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可再生能源法案》助推德国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2016年11月,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发出了全球各国向低碳转型的有力信号。为落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全球能源体系绿色低碳的趋势不可逆转。德国作为全球率先推动能源转型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政策措施引人瞩目。早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2.
正北威州作为德国经济、人口和能源大州,为贯彻落实联邦政府提出的能源转型战略与气候保护战略,率先在德国开展气候保护立法,旨在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当前,我国正在推动低碳发展转型与开展气候变化立法等相关工作,因此分析总结该州在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九大提出"两步走"新战略,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并且强调到2035年确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能源生产消费国,我国能源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并且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需求和面临的挑战、机遇,提出要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建议:着眼世界先进技术、全面提升能源效率;推动低碳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统筹能源革命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完善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彰显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以摆脱陷入传统工业文明困境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向自觉发展的转型与质变,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文明的自觉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助绿色科技提供现实的实践手段,更需要从法律的层面加以规范和约束。首先在充分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规定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法律体系中对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法制培育的不足,最后,指出在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还应该适度发挥环境资源法制的培育作用,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效率、控总量、调结构",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探讨了"美丽中国"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困境的法律根源,分析了我国现行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的基本法缺位、单行法缺失、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等缺陷,并从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和完善"低碳+能源"法律规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人口带来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应约束不断趋紧。建设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十三五"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存在着理念缺失、机制障碍等问题。应建立以满足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为主体的能源总量管控制度、完善能源低碳发展法律法规标准、加速能源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对能源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开展能源转型的国际合作,不断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并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挑战?应该如何稳步走好能源低碳转型之路?转型过程又将带动和促进哪些行业和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能源供给或者需求安全等相对单一的维度对能源低碳转型的风险与挑战展开分析,这将导致转型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能源安全观内涵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供需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市场安全和人才安全的新型能源安全观“五维”分析框架,系统阐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风险,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包括保障能源供给,强化供需安全;发挥煤电优势,提升技术安全;维护数据系统,保障信息安全;完善市场机制,维护市场安全;加大人才建设,重视人才安全。本文认为,以新型能源安全观引领能源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铭江  明波  李研  黄强  李鹏  吴萌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5):1107-1122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能源基地之一。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实现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新疆主要能源的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及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疆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5%,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2)新疆“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弃电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要实现新疆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须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对外输送通道,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发展CCUS与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煤炭转型能够帮助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并推动替代能源部门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全球主要国家均加快了减少或淘汰煤炭生产及消费的步伐,大力推动煤炭转型。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做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现状提出我国煤炭转型的几点建议:针对煤炭去产能和转型导致的失业人员,建立完善的安置政策体系;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的就业安置和转型政策;在一些煤炭生产基地建立产学研优势助其转型;加大矿区修复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与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要锚定实现碳中和愿景,牢牢抓住"十四五"的关键窗口期,统筹谋划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并实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深化重点领域低碳行动,推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国合会2011年年会上曾提出,为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发展带动经济转型。我们将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推行绿色采购,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与此同时,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往往是绿色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催化剂,我们将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我国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现状,指出非化石能源发电发展存在的发电技术、并网技术、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建立完善促进非化石能源消纳的政策体系和责任体系、通过政策干预合理布局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分布、不断完善非化石能源发电行业科学发展经济政策体系、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侧及电网输送双方技术发展,以实现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是重要举措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电力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与要求,分析了东京电力公司、西班牙国家电力公司等国际电力企业的气候投融资实践;面向国内,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气候投融资实践;借鉴国际经验,针对中国电力企业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出明确定位、制订战略、创新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建设低碳城市逐渐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选择。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以及国内能源产业的转型需求促进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2010年起我国已陆续开展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落实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缺少约束性和科学性、政策执行主体权责不匹配、政策内容过于宽泛、缺少专项资金保障以及对应的政策评价体系。为此提出要量化低碳城市试点的发展目标并增加其约束性;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纳入生态文明体制中,重新定位,配套对应体制机制;构建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政策评价标准并建立试点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能源结构由传统集中式逐步走向社区分散式,公民由被动接受能源决策向主动参与能源治理实践转变。德国、美国、日本在地方能源转型中根据地区特点衍生出能源合作社、地方型能源公司、公民电厂等发展模式,充分强调公民的参与权利,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源治理作用,实现了公民与地方政府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三国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权、成熟的公民参与能源治理途径及多样化的跨域能源合作等经验,对我国地方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指明了方向。本文针对我国如何统筹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困难和挑战。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碳达峰的任务艰巨,但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三是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四是要认真总结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已经初步实现碳达峰目标地区的经验。五是统筹碳达峰与碳中和,提早安排碳中和各项工作。六是统筹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非化石能源。七是统筹能源转型和发展转型。八是成立国家碳中和发展基金。九是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机制。十是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为精准施策、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补齐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短板,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并将于近期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在具体目标设定上兼顾环境质量改善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具体任务部署上提出要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推进面源污染治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国2000~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基于多期双重差分、三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碳交易政策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及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碳交易政策推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水平且作用效果逐年增强.从作用路径看,“四大效应”激励作用彰显,作用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优化效应、行为驱动效应、生态创新效应和环保支出效应;从异质性影响看,GDP增速较慢地区的政策实施加快了能源消费结构低碳转型,影响明显高于GDP增速较快地区;碳交易政策对东部地区的正向推动效应显著,对中西部地区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清晰认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专家就当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未能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集聚偏弱和碳减排目标下资源型城市的内、外部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时期需要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能力;在深刻把握传统资源禀赋概念内涵基础上实现对新资源体系的再认知,注意挖掘新资源,充实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新知识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要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并充分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培育;要加快探索绿色、高效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步实现“存量”的绿色化和“增量”的绿色性;要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开发基础和要素资源条件,从传统的“增长和扩张型”转变为“高效增长与精明收缩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科学/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