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爱自家小居更多的原因,不是小居的车场、饭堂、菜市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和交通方便的地理位置,而是窗外那一片浓浓的绿意:绿的山、绿的水、绿的树木、绿的菜畦,连偶尔吹来的风,也仿佛是青翠欲滴。小居背依一脉青山,凭窗而眺,山坡上是菜农们精心培育的一畦畦葱绿的菜地和一片葱葱郁郁的果园,翠绿的橘子树、浅绿的香蕉树、墨绿的荔枝树,在阳光的辉映下层次分明、深深浅浅,好一幅浓淡相宜的绿色画卷。一条青碧的小  相似文献   

2.
余达忠 《绿叶》2012,(4):49-53
原生态文化是农耕时代早中期的一种古朴的、拙直的、简约的、自然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征服的、攫取的、享受的、奢侈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反映出现代化快速推进中人们文化上的一种迷茫感、迷失感。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原生态文化或许存在消失的可能性,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指示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原生态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思想资源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资讯     
《绿叶》2005,(1)
封面介绍: 我不记得是哪一次外出拍摄的归途中,看到这一片苍茫的草原。秋日的夕阳下,秋草在一片烈焰中舞蹈。风疾草劲--柔美、雄壮、灵动、力量、绚烂、沉寂,谁的躯体上,流淌着生命美到极致的精气?除了沙漠,谁能给摄影者这世间淋漓尽致的宣泄?除了一双暗藏着激情和爱恋的眼睛,谁能越过一片沉寂的黄沙,  相似文献   

4.
绿色书架     
《鸟儿不惊的地方》 (俄)米·普里什文著,吴嘉佑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8.00元在世界上以大自然为创作主题的作家队列中,普里什文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足可比肩布封、法布尔、梭罗、利奥波德等人。俄罗斯的大自然就是普里什文作品的主人公。普里什文对森林中的哪怕一只啄木鸟、一朵野蔷薇、一棵椴树,甚至一片云彩、一滴水珠,都投以“亲人般关注”的目光,写出了它们生命的律动,庄  相似文献   

5.
编制实施“三线一单”是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是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三线一单”编制成果智能化应用对生态环境日常监管、规划及环评审查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主要阐述了利用时空大数据空间分析、空间叠加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建成一套实现“三线一单”成果数据的集中管理、聚合展示、数据共享以及智能研判的“三线一单”智能研判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三线一单”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战略和规划环评、优化生态环境空间规划、重大项目落地等提供智能化支撑,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目前,全国有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将近两千个市、州、县开始编写地方志。 (一) 地方志,是记载一地一方的自然的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全书,它具有资政、  相似文献   

7.
湖南湘西凤凰,这是一座平和而又带有野味的沱江边城。它既是一座在民歌和民俗中渐渐老去的古城,又是一座在杵声和月色里流淌着美丽传说故事的古城,还是一座独具魅力与深厚湘西文化韵味的古城,更是一座蕴涵了史学意味、美学意味、哲学意味以及文学意味的古城。而我所知道的凤凰古城,还是从沈从文写的中篇小说《边城》开始的。于是,在我的脑海印象里:古城凤凰,它是由一个人、一本书、一条江构成的一座能让人牵肠挂肚的湘西古城……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8,(7):18-18
“循环使用免费教科书”活动7月1日在宿迁市宿豫区正式启动。宿豫区共有小学生约5万人,以往一到暑假,一些使用过的学生课本往往被作为废品卖给收购站。针对这一情况,宿豫区今年对刚毕业的全区小学六年级学生的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本进行回收,共回收免费课本5万余册,供下一届学生继续使用,回收率达到95%以上。下一步该区将对全区一至五年级学生的音乐、美术、  相似文献   

9.
正电影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概括,《河长》揭示的环境违法行为在现实中并不鲜见。用艺术手法讲环保故事,往往比一篇文章、一张照片、一次讲演甚至一场展览更能打动人。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由此,笔者想到了2010年在全国公映、  相似文献   

10.
一、气候是决定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环境变化受多种因素支配,而重要的根本性的因素是气候。气候对环境起着支配作用,甚至可以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摧残。例如一次冰期来临,将使一些生物毁灭和绝迹,同时,有可能产生新的生物。又如,一个地域的降水量多,气温较高,因而气候暖湿,水热资源充沛,作物可一年两熟、三熟,有茂密森林和草场,成为鱼米之乡。若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则森林、草场面积少,多戈壁沙漠,作物一  相似文献   

11.
哭水     
刘朔 《环境教育》2014,(9):52-53
正一我的家乡在鄂中东北部的丘陵地带,坐落在一个鱼形的山坡上。一条浩河如玉带环绕着村庄、屋舍及树林。家乡山清水秀,河水清亮,鱼类繁多,河边林木繁茂,野生植物及小动物栖息于水边,俨然一个微型荒野,一个生物的乐园。几个较深的河湾如小岛、荷包袋及米缸窝,流水经过一段浅滩后,静静地流入另一条较  相似文献   

12.
诉衷情     
叼八,么,八,八,汰,八,八,瓜,八,入铃丫良,八,厂~一~一~一~一~一~一阅乙2一阅乙犷一咬乙必一嘴乙2,叫乙2、嘴乙犷、丫乙“、阅乙“、阅乞夕,阅乞夕、嘴乙夕、,‘夕、草旅纪行蔺山天心顺达草心知,甘霖恰逢时。关山葱葱生媚,恨我落笔迟。野花香,牛羊态,满地诗。料得今年,苍黄起落,丰原韵痴。当年有辛耕圃芝,常虑负重使。几寸功德何谈?竟为草木知。游子魂,情梦驰.放歌面。天工造化,作揖跪地,人民是师。 沙尘.移观“白公馆”“泣浑洞”监狱大江横贯雾沉沉,歌乐山下拜英雄。赤子跨鹤归去久,志士开天遣来春。死在黎曙造正义,活向昏暗镇鬼神。汽笛长…  相似文献   

13.
过个低碳年     
匆匆一年,又到辞旧迎新时,当回家的渴望终变成手中的车票,过年便成了一条直线,家成了每个人这一年的最后一站。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年复一年,光阴在指间流过,春节的年俗文化正在不断地演进,"低碳过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逐渐成了一种"时髦"。然而,当我们静心再读年文化时发现,"低碳"其实并  相似文献   

14.
善行旅游是一种全新理念和一种良性实践的智慧结晶,它通过融合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以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推动着人与自然、社会三方的和谐共处。鉴于此,对善行旅游进行论证,对生态型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现状进行描述,挖掘其存在的瓶颈,针对问题将善行旅游这样一种良性实践嫁接于生态型森林公园。从旅游服务理念、旅游发展机制、旅游文化保护、旅游发展产业、旅游产品形态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再造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保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17年5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系列成果清单包括《关于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建立等四项。为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执行,本文全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徒步九华山     
天台晓日叮当鸟第一声吹奏将我从梦中唤醒,已是五时许,睁眼一看外面,不知是月色还是曙光,蒙蒙亮的。一只、两只、三只,四五六七八只,一时鸟鸣四起,犹如一场音乐会在晨曦里拉开序幕。一想到再不能错过“天台晓日”,我无心享受这免费的音乐早餐,一咕噜跃起,匆匆洗漱,背起行囊就出  相似文献   

17.
绿色,永远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的记忆中,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服饰、绿色银行、绿色汽车……有许多或旧或新的话题都被染上一抹新绿,但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绿色奥运”了。当绿色成为奥运的色彩时,绿色便成为一种理念;小学生们在洗手池旁的白墙上贴一幅节水宣传画,绿色便成为一种行动;全国实行“限塑令”,人们拿起久违的菜篮子、布袋子,绿色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北京奥运已经闭幕,但绿色奥运却明白地告诉我们,绿色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全体人民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全体人民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  相似文献   

19.
孙庆丰 《绿叶》2022,(7):58-62
<正>不要问时间都去了哪里,和时间一起流失的,还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全民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请从关爱一缕阳光、一滴净水、一丝清风开始。让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重新给家园以绿色命名,重新给生活写下幸福的定义。——题记  相似文献   

20.
大地葵花     
《绿叶》2018,(9)
正这是阳光和大地的恩典。灿然开放的向日葵,美丽、明亮、温暖,召唤我内心的词汇汹涌澎湃。我的大平原,我的逯家沟。初秋,向日葵便集体密谋着颠覆季节的单调和燥热。它们徐徐上升,浮起的光每生长一寸,天空就抬高一寸。高昂的姿势渲染出大地跌宕起伏、蔓延不息的祥云。一朵花盘是一座花园,而上亿朵花盘,便成为激荡的河流,狂劲的大风,流蜜的盛宴。它们干净、纯粹的金黄色光芒长出了翅膀,密匝匝地遮住了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