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2005年"6·5"世界环境日将"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作为主题,这充分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对绿色家园的渴望.而广东省早在去年,就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宏伟战略,并以强大的声势推进此项绿色事业的前进步伐.其目的就是为了呼唤绿色,深化绿色,让绿色成为我们发展的主色调. 相似文献
2.
任姗姗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9):8-10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可承受的经济”,正经历着一个新的历史进程。从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发展到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平衡式经济,绿色经济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绿色经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广泛应用于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在内的许多领域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中国正努力以可持续增长为目标,改造现存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严重的非持续性的“黑色”经济,建立和完善生态化的经济发展体制,推动科学技术生态化、生产力生态化、国民经济体系生态化。这一系列绿色课题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研究重心。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以绿色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专访了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发展中的城市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稀缺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入手,简要分析总结了深圳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别计算了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以及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益指数,并按照综合指数对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若干有益于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较,深圳市集约用地水平较高。但相对于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其土地集约水平不够高。深圳政府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深圳市土地利用现状制定一系列的指导方针政策来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图4表6参19 相似文献
4.
5.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广东省的绿色屏障,韶关理当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本文从韶关实际,就如何保护生态大屏障,建设生态文明新韶关,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7.
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环境污染型城市可绿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安徽省典型的环境污染型城市淮北市为例.依据淮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权重进行确定,并采用多因素评价法对该区域2006年-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15年淮北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2010年淮北市土地利用呈不集约状态,2011年-2015年,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由不集约逐渐转变为中度集约.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环境的治理提高了研究区域集约利用土地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吴晓青向<环境保护>杂志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取得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6)
为有效掌握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引入熵权法来计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风险参数,对黄石市各个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为黄石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各地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明确新时期环保任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阳春三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2010年两会上,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发展是一个十分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两会期间,《环境保护》杂志围绕以环境保护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对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铜积累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609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铜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果园土壤的平均铜浓度最高,达到29.1mg/kg,显著高于菜地、麦地和自然土壤。不同果园土壤样品之间的差别较大,铜浓度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与北京市土壤铜的背景值相比,除自然土壤外其它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铜浓度均显著高于背景值。以基线值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铜浓度的总体超标率为5.6%;其中,土壤铜浓度超标的果园、菜地、稻田、绿化地、麦地样品数分别占其调查样品数的29.2%、4.7%、4.2%、8.3%、4.6%。超标样点主要分布在昌平、朝阳、大兴、密云、石景山、顺义、通州7个区县,尤其以昌平和朝阳区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4.
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空间分布特征——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区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 a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建设用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性增强且有向高地形位扩展的趋势,水田的优势分布范围缩小,但在低地形位优势增强,建设用地、 水田在低地形位的优势增强导致旱地、 灌木林地优势分布区间上移并收缩;②研究时段内工作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各类型相间分布,未形成明显的以建设用地为中心的带状分布格局;③1990年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已经分异成高、 中、 低三段式格局且20 a间未发生明显改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适应弹性已经被拉大。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中的昌吉市为例,从资源保护性、生态支持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四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熵权物元模型评价了昌吉市2005-201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昌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经历了下降—回升—上升的三个阶段,其中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所下降,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在上升,反映出生态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昌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对农田、林果地、荒草坡、村庄等4种不同类型的非点源污染发生区,进行降雨、径流量、径流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磷污染物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径流中总磷的浓度以村庄最高,其次为坡耕地、林果地和荒草坡.村庄径流的溶解态磷浓度为荒草坡径流的10倍.不同地表径流中的溶解态氮浓度的差别较大,村庄最高,其次是耕地、荒草坡、林果地.在降雨初期,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径流中总氮的浓度迅速降低,呈线性递减;此后随着径流的减少,总氮的浓度下降速度极其缓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吸附态磷占总磷的比重都在90%以上,与泥沙结合的吸附态磷的浓度远大于溶解态磷的浓度,吸附态磷是磷流失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近年来杭州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等对杭州市低碳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低碳交通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杭州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城市低碳规划、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高污染车整治、采用节能减排技术、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0,(9)
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某油田从全产业链综合考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分析举升和注水系统能耗影响因素、升级改造集输系统、攻关储备CO_2驱油技术和H_2S治理技术,实现全方位降能耗、减排放、控污染,促进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果。2019年相比"十二五"末,能耗总量、强度分别下降17.6%,5.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8.0%,84.1%,69.0%。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告诉我们,自然界不存在不可利用的废物。工业“三废”污染物层,只是没有找到它们应有的归宿,仅仅是一种“错位”而已。工业废水,是一种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可称为二次资源。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市近万家工厂,每天排放400多万吨废水和大量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