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话养生     
春季从立春开始,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现在正值4月春暖花开的时节,一派万象更新,草长莺飞,阳气生发,生机盎然的气象。  相似文献   

2.
年初总是让人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忘了许多日常应注意的保健问题。其实这段时间,正是大寒与立春交接之时,中医养生提醒:大寒节气,保养好脾胃是关键。那么应该如何来保养脾胃呢?中医讲究时节,进补时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春之交,还很寒冷,选择食物注意益气补阳的"血肉有情"之品,可以增强肌体抗御风寒和外邪的  相似文献   

3.
时下进入春季,在立春到清明这段节气中,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寒气还没有完全退去,在这温寒季节交替之时,养生保健切莫忽视。宜进食辛味食物春天气温回升,阳气开始上扬,因此,春天宜养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进食一些辛味的食物。民间讲究在农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饼。韭菜属辛味,  相似文献   

4.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为止,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俗称"寒冬".<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的养生之道,就是养阴、养肾、养藏之道.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雪开始消融,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本刊声明     
1、走路要慢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相似文献   

7.
冯锋 《安全与健康》2006,(1S):54-54
累了休息,渴了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其实,速井不是报科学的。因为,人们固守“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求医”的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来,我国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行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雪开始消融,天下万物包括人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10,(6):48-48
今年的6月6日是芒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农历书中有:“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相似文献   

10.
我爱好剪剪贴贴,乐此不疲,自认为是养生一招。 何谓剪剪贴贴?简单地说,就是将我平时看到的各种报纸、杂志上自认为精彩的内容剪下来,再分门别类地有机组合,贴在一本本剪贴本上。对此,我已坚持二三十个寒来暑往了。我的剪贴本摞起来有数尺之高,洋洋几百万字。我还在自认为“亮点”的佳句下画了一道道红杠杠,使重点更加醒目,成为文摘中的文摘,荟萃中的荟萃,精品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1.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9):31-31
据《人民日报》报道,针对目前的水污染形势,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提出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0,(5):47-47
每年5月5—7日是农历的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  相似文献   

13.
题记: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香水 《安全与健康》2004,(21):56-56
“书画延年”的说法,可谓耳熟能详。千百年来,无数书画艺术家的健康长寿,证明这四个字可说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5.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人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并从中感受其丰富内涵、陶冶性情的一种娱乐行为。利用旅游来调节情态、解郁、强身的医疗保健技术和学问,人们称之为“旅游养生”。  相似文献   

17.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稍不注意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在此,笔者提醒司机朋友注意春季养生。  相似文献   

18.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在这个象征着新开始的季节里,应该吃什么食物才养生呢?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俗称“咬春”。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09,(11):47-47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目前后。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度为冬季。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相似文献   

20.
此时正值夏秋交会,气温及温差变化较大。正常人对夏秋季的气候改变能较快地适应;但老年人、儿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因体质下降.气虚血弱,则难以适应,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新恙丛生。故而,变季中的自我调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