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何艳丽 《安全》2015,(4):24-27
通过对汽车生产企业涂装作业的典型工艺流程的介绍,分别对涂装作业存在的易燃易爆物质及涂装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木粉尘对家具企业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四川彭州市某家具厂为例,对该厂木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在开料、钻孔、打磨等作业点分别增设吸尘口,将粉尘统一收集至双桶布袋吸尘器处理。通过改造前后车间内木粉尘浓度测试数据对比,发现改造后车间内粉尘浓度均未超标。改造车间通风除尘系统,对减少木粉尘导致的职业危害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涂装在汽车装配生产中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序,做好相应的危险源分级评价及控制,是汽车装配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现代)涂装车间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全车间的危险源进行了识别与评价,并对所有风险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不仅确保了各类风险可控、在控,还有效提升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美、英涂装作业安全标准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中、美、英涂装作业安全标准的体系和现状。从标准体系科学性、标准制、修订及时性、标准执行情况三个方面,对中、美、英三国的涂装作业安全标准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标准体系较为科学、系统,但方法标准所占比例太小,人员因素的相关标准较为缺乏,标准分类应随涂装技术的发展不断细化;我国标准平均修订周期远大于美、英类似标准;我国标准实施时缺乏配套措施,从企业到政府均缺乏执行力,而国外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与法律、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结合紧密,执行有力。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笔者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执行配套措施建设,提高涂装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彬  姚斌  祁鑫鑫 《火灾科学》2015,24(3):159-166
采用FDS软件对细水雾扑救汽车涂装车间喷漆室火灾的灭火效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着重探讨了喷漆室纵向通风、细水雾雾滴粒径、雾滴喷射速度、汽车障碍物等对扑灭油漆火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细水雾与油漆火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细水雾对火源的表面冷却和隔氧窒息作用显著;为了防止室内氧气得到补充,在开启细水雾灭火的同时应当联动控制关闭纵向通风系统;在模拟工况条件下雾滴粒径为100μm~300μm的细水雾灭火效果优于粒径为400μm、500μm的细水雾;雾滴在一定喷射速度范围内速度越大灭火效果越好,喷射速度为10m/s的雾滴灭火效果明显优于3m/s和5m/s的雾滴,但是为了防止火焰横向蔓延,喷射速度不宜过高;在汽车障碍物火灾中部分微小的细水雾雾滴受到火焰的卷吸作用,可以绕过障碍物进入火区发挥冷却作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障碍物火灾,可以应用于汽车涂装车间喷漆室。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某日中午,广东某市的一家日用制品有限公司喷涂车间涂装部发生一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喷涂车间的钢结构厂房被严重烧毁,烧损率达到40%,喷房完全烧毁,2名作业人员被烧成重伤入院,2人轻伤。事故发生时天空乌云密布但并未下雨,偶有雷声。在涂装部上班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地采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通过对施工过程中通风影响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运用3Dvent软件进行了通风网络解算与模拟研究,建立三维矿井通风系统模型,采取多种局部通风、增设临时通风巷道、提前贯通临时风井等方式,使施工区域通风治理有了较大改观,设置了主井通风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为通风管理精细化、智能通风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集对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考虑指标权重与不考虑指标权重两种情况下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步骤,并将系统危险性的评价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来判断系统危险性态势,以某涂装车间为例,对其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指标权重与考虑指标权重两种情况下,该涂装车间均处于"一般安全"等级,但后者的安全等级程度更低,也说明了该涂装车间需要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隧洞施工通风系统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矿、铁路、公路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采用长距离隧洞或隧道来穿越高山。而隧洞的施工以其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高,经常成为控制工程工期的主要环节,隧洞施工中的通风换气系统,关系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和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隧洞施工通风系统的运行特点,采用安全系统分析中的事故树(FTA)方法,对隧洞施工中通风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性分析,找出影响通风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通风安全管理对策,可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提高整个施工作业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10.
对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价现有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涂装、冲压、焊装车间是职业危害因素相对集中的作业场所,而噪声、苯系物和电焊烟尘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汽车制造职业危害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