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黄铜 /紫铜 ,黄铜 /白铜复合板带室温轧制成形工艺 ,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了复合工艺参数对轧制复合后的复合板结构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复合工艺 ,并对结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带尾钉素阳极帽的结构特性.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其工艺参数,以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国内生产,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3.
酸性气带液对硫磺回收装置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磺回收装置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酸性气,酸性气带液直接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回收效果,带液现象越严重,危害就大,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对原有酸性气脱液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采用三级脱液工艺,脱液能力较改造前有明显提高,从未发生过酸性气带水、油进入酸性气焚烧炉中的情况,采用改造后的三级脱液工艺可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X100摩托车起动齿轮棘齿的温锻镦挤工艺及模具设计,对头部带内齿的杯杆件的成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常以生物法处理,但出水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是由水溶性染料造成的色度.二级处理后仍严重带色。本文就过氧化氢、铁触媒对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脱色的工艺流程及有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作为二级处理后的脱色工艺,脱色率可达80%以上,出水色度符合排放要求。处理费用为0.15元/吨左右。设备较简单,便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的矩形断面形状药芯焊带轧制成形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成形时主要工艺参数与相对压下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为药芯焊带轧制成形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结合某垃圾焚烧厂实际情况,对酸性气体净化工艺、半干法脱酸塔工艺、脱硝工艺等工艺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最终确定采用带SNCR脱硝系统的"半干法循环流化吸收反应塔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除尘"组合工艺对焚烧烟气进行净化,可同时脱氮、脱酸、除尘、除二噁英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能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X740,1 9501799酸性气带液对硫磺回收装置的危害/周敬良(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一1994,(3)一45~47 环信X一113硫磺回收装置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酸性气,酸性气带液直接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回收效果,带液现象越严重,危害就大,九江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对原有酸性气脱液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采用三级脱液工艺,脱液能力较改造前有明显提高,从未发生过酸性气带水、油进入酸性气焚烧炉中的情况,采用改造后的三级脱液工艺可为硫磺回收装置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创造条件。图2的502、No二和CO:空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改进凸背T铁成形工艺"的设计原理、工艺设计计算,并通过对比分析及工作实例说明了改进后的工艺特点.该工艺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BS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肉类加工废水,特别是屠宰废水时,比其他工艺更具有优越性。在进水CODcr=1500mg/L时,CODcr平均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的各项污染指标优于GB13457-92二级排标准,改进后的Bi水器克服了带泥现象。  相似文献   

11.
组合氯化消毒工艺的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静  陈超  张晓健 《环境科学》2009,30(9):2538-2543
比较4种单独使用氯或组合氯化消毒工艺在较长管网停留时的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4种工艺为单独游离氯消毒、氯胺消毒、清水池游离氯消毒后转氯胺的先氯后氨消毒、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结果表明,游离氯消毒工艺在管网停留时间长时,卤代消毒副产物会持续大量的生成,而一氯胺消毒工艺生成的卤代消毒副产物量很低.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先氯后氨消毒工艺与游离氯消毒相比,可以降低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管网停留24 h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降低了9.6%,卤乙酸的生成量减低了42%.但是先氯后氨消毒工艺由于游离氯接触时间约为2 h,卤代消毒副产物已经大量生成.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由于控制了游离氯的接触时间,可以在保障消毒工艺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同时更为有效地控制卤代消毒副产物,管网停留24 h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与单独游离氯消毒工艺相比降低了48%,卤乙酸的生成量减低了72%.因此,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可以更好地控制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提高水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CD—5四轴联动线切割机床,能切割带锥度的上下异形工件,我们采用了电加工工艺解决刀具生产中的难题,如:加工精度高、加工形状复杂、加工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消落带受淹土壤氮和磷释放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消落带土壤淹水初期将向上覆水释放氮和磷. 将消落带土壤样品进行加肥处理后与原始土壤进行模拟淹水实验.对原始土壤进行每日换水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消落带进入淹水期10~15 d后,其上覆水中营养物含量趋于平衡,水体扰动对上覆水中ρ(TP)和ρ(TN)有正影响. 未经施肥处理的消落带土壤在江水浸泡下,对TP有吸附作用,使得浸泡结束后ρ(TP)下降33.4%. TN的溶出速率变化能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TP江水静态浸泡实验数据对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性较差;TP和TN的绝对溶出速率对一级动力学方程的相关性均较好.    相似文献   

14.
针对A2/O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矛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2/O工艺做出了一系列的工艺改良,相对传统工艺,改良后的处理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从单泥系统改良工艺和双泥工艺分别进行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支撑人类2l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国家对湿地保护力度的增加,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本文介绍了湖滨带的定义及功能,阐述了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的不同工艺,并对新丰江水库湖滨带的生态恢复参考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此文对空心坯料精锻带轮毂直齿圆柱齿轮工艺进行了模拟实验,并以座标网格法着重对精锻终了阶段进行了变形分析,获得了金属流动规律,提出了对制订精锻工艺有参数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对A2/O工艺、OCO工艺、CAST工艺、UNITANK工艺及BICT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认为在当今污水处理要求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高效能、低能耗、低投资及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秦红  任庆水  杨文航  李昌晓 《环境科学》2017,38(5):2065-2073
为研究人工植被恢复后消落带土壤放线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以三峡库区典型城市消落带重庆江北嘴大剧院消落带和乡村消落带忠县汝溪河流域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6月原位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利用限制性末端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对消落带人工恢复植被土壤不同土层的放线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三峡库区城乡消落带人工植被恢复后的土壤放线菌多样性有差异,表现为城市消落带土壤放线菌多样性高于乡村消落带土壤(P0.05),特别是在表层土壤.(2)在城乡消落带中,林地土壤放线菌多样性高于草地,且在土层之间放线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3)三峡库区城乡消落带人工植被恢复后的土壤放线菌优势种有差异.(4)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蒙特卡罗置换检验(Monte-Carlo permutation test)表明,城市消落带中含水量、速效氮含量显著影响放线菌群落多样性;乡村消落带中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影响放线菌群落多样性.结论表明在消落带人工植被修复后,城市消落带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均高于乡村消落带,这有可能是人为干扰和土壤养分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两点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静  陈超  张晓健  王洋 《环境科学》2008,29(12):3368-3371
基于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原理,采用两点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即在过滤和清水池前的两点分别加氯,并在清水池加氯后立即加氨转化为氯胺消毒的工艺,该工艺在常规处理工艺的给水厂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加氯点的适当提前,不仅有利于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而且有效抑制了滤池中的生物膜滋生.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中生成的卤代消毒副产物比相同条件下一次性加入等量的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平均减少了51.6%,卤乙酸(HAAs)平均减少了46.7%.细菌学指标HPC的结果也显示出了该工艺在保障水质的微生物安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董军  赵勇胜  洪梅  朱治国 《环境科学》2009,30(9):2615-2618
通过砂柱模拟实验研究含水层沉积物的pH缓冲能力及其在不同氧化还原带中的变化.结果表明,pH缓冲容量的本底值为324.93.pH-1mmol/kg,其中阳离子交换缓冲容量、碳酸钙缓冲容量、硅酸盐缓冲容量和次级缓冲容量的本底值分别为41.77.pH-1、86.53.pH-1、47.33.pH-1和149.31.pH-1mmol/kg.产甲烷带/硫酸盐还原带(MGZ/SRZ)、铁还原带(IRZ)、硝酸盐还原带(NRZ)和氧还原带(ORZ)中总的pH缓冲容量相对于本底值依次分别增加了12.4%、10.8%、19.8%和11.1%;各氧化还原带沉积物中的交换性阳离子(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BEC)均小于本底值的11.59.pH-1和8.52.pH-1mmol/kg,各氧化还原带沉积物的盐基饱和度先升高后降低,都高于本底值的63.47%.因此,含水层沉积物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含水层不同氧化还原带沉积物pH缓冲能力的研究可为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