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江苏子系统震源机制解参数速报集成了 TDMT_INV 方法,可直接读取震相进行震源机制解反演计算并产出。为验证该方法获得震源机制解的准确性,选取 2024 年 1 月 17 日江苏东台 3.0 级地震和 2023 年 12 月 7 日江苏赣榆海域 3.8 级地震这 2 次 3 级以上地震,采用 TDMT_INV、CAP 和 FOCMEC 方法计算其震源机制解,分析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异。东台 3.0 级地震位于江苏预警站网网内,三种方法都可获得较为稳定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赣榆海域 3.8 级地震位于江苏预警站网网外,TDMT_INV 方法仍可获得较为稳定的震源机制解结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 2023 年 3 月以来江苏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震源参数测定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选取 2022 年 3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20 日期间江苏地区发生的 98 条 ML≥2.0 地震事件,对比了新旧两套系统对同一事件的定位结果。结果显示,震中位置偏差大多数在 0.3~12.1 km 范围内,大部分误差属于正常范围。两套系统的震级偏差普遍较小,只有少数结果因定位台站的数量、钟差、数据噪声和干扰等因素导致偏差较大。此外,监测能力方面,新系统的监测能力整体提升 ML0.5,二维模拟地震定位测试方法显示定位精度也有所提升,整体来看,新系统展现出良好的实效性,能为地震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在江苏的强震动记录及地震影响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8.0大地震,江苏数字强震动台网固定观测台站、宿迁和溧阳断层观测存放台阵共获取该次地震有效强震动事件45个,计134条加速度记录。本文介绍了这些强震动记录分析处理的基本情况及其时域与频域的一些特点;编写SICalculate谱烈度计算程序和D2InterP二维插值程序,输入所获取的汶川地震26组实测强震动记录数据,得到该次地震在江苏地区的峰值加速度与谱烈度的等值线图,并就区域内地震影响场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理论框架,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沉积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以此修正场地放大因子,发展了一种可考虑盆地效应的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基于该方法,模拟了 2021 年 2 月 13 日日本 MW7.1 海域地震中日本关东盆地地震反应,并与常规随机有限断层法及实测地震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随机有限断层法相比,采用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盆地地震动表现出更显著的空间变异性,盆地边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较常规方法放大了 6.24 倍,与实测地震记录吻合度更高;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空间分布整体特征与实测地震记录基本一致;相较于不考虑场地影响下的结果盆地内部分台站长周期下的谱加速度值扩大了近 5 倍,表明深厚沉积盆地在长周期范围内的场地放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 1986年以来逐年地震速报质量分析比较 ,回顾了江苏地震速报系统的进步 ,并得到两点认识 :1 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的进步是提高地震速报水平的基础 ,2 加强地震速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地震速报水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4月1日20时23分27秒,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发生5.6级地震。震后12秒,四川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发出了石渠发生5.0级地震的预警信息,实时发送到省通信管理局、成都铁路局等单位的预警终端,为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震后4分38秒,系统产出仪器烈度分布图,给出了震中附近乡镇地震烈度分布,最高烈度为7度,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7.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地面加速度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的工程场地采用20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地震波,对广东省307个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662个地震钻孔剖面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用相对均方误差来定量评估所得到的地面加速度峰值离散值,发现地面加速度峰值的计算结果具有很大的离散性,最大相对均方误差为19%,平均相对均方误差为7.53%;地震基本烈度高的地区比地震基本烈度低的地区的相对均方误差大,场地类别差的比场地类别好的相对均方误差大;目前较为普遍地用1条或3条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是明显不够的,应适当地增加,对于高烈度地区和场地类别较差的场地更是如此,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地面加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8.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历史1965年的建筑规范是最早的新西兰地震危险性评定,它将新西兰划分为三个区。所确定的区界没有作严格的分析,而是通过考虑过去破坏性地震的历史记载、所记录震中的离散性、近代的地面破坏证据以及一般地质而确定的。所建议的地震系数是根据Skinner(1964)早先所做的工作,采用1940年的Elcentro以及其它一些海外地震记录而确定的。在70年代,对一些大的计划,进行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地震危险性研究。采用经验统计法,根据MM烈度(Smith,1976b)和地面峰值加速度(Matuschka,1978)编制地震危险性图。80年代,地震危险性研究的数量和技术含量均有增加。采用MM烈度、地面峰值加速度、速度和谱加速度这3个参数(Matuschka,1980;Peek,1980;Mulholland,1982;Smith和Berryman,1983;Matuschka等,1985)来编制地震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9.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土耳其是最先采用概率法进行地震危险性评定的国家(Gulkan和Yucemen,1975)。该方法的进一步意义表现在用来定量评估特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特别是用来解决几个核电厂选址的分歧问题.除这些特殊应用外,还完成了几项研究,并且根据地面峰值加速度和烈度值编制了土耳其地震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10.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Lomnitz(1964)首次进行了智利地震危险性评定研究工作,他把地震危险性定义为在一特定的设计时期里重要地震发生的概率。Welkner(1964)采用Greve(1956)的1906~1913年和1942~1955年间的有感地震的有用资料,进行了圣地亚哥市及智利其它一些大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工作。随后Lomnitz(1969,1974)发表了智利第一幅地震危险性图,等值线直接从强震目录中获得,它们表示了设计周期30年内最小加速度为0.1g的地震发生估计概率。在70年代,由于在智利中部要兴建一座核电站,为特种场址鉴定和选址,对地震危险性评定作了细致的研究。由于那时几乎没有地面峰值加速度资料可采用,只能用MM烈度或PGA模糊地表示结果。Welkner(1969)编制了智利北部能量释放的空间分布图,并讨论其作为地震危险性图的效用。Barrientos(1980)发表了用MM烈度估算智利地震危险性区域变化的概率研究结果。Martin(1990)根据地面运动的峰值作了同样的研究。Kausel(1978,1981,1984),Kausel和Saragoni(1986)对特定场址和地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概率法与确定性法的综合研究。Nishenk(1985,1989)研究了智利太平洋沿岸大的和特大的板缘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苏预警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 2023 年 6 月系统试运行以来的预警信息发布情况。结果显示,预警信息发布的主要延时存在于地震发生到国家一级融合决策系统正式发布预警信息的过程,最短延时为 4 s,平均延时为 14.358 6 s,江苏省预警系统的预警信息发布各环节延时较少,平均总延时不超过 0.9 s,Ⅱ类省级预警中心所在地发生地震后,预警信息发布时延会略长于Ⅰ类。整体来看,江苏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满足时效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省预警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省内破坏性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示范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土体非线性性能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频谱成分和强度的改变上。采用修正Matasovic本构模型描述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利用专业软件DeepSoil对深厚场地的50个钻孔剖面土柱模型进行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采用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Tp、平均谱周期Tavg及加速度傅氏谱平均周期Tm表征地表地震动频谱特性;以Arias强度Ia和地表峰值加速度PGA表征地表地震动强度。结果表明:(1) 特定场地条件下,Tp不能反映土体非线性对地震动从基岩传播至地表时频谱成分变化的影响;Tavg和Tm在表征地震动频谱成分特性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 基岩地震动高频丰富时,Tavg和Tm随着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而基岩地震动低频较发育时,Tavg和Tm的增长趋势线存在明显的拐点;(3)PGA与Ia值随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基本一致的非线性增长趋势,且其离散性均随基岩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吴佳翼等研究华北地震同日本地震的相关性 ,提出日本地震活动的 3个区 :日本海沟地震活动区(A区 )、日本海西部的深源地震区 (B区 )和日本浅源地震区 (C区 )如果相继发生地震活动 ,则中国华北地区 (D区 )将发生 6级以上响应地震。作者用 1 979年以来江苏及其黄海的 3个 6级震例 ,说明D区应扩大到江苏及其附近地区 ,并对历史地震进行检验。如果把D区改为大华北东部范围 ,在地球自转减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华北东部 35°N~ 39°N地区 ;在地球自转加速段 ,响应震将发生在 φN≤ 35°或 φN>39°的地区。江苏及南黄海 6级响应地震发生的时间 ,可以用东北深震区与黄海地震带的相关性来估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盾构隧道施工侧穿既有建筑物问题,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段工程,以盾构隧道侧穿某浅基础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物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Plaxis 3D 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了隧道距建筑物不同水平距离和盾构以不同角度穿越对建筑物差异沉降与扭曲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盾构开挖面逐渐接近建筑物,建筑物差异沉降及扭曲变形逐渐增大;差异沉降量在盾构机通过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稳定,而扭曲变形峰值出现在盾构开挖面到达建筑物中点截面位置时,随后逐渐减小;当建筑物中心至隧道轴线的水平距离与隧道外径之比L/D=0.5~2 时,建筑物差异沉降量较大,在L/D=1.5 时达到峰值;当盾构穿越夹角从θ=0°增大至θ=90°时,建筑物最大差异沉降量不断增加,而最终扭曲变形值则先增大后减小,在θ=45°时扭曲变形达到峰值。研究结果可为盾构隧道侧穿浅基础建筑物时相关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震动强度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着重分析边坡加速度响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震动强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震动强度增加,模型边坡各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峰值不断增大,地震波频率和测点位置影响加速度响应峰值的增加方式;②震动强度对模型边坡各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因地震波频率、测点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同一频率地震波作用下,相同高程的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震动强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相同;③0.20g是边坡变形破坏的临界加速度值;④震动强度的变化并不改变加速度响应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在边坡中的分布。该研究结果对高地震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树脂锚索运用于交通/水工隧道中,服役环境复杂、年限长,富水围岩区段锚固系统面临潮湿环境长期侵蚀,在浅析潮湿环境侵蚀机制基础上,开展室内试验测试树脂锚固剂水中浸泡后力学性能变化,研究浸水条件下树脂锚索锚固性能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树脂锚固剂试样具有弱吸水性,水中浸泡后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出现不同比例下降,试样破坏形态以垂直贯通的主裂缝为主,周围分布数目较多的细小裂缝,表面局部出现块状体的脱落与分离;随着水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树脂锚索锚固试件拉拔破坏模式由混凝土劈裂破坏,出现树脂锚固剂?锚索黏结失效的索体拔出破坏,平均极限锚固力下降,锚索锚固性能逐渐劣化,试件劈裂破坏时树脂锚固剂?混凝土界面产生分离,索体拔出破坏时为树脂锚固剂?锚索界面滑移。研究揭示了隧道潮湿环境下树脂锚索锚固性能劣化规律现象,有助于加深对预应力树脂锚固系统后期稳定性变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和地下通讯光纤网进行周界安防(入侵)监控、管道泄漏监测、交通状况评估等是城市安全动态监测的新方向。为探究DAS 监测过程中暗光纤周围岩土介质含水率变化对DAS 振幅响应特性的影响,设计了小球撞击圆盘与小球直接撞击砂土面二种激振方式下五种质量含水率0%、5%、10%、15% 和20%砂土的DAS 振幅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小球自由下落撞击砂土面激发的振动信号和传感光纤圆环布设可提高DAS 信噪比,试验装置可靠性高、试验结果重复性好;(2)受砂土似黏聚力和声波传播衰减两个因素共同影响,DAS 信号振幅随砂土含水率变化存在一个临界含水率。当砂土含水率小于临界含水率时,DAS 信号振幅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而当砂土含水率大于临界含水率时,DAS 信号振幅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3)因砂土似黏聚力作用和小球撞击时能量转化的差异,小球与砂土的接触形式对DAS 振幅响应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城市地下工程安全动态DAS 精细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ive case study of Chile's national strategy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R&D+i) for disaster resilience and progress towards developing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it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covers the period between 2016 and 2021, concentrating on the work of the Chilean Commission of R&D+i for Resilience to Disasters of Natural Origin (CREDE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initiative at all of its stages, and 29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CREDEN members and stakeholders, we aim to present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Chile's experienc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because its strategy focused on R&D+i and proposed developing an industry of scientific-based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for disaster resilience. The study also illustrates how strategic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a, state, and industry can be a key factor in aligning knowledge production to tackle current socio-technical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