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卷首语     
水资源保护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大事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资源。水资源保护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大事。要切实保护好生命之水,保护水源,治理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  相似文献   

2.
创新流域治理机制应以流域管理政务平台为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学的流域治理是确保我国水利安全的关键和核心。当前流域治理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存在于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事权不明,监督机制弱化,协商对话机制缺失,制度创新不够等机制性障碍中。水资源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域是水资源和水文循环的物质载体,水资源管理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坚持改革创新"、"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以"三个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  相似文献   

3.
《消防法》创新及其价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防安全历来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论文主要从新修订《消防法》的创新、价值、存在之不足以及执行等四个方面,阐述修订《消防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水作为一种资源,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了。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如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则大有商榷之处。建国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乡人口急剧增长,对水的需要量日益增大,已经出现了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状况。如果不很好地解决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势必要影响工农业发展速度,拖现代化建设的后腿。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既一个国家是基础的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我国要避免水危机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行为,削弱水资源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从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实际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浩浩湘江水,滚滚东流去。古往今来,长达八百多公里的湘江以其丰富的水源,哺育着湘江沿岸千百万劳动人民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湘江水仍然是湘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基本资源。对湘江水资源的保护、开发、综合利用和优化规划经营,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发展、沿江两岸千百万人民安全、健康生活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多次指示要搞好湘江两岸的环境保护,保护好湘江的水资源不受污染破坏。  相似文献   

7.
邹美玲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14-116,1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水文化是体现人水关系的文化,水在和人类文化的共生中具有"道德顾客"的身份,因此,人水和谐的关系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是水文化最根本的价值。但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制约了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水之间的关系,保护黄河生态,真正实现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8.
国际水资源在世界淡水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水生态文明是伴随着时代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针对国际水资源的特点,以公平为法理基础的国际水生态文明以其科学的内涵为人们指明了利用和保护国际水资源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水作为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形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但是由于这些年来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和浪费。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农业、生活和工业方面去探讨水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万物生存的基础就是水资源,但是现在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到总量的3%左右,其中淡水资源总量更是稀缺。而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的污染情况却越来越重,污水的排放量在逐年增加,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污水的处理,本文将着重向大家论述一下关于新时期我国在污水处理上的新技术,从而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当缺少水资源的供给时,人类也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水资源的供给是较为匮乏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资源的现象出现。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环节中会出现破坏环境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资源、战略资源,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已引起各国首脑及全球的关注.怎么管水和用水?要从国情国力出发,按实际需要与可能定标定位.水资源保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世界的发展趋势,搜集最新信息,同时,要优化撷选实用的、科学的管理经验.1.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匮乏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危机.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调整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开新水之源,截污水之流.增产减污,节水保水.面对着危机与挑战.我们必须强化水的资源观念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水资源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摇篮,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珍贵的水资源,因而水资源时人类的生存发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迄今为止,水资源仍是人类生产、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之一。然而现阶段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以及一些重工业工厂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城中的水体已经严重超出了自我净化的范围,不能进行正常地循环,因而污染过的水不能得到很好的净化,甚至出现"死水"或者干酒现象。这样恶性循环使得可被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因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水资源。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管理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优化水资源管理的措施,以便促进形成更好地水资源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就是水,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重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是水资源,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扩张,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明显,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就针对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的策略做出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四川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供需矛盾很大,合理利用、认真保护其水资源尤为重要。一、概况四川水资源主要为淡水资源,包括地表、地下水,其总量(产水量)约3131亿m~3,加上过境水可利用部分,共约4508亿m~3。 1.分布地表水含地表径流、湖泊水和冰川水。①地表径流:全省河川年径流量大致是东南部高于西北部,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日趋破坏。某些地区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不惜破坏水资源,造成了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稳步建设。但是,由于我国水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技术的限制性,使得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弊端,开展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势必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进行探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我国各地区必须将水资源问题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工程,重视水生态保护,探索科学有效的对策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修复效果,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22,(14):17-2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健全生态环境法治”专节和其他相关章节,对进一步依法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出明确要求,这对全面实现黄河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水生态保护制度、水环境保护制度、水灾害治理制度以及相关地方性法规,并创新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要推进黄河流域执法和司法的联动与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建设,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制度的有效衔接;要完善履职尽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建立区域协同保护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无论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生物监测作为水环境污染检测的方法之一,在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测评提供依据。本文对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评价--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资源安全作为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在于保障水量的稳定供给、水质的有效保护和水灾害威胁的化解.水资源安全评价可以从水量安全评价、水质安全评价和水灾害防治安全评价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