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们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时,通常会把人的行为过错确定为违章作业。习惯上对违章作业的定义,是作业者违反有关制度规定作业的行为,不包括违反制度规定的物的状态等其他因素。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它过分强调了作业者的行为过错,淡化了其他事故致因的作用,会对事故分析和事故预防工作产生误导作用。因此,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违章作业,或许更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规章制度或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行为方式,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违章是电力安全的大祸害,是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媒体报道的各类沉重惨痛、令人发指的群体性安全事故中,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亲眼目睹的单个安全生产事故里,我们不难发现,70%~80%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发生的。著名的海因里奇理论“88:10:2”也告诉我们,100起安全生产事故中88起纯属人为。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十次工伤,九次违章。"从近年来的事故统计分析来看,企业80%以上的责任事故是由违章作业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习惯性违章,因此,建立习惯性违章常态机制至关重要。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坚持固守不良作业的传统和习惯的行为。一、习惯性违章的原因、特点、危害及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安全心理学出发,对违章作业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及分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违章作业的对策,对减少违章作业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之堤毁于"违章",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杜邦公司事故成因理论认为:96%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因"不负责任"导  相似文献   

7.
从安全心理学出发,对违章作业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及分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违章作业的对策,对减少违章作业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文娟 《劳动保护》2022,(11):37-37
习惯性违章是指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管理要求的行为方式。若听其自然,任其发展,必然会酿成事故,铸成大错。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企业管理的痼疾,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从思想根源上进行防范。企业为消除习惯性违章,想尽了各种办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监督等,但是无法在企业中根除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9.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10.
杨高义 《安全》2001,22(5):42-43,22
违章作业是技安干部的死敌,可以说技安干部一辈子都是在同违章作业做斗争,因为据统计,诸如工伤、火灾、爆炸、中毒、交通肇事等各类事故的60%~90%都是违章作业造成的,只是单位不同其比例也不同而已.违章作业酿成人间悲剧的事例举不胜举.2000年12月25日发生在洛阳市的一起造成300余人葬身火海的特大火灾事故更是典型.据新华社12月28日电报道:"现已查明,‘12.25'特大火灾事故系与东都商厦合资的丹尼斯(台商)公司非法进行电焊施工,电焊工王成太违  相似文献   

11.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12.
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反“三违”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提出反“三违”的10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那么习惯性违章到底是怎么形成习惯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多次深入基层班组调研。  相似文献   

14.
施倚 《劳动保护》2008,(4):113-113
编辑同志: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5号令)第四十四条第(一)至(三)项指出: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的;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或者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的;发现从业人员违章作业不加制止的,给予警告,  相似文献   

15.
<正>分析近年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三违"。尽管各级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强力予以推进,但一些企业员工习惯性"三违"仍没有彻底根除,制约了安全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根除习惯性"三违"这个毒瘤,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6.
从安全心理学出发 ,对违章作业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及分类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违章作业的对策 ,对减少违章作业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虎 《安全》2010,31(6):30-30,34
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如果企业事故不断,那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即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且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有关,而在习惯性违章人群中青工又占据了大多数。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让其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违章作业可以说是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企业也都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违章工作。有的企业认为应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让违章作业人员当众检讨自己的行为,以起到警示、震慑作用,促进员工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70%~80%的事故是由于职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图快图省事,违背安全规程要求,从事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职工知道设备有缺陷,也明白违章操作是不安全行为,但总想闯一关,心怀侥幸,不愿接安全规程去做。结果,轻轻松松放过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在企业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工人在工作场所不戴安全帽,登高工作不  相似文献   

20.
王文先 《安防科技》2004,(10):17-19
“安全工作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安全生产对我们矿山来说尤为重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行为安全管理模式理论认为“一切事故(事件)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如能避免人的行为的失误就不会发生任何事故(事件)”。从事故致因理论上讲.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机、物、环境与管理,但从根本上可归类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认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有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而两者轨迹交叉时就可能发生事故。从对国内和本企业事故原因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我国因管理不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与违反劳动纪律(即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