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高温煅烧制备复合光催化剂Fe_2O_3/TiO_2,加入H_2O_2构建芬顿-光催化协同体系,对有机废水进行深度降解处理。实验结果表明,Fe_2O_3含量为3%的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1.0 g/L,H_2O_2浓度30 mmol/L,紫外光照射3 min,20 mg/kg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为88.6%,比TiO_2单体活性提高5倍,芬顿体系3 min对MB几乎无降解,芬顿-光催化协同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紫外光照射20 min,能降解98.2%的20 mg/kg苯酚溶液,分别是单体TiO_2和芬顿体系活性的3倍和24.5倍。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γ-Fe_2O_3/SiO_2/GR/TiO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SEM、DRS、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吸收光谱、磁性进行表征,并通过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评价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石墨烯可以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强TiO_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提高了TiO_2的光催化性能。复合光催化剂经多次重复利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以MnSO_4代替Ag_2SO_4作催化剂,在H_2SO_4—H_3PO_4混酸体系中,用密封法测定废水中的COD值。利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度、水样体积、消化液K_2Cr_2O_7用量及加热时间等诸因素对COD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测定结果均无显著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配样浓度为500mg/L时,本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本方法的试剂费用是标准法的20%,分析每个样品可节约用费1.07元,由于不使用冷却水,每个样品可节约用水10L。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马拉硫磷的可见光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轶茹 《四川环境》2009,28(3):14-18
以纳米TiO2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HPA/ZnFe2O4-TiO2光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和UV-vis DRS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样品均为锐钛矿相且ZnFe2O4很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HPA/ZnFe2O4-TiO2光催化荆的平均粒径为10nm且在380-670nm均有强的光响应;反应最佳的HPA浓度为O.08molfL,最佳的ZnFe2O4负载量为1%。考察了HPA溶液初始浓度、ZnFe2O4负载量、溶液初始pH值、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溶液初始pH=13,H2O2=6mmol/L,催化剂用量为2g/L的最优条件下,光照反应进行100min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可达87%;重复4次后马拉硫磷的降解率仍可以达到67%。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不同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并将TiO2负载在改性ACF上制成复合材料,通过对比不同方法制备的改性复合材料对甲苯的降解性能,选出性能最佳的TiO2/Zn(NO3)2-ACF复合材料并进行表征。通过改变不同实验条件发现:在24 W紫外灯照射下,浸渍2次的TiO2/Zn(NO3)2-ACF复合材 料对1000 mg/m3的甲苯气体去除率达到65%;经过3次循环再生后,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无明显下降,说明TiO2/Zn(NO3)2-AC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油水自组装法在多孔氮化硼(BN)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g@AgCl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AgCl/BN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等对其晶型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甲基蓝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AgCl/BN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吸附平衡后经80min模拟可见光照射,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3%,高活性归因于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同时利用淬灭实验探讨了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通过微波辅助的离子交换法制备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复合光催化剂在降解水体中亚甲基蓝的过程中呈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并且插层复合光催化剂对亚基蓝在碱性条件下能发挥更高效的降解作用且对不同初始浓度的亚甲基蓝均具有较好的移除降解效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Ag插层复合光催化剂要比等量的Ag负载K_4Nb_6O_(17),Ag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高很多,使Ag插层K_4Nb_6O_(17)复合光催化剂在净化水体污染物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类芬顿(Fenton)催化剂铁酸锰(Mn Fe2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此类Fenton法对难降解偶氮染料直接黑38(DB-38)的降解效果,并对反应动力学及材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可能产生的活性物质和降解产物,推测了降解的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直接黑38(20mg/L)可以被快速、有效的降解,5min后可达到90%的降解率和62%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36 min-1。羟基自由基(·OH)是最主要的活性基团,偶氮键被·OH攻击后,中间产物逐渐分解,成为更易挥发的小分子物质。研究表明Mn Fe2O4是一种有效的类Fenton试剂,在废水处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强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掺杂TiO2/有机改性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弹药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TNT作为目标物,考察了影响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均有所增加,对TNT的60min的吸附去除率和光催化降解率分别达到9.68%和94.53%;影响TNT光催化降解率的因素有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TNT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0.
《四川环境》2004,23(6):124-126
试验研究磁性絮团形成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研究陈文松 韦朝海 韩 虹 ( 1) ( 1)………………………负载型纳米TiO2 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微量间二甲苯的研究李继洲 王 郁 ( 1) ( 5 )………………锶在水中的扩散参数研究王青海 顾义磊 李晓红 陈金华 ( 1) ( 8)……………超声 -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处理含酚废水研究赵朝成 陆晓华 张 英 赵东风 ( 1) ( 11)……………UV/O3 复合降解水中 2 ,4-二氧酚的试验研究马 娟 朱 琨 杨建涛 LinusZhang ( 2 ) ( 2 1)………化学氧化与化学沉淀法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刘春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蛋清和金属盐作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一系列尖晶石铁氧体及其不同含量的掺杂型铁氧体催化剂。包括MnFe_2O_4和不同含量的Cu掺杂改性的Cu_xMn_(1-x)Fe_2O_4;不同含量的Co掺杂的Co_xMn_(1-x)Fe_2O_4;MgFe_2O_4和不同含量的Co掺杂改性的Co_xMg_(1-x)Fe_2O_4;NiFe_2O_4和不同含量的Co掺杂改性的Co_xNi_(1-x)Fe_2O_4。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将催化剂应用于催化过硫酸盐(PMS)降解双酚A(BPA)。结果表明,不同的元素掺杂改性不同铁氧体中,Co掺杂的CoxNi(1-x)Fe_2O_4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剂投量为0.1 g/L,PMS浓度为0.02 mmol/L;BPA浓度为10μmol/L,p H为中性,反应60 min时,Co_(0.2)Ni_(0.8)Fe_2O_4的催化性能最好,BPA的降解去除率约为7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牛皮纸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纳米P-TiO2光催化剂,对室内一定浓度的甲醛气体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甲醛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湿度条件、溶胶pH值和金属离子的掺杂5个影响甲醛降解率的因素,结果采用美国interscan公司生产的4160型甲醛分析仪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醛的初始浓度约为1.53mg/m3,P-TiO2用量为11.94g,湿度约为52%,溶胶pH=5.01,掺杂6.00mL 0.20 mol/L Cu2+离子时,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最高可达93.50%,甲醛浓度降至0.0994mg/m3,达到了GB/T 18883—2002标准中规定的0.10 mg/m3。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纳米零价铁反应器(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Reactor,简称NIR)及"混凝沉淀+纳米零价铁"处理工艺,通过实际生产废水进行中试,考察和研究该工艺和NIR技术处理江苏省某市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工业园区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此工艺对PCB生产废水中Cu、TP及COD Cr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7.3%、73.7%、26%,其中Cu处理效果最佳;XRD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与PCB生产废水反应后含有γ-Fe2O3、Fe3O4、γ-FeOOH、CuO、Cu2O、Cu0等产物。"混凝沉淀+纳米零价铁"工艺处理废水时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耐冲击性能好、产泥量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搅拌回流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Ag_4(L)_2(1,4-ndc)_2]_n(L=1,3-双(苯并咪唑-1-亚甲基)苯,1,4-H_2ndc=1,4-萘二羧酸)。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具有一维管状链结构。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10 mg/L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达85.7%。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由O2和Fenton试剂组成的类Fenton系统处理对氨基苯磺酸废水,取得了很好的降解效果.当FeSO4(10g/L)投加量为1.2mL、H2O2(3%)投加量为3m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利用鸟粪石沉淀法从污泥碱性发酵液中回收氮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室温下,将浓缩污泥碱性发酵,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SCOD,NH_4~+-N,PO_4~(3-)-P。最佳实验条件为以MgSO_4·7H_2O为镁源,投加方式为间歇投加,p H值为9.25,Mg~(2+):PO_4~(3-)-P摩尔比为1.2∶1,搅拌30 min。NH_4~+-N和PO_4~(3-)-P的回收率分别达到53.3%和97.63%。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阿维菌素的分散性、稳定性、适应性更强,利用壳聚糖带阳离子的特性,使其与带阴离子的三聚磷酸钠发生离子交联,包裹部分阿维菌素颗粒后形成纳米载药颗粒,制备了水基纳米阿维菌素悬浮剂。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在纳米阿维菌素悬浮剂中,悬浮粒子呈不规则圆形,87.46%粒子的粒径位于18~102.2nm之间,平均粒径为28.46nm,阿维菌素的载药量为48.25%,在光照下的稳定性增强,经过16h紫外光照,纳米阿维菌素悬浮剂中阿维菌素降解率为38.41%,比同样条件下制备的纳米化阿维菌素微乳剂降解率低11.46%,比原药的降解率低29.41%。该悬浮剂的分散性、离心稳定性都为优级,对水温、不同水质水的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受石油污染的土壤在热/Na_2S_2O_8体系以及Fe(Ⅱ)/Na_2S_2O_8体系中最佳活化条件。结果显示,石油含量为58.837g/kg土壤中,热/Na_2S_2O_8体系的最佳活化条件为:T=50℃,[Na_2S_2O_8]=1mol/L,最佳反应时间为5d,石油最高去除率为45.51%;Fe(Ⅱ)/Na_2S_2O_8体系的最佳活化条件为:[Na_2S_2O_8]=1mol/L,[Fe SO4]=1mol/L,最佳反应时间为5d,石油最高去除率为88.64%。实验表明:过硫酸钠可以快速有效降解去除土壤中石油类。  相似文献   

19.
选取诺氟沙星为目标污染物,以介孔氧化铁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设计正交实验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pH、H_2O_2初始浓度、诺氟沙星初始浓度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得到选定因素水平范围内的最优化反应条件:初始p H为7,初始H_2O_2浓度100 m M,初始诺氟沙星浓度2 mg/L,催化剂投加量0.7 g/L。最优化反应条件下,120 min诺氟沙星的降解率达到99%。通过SPPS方差分析可得,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排序为诺氟沙星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初始H_2O_2浓度。  相似文献   

20.
以均匀沉淀法合成金属氧化物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并通过气体穿透实验考察了其吸附H_2S气体的性能。实验表明,CuO负载量为40%(质量分数)、450℃下焙烧4h制备的改性二氧化硅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其穿透时间为247.3min,穿透吸附量达50.5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