市场调控机制的现状,提出城市垃圾管理方向和目标应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最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为指导,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垃圾管理新体制;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垃圾产业;建立多元化项目投资机制,提供城市垃圾管理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环境的新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环境发展的 3个新特点 :①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大众消费形成的污染并存阶段 ,而且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②水体污染由工业污染发展到工业污染加农业污染的复合污染 ;③生态恶化问题正在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 ,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到全流域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目前出现的新特点 ,在对策上提出了应实现 3个方面的转变 :①在环境污染控制上 ,应从末端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 ;②在生态保护上 ,应从生态赤字到生态建设 ;③在污染治理上 ,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到“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一、由生活方面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分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第四个局限性是指:在由于生活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环境污染是,通常难以确定责任者并责成这些责任者为此支付环境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11.
杀虫剂类POPs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置及其污染场地的治理是我国履行POPs公约的国家行动计划(NIP)的重要内容。我国POPs废物产生的责任主体主要是历史上的企业,企业经过了很大的变革,因而产生的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不同于现有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需要根据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特点建立新的责任制度,确立治理责任,落实治理资金。从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和污染场地的现状调研出发,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中责任分担制度及原则,提出建立我国杀虫剂类POPs废物及其污染场地治理的"共同责任制度",为POPs废物的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5,43(2)
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不管是从“十二五”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说,还是从加快和深化全面改革进程来讲,污染治理都成为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紧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谁污染、谁治理”传统治污模式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寻求合理高效的治理模式来打通治污血脉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的“污染者负担“原则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接受和确认,在我国环境立法中是一个渐进深化过程。在环境法中确立“污染者负担”原则,首先涉及的是“污染者负担”的法律界定。我国环境立法先后规定了“准污染,谁治理”和“污染者治理”原则,但有其固有缺陷,亟须改造为“污染者负担”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第三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市场秩序缺规范、定价机制未理顺、治理责任难明晰、资金制约成难题、政府监管欠到位、相关政策不给力等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应发挥的七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欣  黄志伟 《环境科技》1998,11(4):47-48
1问题的提出排污收费制度在我国实行十几年了,它是应用经济规律管理环境的一种手段,实践证实是一种较可行的环境污染损失的经济补偿方法。排污行为造成了外部的不经济性,即对环境外部造成损害,为此,对排污者按其污染状况征收排污费符合污染者支付的原则广PPP”原则)。但目前我国排污收费政策、标准不合理,单一浓度收费、单因子收费,收费标准偏低,按照现行物价的水平,我国排污收费标准仅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的50%左右,有些项目的收费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不利于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的控制和改善。2分析过程排污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不履行治理环境污染责任的污染者在一定期限内治理污染,消除或减轻危害的制度,在环境法中被称为限期治理环境污染制度。本文对这一制度的适用原则、内容和程序以及若干在实际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国家制定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又不能阻止环境污染的扩大和蔓延,其根源在于政策和措施的失败;提出真正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与对策——统筹管理,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18.
白永峰  顾强 《环境科技》1999,12(3):26-28
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环境政策中一个核心的管理手段。它是我国为强化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的一个独特的制度。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环境目标下,这项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在分析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收费制度、政策和标准等的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治理推进治污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2014,(20):15
正环境污染的加剧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寻求合理高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视也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因缺乏社会责任和有效监管,工业企业自觉控污减排的意识淡薄,我国污染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新思路,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工作(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工作(下)国家环境保护局杨朝飞(五)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几个原则1.生态破坏者负担的原则。“谁污染准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方针,在此基础上又扩展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内容。这对自然保护是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