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是我国城市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受到政府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以及有关产品涌入市场,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从出行决策、出行选择、出行动力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影响低碳出行行为的主要路径,解剖"互联网+"绿色低碳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设交通部门数据合作机制、更新交通管理模式、探索减排核算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5,43(2)
在绿色交通方式中,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公交都市"战略对公共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公交都市"不仅提倡公交优先,更是一种使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协调的战略理念。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通过研究西安城市交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运用"公交都市"战略解决西安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部日前向地方城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倡议: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相似文献   

4.
樊建强 《环境保护》2013,41(11):77-78
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低碳交通发展模式,使新加坡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城市环境,同时,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保障了居民出行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污染问题,我国各地的城市政府应借鉴新加坡经验,积极践行低碳交通模式。新加坡发展低碳交通的基本模式科学规划城市交通体系,降低交通出行需求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将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5.
厦门城市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莹菲  王润  余运俊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3):98-101,116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减少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有效手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研究表明,按照同样的能源需求增长率,优化交通模式可获得较优的减排效果.以厦门市为研究案例,介绍了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发展情况,着重计算比较了不同公交出行方式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乘坐BRT出行,每位乘客所产生的碳足迹明显低于乘坐普通公交出行的乘客.指出在城市公交系统建设过程中,推广快速公交系统是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绿色出行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策,是建设美丽宜居江苏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淮安"生态文旅水城"目标的重要一步。目前淮安中心城市主要出行工具为助力车和私家车,出租车和公交车次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淮安中心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和行政措施不力等。淮安中心城市要想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实现绿色发展,可先从绿色出行入手,通过完善公交系统、科学进行道路规划、提高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并强化行政执法等来推进中心城市的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7.
交通是塑造城市形态的主要基础,交通方式及其变化也是逐步改善城市能源环境,甚至改变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无人驾驶技术与纯电动汽车结合在一起,从其具有的节能环保意义、卓越的安全性能等优势角度,来探讨未来节能城市的生活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而除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支持外,电力系统的有效配置以及充电设施的保障服务能力也在其中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这些由最新科技所带来的"跨界"合作,必将为创建未来节能环保城市提供最佳的交通出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条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第二条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第三条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第四条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  相似文献   

9.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建设,且各省市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态环境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本文结合生态环境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现状,通过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难点主要是法律法规等顶层设计缺失、线上线下尚未集成融合、政务服务共享体系亟需完善、咨询服务有待提高、安全风险防范仍需加强和平台功能仍需优化完善,从而找到推进生态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发展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一体、完善政务服务共享体系、创新优化咨询互动、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滴滴出行、Uber、Airbnb租房、大众点评等新经济模式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迅速兴起。共享经济通过协作生产、协作消费、协作金融和协作学习等方式,实现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供给与需求匹配,实现了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社会效率。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共享经济值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8,(12)
正"天气这么冷,不想顶风骑车了,还是走两步吧!"每到秋冬时节,路上骑共享单车的人都会明显变少,这几个月也成为ofo、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名副其实的"寒冬"。小区门口、地铁口、路边甬道,时常可见大量"赋闲"的自行车,有的排排站堵住道路,有的干脆乱七八糟挤在一起。共享单车诞生之初,曾令人眼前一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享单车目前投放总量已达2000万辆。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小黄车""小蓝车",以绿色、便捷的方式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初一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环境友好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之相背的确是机动车保有量直线上升,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和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据统计,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各行业中一直位居前列,人类交通出行排放的"贡献率"约占25%。为了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空气质量,"绿色出行"这个词逐渐走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大赛期间的交通出行问题,就与中国民促会绿色出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交通出行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调查收集了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 330名居民疫情期间的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等信息,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疫情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析不同疫情等级下人群交通出行方式的差异,并与非疫情期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人群中有75.1%的人有出行行为,其中,5.5%的人一天多次外出,17.6%的人每周出行频次不到一次.出行过程中乘坐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这两类感染风险较高的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3%和4.0%.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的出行频次和交通方式可能受性别、年龄、城乡、片区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当地或附近疑似/确诊病例情况的影响,还可能与所在省份疫情严重程度有关.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区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受疫情影响变化相对较小,湖北省居民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与非疫情期间相比变化最大.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成人居民选择步行和小轿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占比远高于非疫情期间,而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或电动车等交通方式的人数占比与非疫情期间相比有所降低.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贺章获 《环境保护》2016,(19):18-2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以绿色信贷为主,部分商业银行已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十三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还面临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绿色金融有效机制安排缺乏、绿色信贷发展组织体系不完善、绿色信贷专业能力不足、绿色金融发展激励机制缺乏、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丰富等挑战,需从推动绿色金融立法、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培育绿色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李汉龙 《环境》2022,(7):60-62
<正>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在当天联合发布了《数字化工具助力公众绿色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技术企业推动绿色低碳出行的案例和分析全国调研问卷,发现大多数公众理解并接受绿色出行理念,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新理念与新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一道,成为指导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本文对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措施等进行系统的梳理,提出通过供给侧绿色转型、消费绿色转型、财政绿色转型、金融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发展、新型城镇化、核算制度改革、绿色考核制度8项关键举措,实现绿色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条件。多项新政的密集出台,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进入黄金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配套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存在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绿色交通治理体系不尽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交通运输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绿色交通指包含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七大要素的交通运输系统。2017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相似文献   

19.
摘要:黑龙江省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其氮氧化物占全省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本文从提高新车准入门槛、强化在用车监管、加强非道路用动力机械的管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和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几个面阐述对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28日,以推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为宗旨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站在京正式启动并对外发布.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启动活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旨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整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和产业发展等相关信息,分享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