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矿区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方面,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作为预防和限制人类活动负面生态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矿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和生态效应,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的要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生态补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相对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文章初次提出了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概念、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建议加强两方面研究,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内涵和范畴确定;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方式及标准确定。  相似文献   

3.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主客体识别即确定公路建设项目"谁补偿谁"的问题,也是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从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主客体划分方法,以期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新理念正逐步在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基于华南地区水土流失特点,本文探讨构建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是以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为主的一项新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新制度.本文根据工作经验,阐述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涵,分析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论述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一年来我国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统计分析,探析了多个建设项目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累积生态影响的具体内容,并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累积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最后为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累加生态影响,提出了4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编写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生态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需图件的设置原则与要求、分类方法与步骤,并给出实际案例予以说明佐证。  相似文献   

9.
选择盐城湿地的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选取丹顶鹤、雁鸭类和鸻鹬类作为盐城湿地越冬水鸟的代表性物种,选取生境景观类型、土地占用以及人为干扰作为影响因子,利用ArcGIS分别做出三个影响因子对于越冬水鸟生境影响分布图,采用图形叠置法对各因子生境影响进行叠加.据此,以越冬水鸟适宜生境面积的变化来反映建设项目对于越冬水鸟的累积生态影响.并且提出设立鸟类监测救护站和栖息地补偿等生态措施来减少建设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笔者主持参与的云南省华宁县将军山风电场环保竣工验收工作,提出了在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调查重点以及由建设单位自主进行环保竣工验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就妨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是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5年-2014年自然资源、能源消费、人口等数据,计算得出的生态足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赤字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不均衡,新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不是处于最佳可持续性状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势必要求对未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定量的评价。目前,生态足迹及其相关模型已延伸至诸多领域,但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研究尚少。论文以廊坊市为例,通过计算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率和剪刀差,分析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规划实施期(1997-2004年)和规划影响期(2005-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及差异,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①规划期(1997-2010年)廊坊市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向发展趋势,人均生态赤字持续增加;②规划期(1997-2010年)廊坊市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差异以2000年为界先减小后增大,未来几年内廊坊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③廊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取得了一定生态成效,但规划预期生态供给难以实现。因此,廊坊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重点应从片面强调建设用地数量提升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转变,加强科学、节约、集约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3.
森林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中国的森林建设理念经历了从森林经济效益优先到生态效益优先的转变;森林建设体制经历了从完全计划体制到市场与政府共同协作的转变;森林建设组织经历了从中央全面安排到中央统筹地方办事的转变,最终实现了1990年代末期至今的量质齐增的"绿色奇迹",实现了森林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从森林生态赤字走向森林生态盈余。通过对森林综合属性认知的不断深入,政府不断调整森林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与政策体系,最终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国家经济资本置换生态资本,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激励相容的生态建设道路,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将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特征与空间开发格局有机联系起来,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建议。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市坪山新区为例,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和地区实际,采用GIS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选取4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敏感性因子权重,采用最大值法对生态敏感性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按照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坪山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出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国际上有关新算法,对EF方法作了修正,尤其是在均衡因子、不同类型的土地产量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数值,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社会政策的影响,同时采用国际均值作对比计算。另外,对EF的计算分解为消费EF、输出EF、输入EF等,为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具体的、科学的分析依据,并以上海市在1980~2003年的长期发展状况为例。根据现状拟合2005年的EF,分析了EF的修正方法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及影响EF的关键因子。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EF有一定的相关性(η=0.877),据此提出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中的关键问题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兴文石林是喀斯特岩溶地质风景名胜区兴文石海的中心景区,喀斯特岩溶山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脆弱特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加大了开发力度,可能导致景区脆弱性的加剧,为了保证在旅游开发中能对景区重要的地质资源进行更好地保护,采用生态脆弱区评级指标及权重值评分法对兴文石林的10个主景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兴文石林存在轻生态脆弱性、中生态脆弱性和强生态脆弱性三种梯度趋向,其中,脆弱性最强区域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些区域分布在景区的边缘地带,因此,要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强生态脆弱性区域实行禁游和实行退耕还林等措施,以防止脆弱区域的扩大和脆弱性加剧.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的融资——生态融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围绕生态补偿中融资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用什么资本融资,以什么方式融资,如何高效融资进行系列, 为生态融资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存在状态的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评价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于3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明晰,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混淆混用,致使理论研究也固步不前,影响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的联系体现在评价主体的一致性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以生态健康评价、生态风险评价为基础;而三者的区别体现在内涵、评价对象以及评价的指标体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日益成为“水泥森林”和PM2.5的“生产车间”,城市中的绿化植被不过是庞大的“水泥森林”中的零星点缀和PM2.5笼罩下的脆弱生机,只是划出一点空间给有限的自然生物一个及其有限的生存喘息,这种划出一块生态区域与真正的生态化城市相比具有相当大的距离.要将这种“划生态”转变为生态化,需要从生态美学思维的高度考虑城市园林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使城市掩映在自然生态之中,这才是对“水泥森林”、PM2.5和现代“城市病”的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产业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产业化是巩固、扩大、转化农业生态化成果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措施,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进程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