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峡大坝蓄水淹没土地、库区移民安置和新城及工矿迁建等带来了库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巨大变化。为此,如何构建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的宏观土地利用类型新格局,不仅是近10年内百万移民安置和生产布局的重点,而且关系到库区未来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在土地淹没与置换的胁迫条件下,库区土地资源类型转换的方式与过程;从要素控制、地段设计到系统模式优化的不同层次,提出了库区土地生态设计模式与措施;并从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多数有损于土地原有的使用价值,也有因合理利用而增值的。因此,作者提出土地复用学,并将此学科分为土地生物复用和土地工程复用两分支,明确它们之间的判别与分工,将有助于土地复用学的理论发展和实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林利本 《福建环境》1994,11(1):12-13
土地是无比珍贵的特殊资源。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土地是他(人类)的原始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资本论》第一卷第203页)。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土地是财富之母”,“是永不枯竭的财富资源”,“是一切生产、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世世代代人类共同永久的财产,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马克思语)。 农业是一个人类与土地、自然力相互作用的产业部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都是直接通过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的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以及污泥处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针对二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方向是:目前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为主,以土地利用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问题调控研究(续)彭珂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7121000)4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4.1强化“惜土”意识,造福子孙后代库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的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水库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涨落带。涨落带土地肥沃,出露水面的时间长,光、热、水、土条件匹配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对涨落带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将缓解库区的人地矛盾、促进库区小康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以三峡库区的主体--重庆段为例,论述了三峡重庆库区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价值;阐明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5个原则问题;结合库区气候、地貌及水位变动等条件,初步探讨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6种模式;对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合理制定涨落带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对策探讨龙伦成何江(万县市环保局,万县634000)三峡工程具有发电、航运、供水、防洪等巨大综合效益,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三峡工程也将给库区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其中库区形成后的水环境质量是否恶化是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9.
试论土地复垦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复垦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土地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从土地与环境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并从土地复垦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等方面论述了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体流速减缓,扩散自净能力下降,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量增加,势必对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水质恶化。为保护库区水环境质量,必须增加环保设施的投入,加大水质监测力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使库区的水望远那清澈、库区的天永那么湛蓝。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土地复垦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复垦在我国属于新领域,因而在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方面尚未获得统一认识,呈现出零散,杂乱的现象。本文基于国内外的学习及实践,对土地复垦的名词由来及定义,土地复垦家,土地复垦学及其学科体系,土地复垦模式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存的资源,它不仅是最基本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资产。然而,目前我国土地问题的形势却十分严峻,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不断减少,人类对土地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性的开采,使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森林消失、绿地缩小、公害事件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民之根本,国家之命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征地工作成为政府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征地工作涉及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因此,保障各类公共用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征地工作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关系是法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从自然科学入手。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形成的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一般指自然因素,如动物、植物、矿物、土地、水。风等,强调的是土地、植物等物质实体或能量的天然性和有用性。什么叫环境?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环境有大环境(如地球环境),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如海洋环境、流域环境等),也有小环境(如池塘环境、院落环境等)。环境中包容了许多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在构建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可拓学和熵权理论,对其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超载区及向超载转化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等6个区县,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27.27%;满载区及向满载转化区包括北碚区、渝北区和巴南区3个区县,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13.64%;承载平衡区及向承载平衡转化区包括万州区、涪陵区等7个区县,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31.82%;可盈余承载及向可盈余承载转化区包括巫山县、巫溪县等6个区县,占库区总区县个数的27.27%.单指标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子是人均水资源量、废水排放率、人均耕地面积等.研究结果对于促进重庆三峡库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并为类似地区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强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侵蚀力变化是一复杂过程,其变化存在一定的随机波动性,土壤侵蚀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查明库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演化过程及未来趋势是库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论文基于三峡库区1990年侵蚀降雨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对2010年75个站点降雨侵蚀力进行模拟、验证,预测2030年75个站点降雨侵蚀力。选取2030年预测结果中位于库区周围的27个站点,结合2030年库区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模拟数据,使用RUSLE计算2030年土壤侵蚀强度。结果表明:1)2010年库区降雨侵蚀力模拟相对误差为15%,测试样本数据相对误差为14.67%,预测相对误差为19.65%,NE系数为0.85,说明BP神经网络对库区降雨侵蚀力具有良好模拟效果;2)2010年库区土壤侵蚀强度的Kappa指数为0.75,计算结果能满足模拟与预测需求;3)在土地利用不变情况下,2030年库区轻度、中度侵蚀面积均有所增加,微度及强烈以上侵蚀面积均呈减少趋势,且侵蚀强度转变中的58%来源于相邻侵蚀强度,跨侵蚀等级区的较少;4)在降雨侵蚀力不变情况下,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土壤侵蚀均呈下降趋势,后者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5)在降雨侵蚀力及土地利用均变化的情况下,自然增长、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壤侵蚀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发射率,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含量影响区域气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交换,侵蚀与堆积,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等土壤主要生态过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组合影响着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郑建新 《福建环境》1994,12(4):12-13
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小时。南平市是水口水电站最大的库区,移民淹没数及搬迁任务占整个库区的70%,需新建64个移民安置点,移民64532人,建新房220万平方米。 面对如此之大的电站主体工程和库区移民工程,早在电站论证之时就有不少专家提出了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问题。因此,在1987年库区建设伊始,南平市委、市府及库区工作机构库区办就把保护环境,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库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如今,经  相似文献   

19.
李可芳  孙静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29-131
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水质同步监测及污染源的调查,本文对库区内长江干流、支流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长江干、支流水质中除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部分支流的有机物也严重超标,说明长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库区长江干流超标项目和污染源调查情况认为,对库区内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长潭水库是浙江省台州地区重要的多功能大型水库,但是随着库区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因为库区附近农田农药化肥的使用、养殖场中粪便处理不当、内源污染、矿业污染、工业污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在此情况下,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合理的人口外迁、适当封库休渔、严格把控周边工厂环保措施等,来防止富营养化的加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