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对肺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食品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一些原本无毒或低毒的材料,当粒径达到纳米级时,毒性明显增强.纳米二氧化钛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工业产品中,它对生物系统的影响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目前就纳米二氧化钛整体和体外生物效应或安全性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围绕纳米二氧化钛对肺部损伤的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综述.认为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与损伤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明确,今后还需进一步探索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2.
显色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环境中纳米二氧化钛分析方法的建立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基础.以钛离子与H2O2的显色反应为基础,建立了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含纳米二氧化钛水样、鱼样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测定结果与ICP-AES测定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纳米材料二氧化钛对含砷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主要从纳米二氧化钛的溶液pH值、不同投加量、实验温度、吸附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方面对除砷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的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污水处理厂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物为发酵基质,建立连续流污泥厌氧反应器并评估了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慢性毒性影响。长期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能够抑制甲烷的产生,且当二氧化钛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甲烷的最大产量(以VSS计)为132 m L/g,是空白组的81%。而低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对污泥产甲烷影响不明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显示高浓度纳米二氧化钛作用下产甲烷古菌的数量小于低浓度作用下。此外高浓度纳米二氧化钛作用下与产甲烷相关酶的活性及乙酸钠的降解量均低于低浓度纳米二氧化钛作用下,然而活性氧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却高于低浓度作用下。  相似文献   

5.
吸湿排汗柔软剂XL-F02在公安衬衣面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涤棉混纺织物制作行业服装夏季衬衣面料,具有很多优点.但其缺点是透气性差,也就是吸湿排汗性能差,衣服穿着后有闷热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材料阻燃灰理论的分析和阻燃试验,确定了兼具抗芥子气渗透性能和阻燃性能时,消防员防生化服装面料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为催化剂,研究了Ti O2投加量、底物初始浓度、溶液的p H值、光源种类以及降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EHP的光催化降解率随着纳米Ti O2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纳米Ti O2的最佳投加量为0. 30 g/L。随着DEHP初始浓度的增大,DEHP的光催化降解率减小,当DEHP初始浓度小于50 mg/L时,降解率降幅较小,而当DEHP初始浓度大于50 mg/L后,降解率急剧减小。随着p H的增大,DEHP的光催化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单峰型,当p H为7时,DEHP的降解率达到最大,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不利于DEHP的光催化降解。紫外光照射下,DEHP光催化降解率有了大幅提高,降解率大小顺序为η(UVC)>η(UVB)>η(UVA); DEHP的紫外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2. 15~25. 99 h。  相似文献   

8.
宋玺 《安防科技》2007,(11):27-28
芜湖市某金融单位综合办公楼为一级工程、一级风险,它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大楼,该建筑共18层,地下2层,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办公大楼,本人参与了该银行防尾随门禁系统的设计工作,文章着重介绍门禁系统在银行防尾随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某矿20910工作面顶板0~100 m上高部区域岩层富水性分布情况,基于音频电透视法,通过在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布置了59个发射点,104个接收点,获得了工作面顶板0~50 m、50~100 m高度范围音频电透视成果图。探测结果表明,20910工作面顶板0~100 m存在4处低阻异常区域,实际回采揭露发现涌水点5处,均位于探测低阻异常区域,探测结果与实际揭露结果验证很吻合。实践表明,该矿20910工作面顶板0~100 m音频电透视法探测成果合理可靠,音频电透视法可以准确探测出工作面顶板一定范围内相对富水区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频繁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厂作业岗位上的工人,所穿着的服装容易粘附有害的有机物质分子,进而危害工人的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探索采用变化服装面料的织造工艺、面料织物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复合以及含氟织物整理剂整理等方法,制作具有一定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沾染性能的防护服面料。实验中对不同纤维原料的织物,在未经整理和进行覆膜或含氟织物整理剂整理后,分别剪取样品放置在充满有机气体的氛围中熏蒸24小时,用二硫化碳萃取布料上的有机物,并使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分析这些物质的含量。经过比较,发现克重较低、与聚四氟乙烯膜复合以及经含氟织物整理剂整理的布料,其抗拒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沾染的能力均有所增强。综合使用这些处理方法,有望制作出具有理想的抗有机化学物质沾染的防护工作服,用于经常接触这类物质的工厂工人的日常劳动防护。  相似文献   

12.
利用硫酸-硫酸铵混合溶液作为吸收及消解液,开发了直接吸收、消解、显色分析纳米TiO2生产现场空气中的纳米TiO2粉尘的方法。并研究了各类口罩对于纳米TiO2的拦截效率。结果表明,在流速为400L/h,采集时间为2.5 h的情况下,采用两级吸收瓶形式,总采集效率可以达到94%以上。对纳米TiO2生产现场粉尘的控制研究表明,佩戴无纺布型口罩是非常有效的防护手段,单只口罩2.5 h平均截留效率大于86%,两只口罩2.5 h平均截留效率大于90%。根据口罩的拦截效果,参照NIOSH的推荐标准,建议将纳米TiO2生产现场的粉尘质量浓度定为小于1.0mg/m3。  相似文献   

13.
地质构造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的安全、煤质、矿井接续及经济效益,依靠钻孔及打探巷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的生产需求,尤其对于地质构造较为发育的矿井,更是只能提供一个感性了解。起初坑透资料一般用综合曲线法,该方法简洁、直观,但存在诸多不足,如圈定的异常范围比实际地质体本身大得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纳米SiO2混杂Kevlar/Surlyn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粒子混杂工艺、纳米粒子含量对复合材料动态防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喷涂工艺制备的纳米SiO2混杂Kevlar/Surlyn复合材料可改善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其中纳米SiO2的含量为5wt.%时,复合材料的防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以碳酸氢铵作促凝剂的凝胶防灭火技术在煤矿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目前使用的凝胶在成胶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氨气,污染了井下的空气,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为此,兖州矿业(集团)公司东滩煤矿利用偏铝酸钠替代碳酸氢铵作促凝剂,消除了氨气,凝胶性能达到了防灭火的要求。在东滩煤矿井下火区的灭火工作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灭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空气中纳米TiO2的浓度,在开发利用浓硫酸-硫酸铵为吸收液高效采集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对纳米TiO2测定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该方法的性能.相对于消解和显色后的溶液,在390 nm条件下,该方法的最佳测量范围为1~5 mg/L,99%置信度下,标准曲线线性相关,剩余相对偏差小于0.015,检出限为0.061 3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5-2.13,加标回收率为96.0%-99.4%.在4h置放的稳定性试验中,吸光度最大极差仅为0.016.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空气中纳米Ti02粉尘浓度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7.
纳米铁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铁在氯代有机物的脱氯,重金属离子的还原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以及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纳米铁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石灰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在高硫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机理的基础上 ,笔者针对我国高硫煤矿采空区发火特点 ,研制出石灰凝胶阻化剂的配方 ,并对其防灭火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 ,确定了喷洒该种阻化剂的工艺过程及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现场试验的测定数据表明 ,石灰凝胶阻化剂对高硫煤矿的防灭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20.
杨伟利      魏全德    曲效成    刘维信  张假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12):107-113
针对目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类型复杂且治理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了“分类防治”的思路,围绕导致孤岛工作面冲击的高应力这一本质原因,并综合考虑覆岩运动、地质构造、开采、空间等因素,基于防冲对孤岛工作面进行分类;将孤岛工作面分为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充分-非充分采动、立体、“隐性”和复合型6种类型;将该分类方法应用于孤岛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施分类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可有效控制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