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柠檬酸废水的厌氧-兼氧-好氧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管道厌氧消化器在进水PH3.44~4.38.COD14187.5mg/L,处理水量为200t/d,有机负荷率7.09kgCOD/(m3·d)条件下,出水PH7.0~7.5,COD去除率为用81.1%,产气率为0.43m3/kgCOD。兼氧-好氧处理进水pH3.2~4.6,COD1929mg,/L.处理水量1080t/d,停留时间为兼氧6h、好氧13h,出水pH7.4~8.1,COD107.6mg/L,达到GB8978-88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浴池下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COD150~300mg/L、阴离子洗涤剂(LAS)50~100mg/L、悬浮物(SS)35~110mg/L的浴池下水,最佳工艺条件为:硼泥复合混凝剂投加量40~60mg/L,PH值范围6.0~9.8,搅拌速度120r/min,搅拌时间3min,沉淀时间30min,取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进行测定,出水的PH、SS、COD、LAS均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随水温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中超痕量镉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特制测Cd固体试剂存在的水溶液中,Cd与KBH4反应生成挥发性物种,以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超痕量Cd的分析方法,CDSR-1能巧妙地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使其达到最佳测定PH范围,且能提高挥发性物种发生率,方法的灵敏度可提高1-2数量级,方法线性范围为0-5μ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8μg/L;精密度实验的变异系数为1.3%;回收率为93.0%-106.0%。  相似文献   

4.
新型絮凝剂1号对几种有机废水的处理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自然界的农业废弃物中提取,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用此对4种有机废水进行了初步处理,其效率依次为缫丝废不〉造纸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处理条件为PH值7.0-8.0,搅拌时间15-20min,投药量120mg/L。  相似文献   

5.
酸解一氧化絮凝法处理二基二硫合成废水这一新工艺,能够脱除不可生化有机废水中高浓度的COD和S^-2。本工艺较佳运行条件是:酸解一级处理,PH值1.5以下,反应时间为1.0-2.0h;反应温度100-120℃,二级氧化絮凝处理;PH值在10-12之间;反应时间2.0-3.0h,在此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11000mg/L和S^+240000mg/L以下时,出水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CO  相似文献   

6.
利用魔芋精粉废弃物开发新型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产魔芋精粉来的废弃物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用此对4种有机废水进行了初步处理,其效果依次为缫丝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处理条件为PH值为7.0-8.0,搅拌时间15-20min,投药量120mg/L,且形成的絮凝体大,沉降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针对废线切割液乳化稳定性高、COD值高及采用单一絮凝剂处理难以达到破乳目的等特点,通过筛选复配出了最佳破乳絮凝剂,并得出复配剂适用的pH值、投药剂量和顺序等最佳絮凝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8.0,投量为2.8~3.0g/L的条件下,用复配药剂处理CODCr为563000mg/L的废线切割乳液,油水分离较完全,CODCr的去除率达98.8%以上,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本法以硝酸银沉淀分离废水中氰化物,再用蒸馏法预处理,以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H为5.60~6.02时,用异烟酸-巴比妥酸为显色剂,在15~30℃下显色,线性范围为1-15μg/50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μg/ml。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稀土矿区内农民自然生活环境(耕地土壤,饮用井水,天然植物和植物性食物)和头发中稀土含量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其稀土暴露,吸收和蓄积水平。结果表明:稀土矿区内,除耕地壤中稀土含量(680-1200mg/kg)明显高于对照地区,某些天然植物有富积稀土(16.8-57.2μg/g)的能力外,浅井水(2.6-21.0μg/L)粮食〈(0.05-3.15μg/g)和蔬菜(0  相似文献   

10.
高压消解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钴,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秀 《福建环境》1998,15(4):23-24,28
该文建立了高压消解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钴,镍的方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钴为2.0-3.6%,镍为1.8-2.0%。回收率:钴为102.5-103.8%,镍为95.2%-98.0%,检出限:钴为0.013mg/L,镍为0.039mg/L。  相似文献   

11.
高效氰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玉菱  吴长功 《山东环境》1998,(3):47-48,58
本实验首次对焦化,炼油废水中降解氰的细菌进行了筛选优化,共得耐氧菌30株,它们均有在含KCN〉50mg/L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其中6株有较高耐受力,能在800-1000mg/LKCN的培养基上生长,经测试和17株对CN^-有降解力,8”菌降解力最强,能在18-24hr内将不同水质中2.4-7.0mg/L的氰化物全部去除,其生长最佳为PH8.5,T33℃。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Nafion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可溶性铅的方法。土壤经0.1mol/L HCl处理,以Nafion修饰的钨丝电极富集可溶性痕量铅后,放入石墨杯中进行原子吸收法测定。实验结果,在pH3.5的HCl介质中,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4.5μg/L,检测限为0.04μg/L;对浓度为2μg/L的铅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多种离子不干扰测定,样品回收  相似文献   

13.
炉渣动态吸附处理松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松香废水用炉渣动态吸附的操作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炉渣料度1.00-1.40mm,酸度PH=4-6,吸附等温方程式1-3.10C^0.37,吸附用量8-9L(废水)/kg(炉渣)。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混凝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周期浸泡和喷淋试验等2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分别研究PH为1.0、3.5、5.6和PH为1.0、SO^2-4为0、0.06、0.1mol/L等6种模拟酸雨对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混凝法处理肉联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氯化硫酸铝铁和聚合氯化硫酸铝混凝剂处理COD为1500-2000mg/L肉联厂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2-8.5搅拌速度为160转/分;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200mg/L,沉降时间300min,COD去除率在90%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若分二次混凝处理效果更佳,一次混凝处理后,经无烟煤-石英砂滤柱过滤,出水的PH、SS、COD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测定自来水中铀浓度及其变化规律,对评估饮用水质量及公众接受的铀放射水平有较大意义。该文介绍了经过一年连续监测所获得的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在0.025 ̄0.28μg/L之间,年均值为0.112μg/L;一年中的12月-15月浓度较高,6-11月浓度略低,其中3月份浓度最高,8月份深度最低,上海市自来水中铀浓度较低,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7.
净化去酸性废水中不同价态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少先  孙石 《环境科学》1994,15(4):44-46,65
根据净化含砷废水的铁盐水和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Fe/As=0.5-6.0范围内,铁盐中和法对废水中3价砷的去除率较其对5价砷的去除率平均低约60%,证实了废水中的3砷较5价砷难于去除。氧化剂选择研究表明,对于含砷量高的酸性废水,采采漂白粉(Ca(C10)2)氧化其中的3价砷最为适宜,对于含砷782、5mg/L,PH=1的酸性废水,采用氧化-铁盐中和法经一级处理后,废水中含砷量即可低于8g  相似文献   

18.
混凝沉淀法处理钮扣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混凝沉淀法处理钮扣生产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SS为1200,g/L,CODCr为1650mg/L,在水温15℃,pH6.0-6.5,搅拌时间3-5min,Al2(SO4)3投加量400-500mg/L,沉淀时间30-40min的条件下,SS,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0%,7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水中溶解的Cr^+3和Cr^+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水样中加Mg(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溶解的总Cr;另取过滤后的水样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以APDC0-MIBK萃取测定溶解的Cr^_6,并用差减法求出溶解的Cr^+3,总Cr与Cr^+6的检出限分别为0;71和0.69μg/L。  相似文献   

20.
液膜法自理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膜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出水中NH3-N为1mg/L以下,SS、PH、COD均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液膜组成及用量,膜增强剂选用,外相废水PH选择等工艺条件组合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确定以20%硫酸为内相,6%Span-80+11%液体石蜡+煤油为液膜组成、PH9.0-9.5废水为外相的处理体系,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