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福建省海岸带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采用《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研究福建省海岸带土壤主要元素背景值,讨论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来对福建省海岸带陆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生态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缺乏评价标准,给工作带来困难,该文采用《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探讨了福建省土壤中主要元素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其使用原则,并进而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关于污染元素指标仅仅考虑不同土类背景值差异的不全面不合理,对666,DDT土壤标准及相应作物限值的不匹配,提出修改,通过资料对比和实测评价分析,以数学模式及本地区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为依据,提出适合本地区土壤特点的湖北省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并以西湖为实例,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科学,较客观地反映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生态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缺乏评价标准,给工作带来困难。该文采用《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的有关资料,探讨了福建省土壤中主要元素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其使用原则,并进而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兰坪金顶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评价区土壤中铅,锌,镉、砷4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在背景值判别方面合理地运用了富集数法和表底土比较法,给出了符合该地区土壤环境的4种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不确切的,它受到人为的因素干扰.以土壤类型为统计单元计算表示土壤环境背景值,能比较好地反映实际土壤背景值的水平,对于已确定统计单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表示方法,认为“日本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中的表示方法较好,它比较直观,能从大量的基本统计量数据中找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黄河故道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山东省黄河故道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六六六、滴滴涕等难降解农药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Cu、Pb、Zn、Cr、Hg、As、Co、V、Mn、Cd和Ni的背景值含量分别为13.46、16.23、42.31、30.97、0.090、3.90、8.01、36.42、426.83、0.063和18.71mg·kg-1,有机质含量为0.74%,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0%,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11种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其中10种重金属元素(Hg除外)土壤背景值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及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元素Hg在表层土壤存在富集现象, Cd有向下层迁移的趋势;元素Hg、Cd和有机质在0~20cm和20~40cm土层呈显著差异,其它元素无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背景值无显著差异;有机质与Cu、As、Mn、Pb、Zn、Cr、Co、Ni等元素有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本研究采用网格和系统分层法,在全省范围内布没123个典型剖面,获得福建省61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发现,福建省15种稀土元素土壤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与全国若干元素土壤背景值比较,福建省亲硫元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高。福建省土壤中硒、钼元素背景值分别为0.55、5.14mg/kg,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5倍和4.3倍。文中还探讨了影响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提出福建省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君安矿区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君安矿区复垦土壤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矿区不同复垦基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Pb、Cu、Cd和Cr的含量,并采用三步评价法对该矿不同区域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君安矿西区、东区复垦土壤环境质量合格,北区、南区和中区复垦土壤均不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将矿区与全国土壤背景值进行比较可知,矿区复垦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u的污染,受Cd、Cr的污染较轻,受Pb的污染较严重。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土壤复垦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29,他引:158  
本文报告了中国土壤61种元素的背景值以及某些元素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简要介绍了中国土壤背景值图集.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在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人体健康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本身所固有的元素含量,可作为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根据六、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的要求,由辽宁省环监中心,中科院林土所等单位组成协作组,对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作了大面积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达到有效遏制土壤污染的加重趋势和实现土壤环境风险全面管控的目的,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区域土壤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分析和污染风险特征分析,以土壤净化缓冲功能为核心构建全面反映土壤性质、污染演变趋势和风险特征的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评价指标的安全系数核算方法.以北京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尺度的土壤重金属环境承载力定量评价,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科学可行性.结果表明,北京市Cu、Zn、Pb和Cd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差异明显,Cd元素土壤环境承载力较其他元素低.明确土壤环境承载力概念与内涵、完善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信息数据库和开展土壤环境承载力核算试点等4个方面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于1983—1984年对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考察和样品的采集工作.本文所述工作为其中的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部分.经实地垂直和水平布点采样并经实验室测定,得到南迦巴瓦峰地区不同土类中20种元素的含量、主要土类的物理化学组成及其与母质的关系,并探讨了各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南峰地区表土中各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底土,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该区土壤元素含量背景值.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是农业生产环境的构成基础。我国已开始进行专门的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和质量初步评价工作。要正确判断土壤是否污染,给污染广度、范围、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予以正确而适当的评价,都必须以可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为基础。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环境(尤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区划与规划(特别是农业区划与规划)以及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因子,也是以后对比环境污染历史演变趋势之重要资料。目前,国际上,如美、英、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重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某市区为例,采用基准值和背景值相比较的方法得出该地区重金属的表生富集系数,经分析得出,调查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Hg、Cd、Se三种元素达到表生强富集的程度;基准值和背景值含量基本代表了调查区土壤地球化学现实状况和原生背景,经叠加分析得出Cd、Pb、Hg三种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已呈现强叠加。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标准,Ⅲ类土壤和超Ⅲ类土壤占总面积的6%和19%,超标元素主要为Cd、Pb、As等,超标原因推断为村庄附近的铅锌冶炼加工厂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库区部分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土壤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为库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标准,并直接参与水库水质和底泥的质量组成,为预测库区土壤及水体环境质量演变趋势、制定库区环境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库区环境特点是,开发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地区是已受到不同程度开发的农、林用地,未开发区少见。但大型现代工矿企业不多,点源污染较少。因此三峡库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于单纯反映原始处女地及自然保护区特征的土壤本底值,或反  相似文献   

17.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污损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以污染─—损害曲线为基础的土壤评价方法并以本地区立壤背景值及国内外资料、标准为依据提出了“武汉地区参数a、b参考取值”及“武汉地区土壤污损率评价分级”;对东西湖区七个农场进行具体评价,排序情况与各农场工农业发展、人口密集等社会经济综合水平趋势完全相符;结果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更客观地反映了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课题,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长春地理所、高能物理所等十六个单位组成协作组,对松辽平原24.6万km~2土地,采土壤剖面1025个,土壤样品3284个,进行35项元素及土壤性质的分析测试,共获得数据七万余个,提出了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及背景图。本文从土壤地球化学观点出发对该区土壤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作一些探讨,至于详细采样布点设计,所用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以及分布类型检验方法等,请参阅“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报告,此处从略。  相似文献   

19.
某油田采油区土壤污染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二 《环境工程》2015,33(2):126-129,139
目前,尚未发现完全适合采油区土壤污染评价的相关标准。基于此确定了土壤各因子的评价标准,并制定了土壤污染程度分级标准,开展了土壤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盐化污染等多种污染的联合调查评价,克服了以往对土壤石油污染进行单一调查评价的不足,并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采油区土壤污染现状为重污染级,石油类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子,其他因子为警戒级或清洁级,但Cd、全盐量、p H值已接近污染起始值。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各因子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重金属Cd的平均含量已达到了二级标准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20.
污染损失率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污染损失模型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应用,结合土壤环境污染的特征,尝试将污染损失率法应用于福州市郊菜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并同时计算评价样本的密切值,发现污染损失率法与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前者表现出对样本中超标较严重的污染因子有更强的分辨率。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证明,污染损失率法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便,评价结果合理精确。本研究拓展了污染损失率法的应用领域,也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