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由涛 《环境科技》1991,4(1):21-22
臭氧、过氧化氢是氧化法处理废水中应用和研究得最多的两种氧化剂,其应用方式有单一氧化和催化氧化两种。采用氧化法处理废水是目前水处理的一个新的方向。氧化法可以把水中各种不同的复杂物质变为简单物质,将有色物质变为无色物质,将高分子物质变为低分子物质,将亲水性的有机胶体变为疏水性的易凝聚过滤的无机物,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等等。  相似文献   

2.
声音     
《环境》2016,(5)
正"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和愿景,是人类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今天,我们共同签署这一协定,就是要进一步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将蓝图化为行动,将愿景变为现实。"——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上表示。"环境监测数据是环保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是进行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球各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与植被恢复已经变为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较为凸显的环境问题。在叙述垃圾卫生填埋的相关概念、形式、构成与携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上,对于影响着垃圾填埋场上植物生长的各种具体性因素,将国内外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提出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技术进展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周兰珍 《陕西环境》1999,6(4):37-39
1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峻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生了惊人的进步和变化,随之而来的全球环境危机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全球环境危机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第一,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严重砍伐。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和草场退化,世界上每年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沙化和影响,其中亚洲即占33.5%,近10年来,全世界每年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变为沙漠,长此以往,东南亚热带雨林将被洗劫一空。第二,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由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使得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3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蓝色星球可能由此变为“塑料星球”。而近三分之一的塑料垃圾估计会进入自然环境之中,海水、海岸和自然环境将面临塑料污染的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塑料披露项目”(Plastic Disclosure Project,PDP)合作的报告《塑料价值评估》估计,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至少有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180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200年后的今天,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7%,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60%。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2%,却消耗着65%的全球生活用水和75%的能源,排放了占全球总排放量78%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活动强烈地影响着世界的气候。  相似文献   

7.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发现能将禽鸟羽毛分解变为氨基酸的酵素,利用生物技术将羽毛中通常不能分解的胶原和明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再生资源》2008,(11):9-14
近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几乎所有再生资源价格跌幅之大、跌速之快远远超出预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损失惨重;伴随价格暴跌而来的是再生资源滞销,大批回收人员歇业,好不容易找到岗位的城镇失业人员再次失业,大批农民回收工空手返乡,大量再生资源变为垃圾,城镇居民再次面临“卖废难”。  相似文献   

9.
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1年8月6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发布,针对气候系统变化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AR6以更强有力的证据进一步确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影响的信号更为清晰. 本文总结了历次IPCC评估报告,并从气候现状、未来可能的气候状态、风险评估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信息以及减缓未来气候变化4个方面对AR6进行系统梳理. 结果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影响前所未有,引发了全球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 未来若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著减少,到2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将至少升高2.1 ℃;如若人类影响得到有效改善,在最低排放情景(SSP1-1.9)中,2055年将变为负碳,到21世纪末气温开始再次下降. 减少CH4等其他污染物可以为全球气候治理争取时间,并改善空气质量. 建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聚焦模式开发和应用及与各工作组之间的衔接,加快短寿命气候强迫(SLCFs)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金属塑性成形中外摩擦的有益有效作用,将不利的摩擦变为有利的摩擦,可实现新的成形工艺,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天性活泼、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最简单的英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将兴趣变为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天性活泼、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最简单的英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将兴趣变为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朱慧萍 《环境》2009,(7):88-89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兴起了一项“把地球刷白”的运动。该运动提倡尽可能多地使用白色涂料,把建筑物刷白,以延缓全球变暖。该运动倡导者哈舍姆·阿克巴里说:“每十平方米的城市地表从深色变为浅色,与防止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同样的冷却效果”,并提议北京、上海参与此项刷白建筑的环保运动。  相似文献   

1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5):61-61
与以往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后置设备安装在建筑物上不同。今后我国建筑领域的太阳能系统安装将有建筑师进行设计把关,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逐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据日本《PPM》杂志1986年第三期报道:日本东京将下水污泥变为燃料并用来发电的《污泥燃料化设施》的建设从年初开始进行。在城市下水的终末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的管理问题在各城市都是令人头痛的一个麻烦问题。把污泥变为燃料的研究各地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6.
美国生物学界有专门研究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科学学会。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的昆虫学会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学会在科学界声望颇高,汇聚了美国许多昆虫学家,专门研究如何将害人虫变为利人虫,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7.
<正>游客随手乱扔垃圾,是令许多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头疼的一个共同难题。近闻,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开设"绿色环保银行"的探索,使这一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其主要做法是"以垃圾换礼品"。"绿色环保银行"开办以来,游客纷纷自带垃圾下山,景区每日清运下山的垃圾大大减少。"绿色环保银行"依托物质奖励机制,将垃圾的"末端清扫"变为"源头减量",将"景区包揽"变为"人人参与"。思路一变天地新。游客到景区游玩能将垃圾换成纪念品,  相似文献   

18.
苕华 《环境》2011,(12):53-55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人类也可以模仿这种功能,将温室气体变为能源,循环利用吗?  相似文献   

19.
<正>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0%,能源资源约束的强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体而言,未来十年全球能源资源需求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的转移将给中国能源资源的获取带来新的机遇,但中国也不可忽视全球能源资源的潜在竞争性风险。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能源资源全球化战略,不仅是中国利用全球  相似文献   

20.
一、大气污染。全球每年释放二氧化碳达220亿吨,世界城市人口中的一半(约9亿)呼吸着不清洁、不健康的空气。二、温室效应加剧。由于温室效应引起温度和雨量变化,干旱和洪水频繁发生,使世界产生1000多万环境难民。三、地球臭氧层减少。这使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加剧,患皮肤病和白内障的人不断增力口。四、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全年约有700万多公顷耕地变为不毛之地。五、水源短缺、污染严重。全世界每年有2.5万人由于饮用被污染了的水而致病死亡,12亿人缺少安全食用水。六、海洋环境恶化。全球每天往海里倒的垃圾和污染物多达数万吨,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