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化肥造成耕地污染、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低影响人居环境、畜禽养殖污染水源、乡村旅游等产业不合理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等,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当前应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创新驱动等方面重点推进,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浅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体现及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人居环境脏乱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教育滞后等问题,提出五方面具体对策: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以期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4,(8)
正"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我国许多农村的环境现状,"垃圾围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全国各地为此纷纷出台各种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规划政策,推出各类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开展各项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力图打破"垃圾围村"的窘境。这些举措能否破解农村面临的垃圾困局,请看本期每月聚焦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已超过一亿吨,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使得生活垃圾的产量以很高的速度增长,从而使得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堆积不但会占据农业用地,垃圾腐蚀还会影响作物生长,威胁农民身体健康。受到地区不同气候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个农村生活垃圾的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本文对村镇生活垃圾的产量和各地村镇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处理现状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为保证村镇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彭县某镇三村目前存在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污染等方面环境问题,提出采用农村连片综合整治方式进行处理。集中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接触氧化+人工快渗"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1 000 m3/h;分散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0 m3/h;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县城垃圾处理场。工程总投资423万元,年运营总费用约为5.20万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因地制宜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根据北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村镇生活污水特点及处理要求,推荐典型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典型村庄环境污染特征,开展污水综合处理、禽畜养殖粪污及其他有机废物资源化、乡镇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工程,合理解决该村的污染问题。在整治方案中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调整,探索村镇污染综合治理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6,(7)
正适合当地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模式才是最合适的模式,不可好高骛远。应根据实际经济条件、工艺复杂程度及周围环境敏感度等内容,合理选择运营管理模式。随着《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颁布实施,广东的农村环境保护和污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影响了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环境管控力度较薄弱的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新冠肺炎防疫过程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垃圾堆积、污水处理不当、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不达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存在形成病毒传播扩散途径的风险.而交通运输限制虽然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但也致使农村人居整治工作延滞.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扩散在短期内限制了农民行为活动,降低了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据此,建议应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完善整治工程技术,从而在有效管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同时,更好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疫情过后恢复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村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是关系环境生态、经济民生的重要问题,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新形势下,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不仅要求减量化、无害化,同时应实现就近、就地处理,资源、能源回用.本文综述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产量与分布特性,对比分析当前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与常用技术.热解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村镇生活垃圾技术.针对村镇生活垃圾热解工艺,从过程控制、产物导向、装备设计、研究前沿等角度展开全方位分析,列举相关政策法规,并对现有应用示范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农村环境形势及主要环境问题,划定了黑龙江省重点整治范围和优先整治区域,提出了农村环境整治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定了要以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等作为农村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任务,为黑龙江省"十三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我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的执行,广东广大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民人居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环境整治行动中,大量的零散老旧的垃圾被清理出来,加之每天收集清运农村生活垃圾,保障了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随产随抛""就近堆填""散乱污"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吉林省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保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要目标,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等项目。基于吉林省农村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污染成因分析,有关人士提出了“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加强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五方面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全省农村环境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方的农业大省,农村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产生的垃圾也逐年增多,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农村的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政     
《环境》2018,(3)
正两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环保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日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4个部门印送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  相似文献   

16.
"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去强调在物质流动的全过程中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的产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垃圾的产生量增长迅速,农村垃圾的组成结构变得复杂起来。本文基于"3R"原则下,对我国关中地区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在"3R"原则下,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使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模式走上循环经济的高端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染,对农村环境污染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低。本文章基于对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政府职能、顶层设计、市场机制、治理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并从配套政策、组织实施、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以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15,43(1)
本文以涿鹿县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困境,指出农村地区现行垃圾处理方式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提出了"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户定点、组分类、村处理、镇监管、县检查"两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给出了不同模式下农村垃圾处理的适用条件与对策建议,为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范围、推进方式、资金管理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一些地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又存在政府积极性不高、责任难以落实、环境成效较差的问题,如何推动地方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13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新形势。本文在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形势下,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分别从严格目标考核、引入激励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和重视各方参与4个方面,提出了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农村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新时期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也是"三农"工作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那么,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从短板的短板入手,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再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着力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农村饮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