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无废城市"自试点开始已达三年之久,成效显著,但也面临诸多运行困境,如固体废物法律体系不健全、垃圾分类进度迟缓、白色污染严重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强等.为解决以上困境,"无废城市"建设应在新《固废法》下作出新解,并且积极借鉴日本、德国以及新加坡"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完善固废治理法律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加强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固废领域多项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取得重要进展,垃圾分类、"清废行动"、环保督察、"无废城市"试点等等,助推固废处理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固废领域也呈现了诸多新趋势:危废处理受益于重拳执法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污泥处理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目前水基钻井固废均送当地制砖厂处置利用存在的处置费用高、潜在 安全环保风险大的问题,在简要分析西南油气田水基钻井固废的产生量、来源、特性、组成性质等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不同水基钻井液体系对钻井固废进行分类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气体水基钻井固废、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固废、磺化钻井液体系固废3种水基钻井液体系所产生固废的污染物性质,相应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方法第1优选分别为:直接/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生物处理土壤利用、制烧结砖/生物处理土壤利用等,提出了相关结论建议,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分析川渝地区主要页岩气区域长宁、威远和涪陵页岩气钻井作业主要特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页岩气钻井不同井段及不同钻井液体系钻井固废性质特点,针对页岩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和油基钻屑两大类固废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情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川渝地区页岩气钻井固废应分井 段或分不同钻井液体系进行收集并分类采用不同技术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以达到更经济安全环保的效果。水基钻井固废就地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是最优选择,第二选择是就地作为井场公路及井场场地路基建设利用,其次是制成水泥块或免烧砖,最后是转运制砖利用;脱油后的油基钻屑较好的资源利用方式是协同水泥窑焚烧处置,其次制成水泥块或作井场路基材料利用。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页岩气钻井固废分类处理利用等方面的建议措施,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根本途径。自2015年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及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提出并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同时,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分析川渝地区主要页岩气区域长宁、威远和涪陵页岩气钻井作业主要特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页岩气钻井不同井段及不同钻井液体系钻井固废性质特点,针对页岩气钻井水基固废和油基钻屑两大类固废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川渝地区页岩气钻井应分井段或分不同钻井液体系固废进行收集并分类采用不同处置利用技术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可达到更经济安全环保的利用效果。水基钻井固废就地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是最优先择,第二选择是就地作为井场公路及井场场地路基建设利用,其次才是制成水泥块或免烧砖,最后才是转运制砖利用;油基钻屑的处置利用最关键的问题是争取脱油能按一般固废对待的国家或地方政策或规定争取,脱油后的油基钻屑最好的资源利用方式应是协同水泥窑焚烧处置,其次制成水泥块或作井场路基材料利用。同时针对性提出了页岩气钻井固废分类处理利用等方面的建议措施,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者和工作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宣城市近些年不断完善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建成8个工业固废渣场,有10家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企业,自2014年以来,平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达到100%,成为安徽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城市。2017年6月21日,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首站到达宣城。  相似文献   

8.
废荧光灯管的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来源和社会来源,社会来源又包括居民来源,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机构来源,具有多来源的特性。废荧光灯管中含有汞,若不经过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开展,废荧光灯管作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的典型类别被强制分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废荧光灯管的产生情况、LED灯替代情况,并对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国内典型城市的废荧光管理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我国废荧光灯管的回收现状,从责任主体、责任划分、收集渠道、资金机制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为推动我国废荧光灯管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垃圾围城的报道屡见报端,黄山创模对垃圾及危险固废的去向处理尤为引人关注。为优化城市环境质量,该市利用国债及省配套资金共1300万元的黄山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项目于2005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有机固废产量大、处理时间长,好氧堆肥是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氮素转化与损失是影响堆肥质量的关键,降低氮素损失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阐述了氮素转化原理,总结了厨余垃圾、剩余污泥及畜禽粪便等有机固废好氧堆肥中氮素转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控制氮素损失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黄山市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5座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能力共计1022.84吨。2016年共处理生活垃圾19.9万吨,区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2016年黄山市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约17.9万吨,综合利用率约14.7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100%,综合利用率82%。全市共产生危险废物0.54万吨,均得到安全妥善处置利用。6月22日下午,江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处理水基钻井固废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规水基钻井固废处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总结了常规水基钻井固废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添加0.5%左右的微生物降解菌处理钻井固废,工程实例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钻井固废中的有害物质能得到自然降解。X3井钻井固废使用微生物进行处理,3个月后检测钻井固废中主要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检测结果满足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处理后浸出液中pH值、COD、石油类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结果表明微生物处理钻井固废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油气田钻井固废处理的发展历程,从钻井固废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现状中分析了钻井固废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建议在无害化处理技术方面,系统地开展钻井固废源解析,准确识别特征污染物;在资源化方面,为了拓宽产品的销路,鼓励开展钻井固废制透水砖的技术研究,探讨固化产品稳定性的长效机制;加快编制钻井固废资源化的相关规范,为油气田大力推广钻井固废资源化技术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水基固废经长时间生物处理后做土壤利用的效果,对6口示范应用井的土壤样品浸出液、 土壤重金属、植物中重金属和土壤养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6口井水基钻井固废经生物处理所形成的土 壤中有害重金属指标均不超过GB 15618—2018(其他,pH>7.5,风险筛选值)和HJ/T 332—2006限值要求。 土壤浸出液中的无机及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均低于GB 5084—2005(旱作)要求,除铁和个别点的总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指标均不超过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土壤栽种植物中重金属含量较土壤中无明显增加,无重金属生物富集发生,除汞元素有轻微超标外,其他指标都符合GB 2762—2012中蔬菜及制品标准。土壤的养分相对较差,可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以满足特定植物栽种的需求。水基钻井固废通过微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处置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市天子岭废弃物处理总场,1991年4月投入使用至今,已为数百万杭州市民服务近20年,累计消纳处理生活垃圾达1200万吨,这里有每个杭州人的"生活故事的碎片"。2006年12月,"事转企"改制为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2009年9月为推进清洁直运工作,成立了杭州市固废直运有限公司。2010年8月,以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固废直运公司为主体组建成立了杭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清水钻屑、水基钻屑和油基钻屑3类钻井固废的资源化处理处置,对现有页岩气勘探开发产生的3类钻井固废的成分进行固废特性的鉴别。分析了固废的来源与产生方式,根据GB 5085.1~6—2007从氧化性、摩擦感度、遇水放气、腐蚀性对危险废物特性进行鉴别,从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急毒性物质初筛、生物毒性评价方面对危险废物进行毒性鉴别,根据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其进行一般工业固废的鉴别。结果表明:3类钻井固废不具有GB 508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所规定的易燃性、反应性等危险固废特性指标;3类钻井固废生物毒性远低于危险固废所规定的最低值,水基钻屑和油基钻屑热解灰渣的生物毒性评价结果均为无毒;除pH值高于9.0之外,3类固废的浸出液其他指标均低于GB 18599—2001中第Ⅱ类一般工业固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某地区钻井作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来源岩屑、废弃钻井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该地区部分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聚磺钻井液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镉、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锌超过标准背景值,镉、总铬超过二级标准(旱土);地层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锌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部分区域土壤中总铬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远高于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为钻井液。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10,(2):19-20
合肥学院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吴克、洪磊两位教授,是安徽省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城市固废处理研究的专家。作为访问学者,他们对于德国的垃圾管理制度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而特殊、历史贡献突出,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特征和物质代谢的"大进大出"特征明显,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治理问题积弊已久、复杂多变。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模式的资源型城市,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无废城市"实践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研究分析了2017年我国资源型城市固废产生、贮存、综合利用、处置环节及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设计、产业转型、分类利用、标准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无废"资源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基于固废"产、存、用、置、销"的存量、流量挂钩约束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以下建议:快速成长期城市应从产业体系构建、空间布局及准入条件着手控制固废增量;平稳成熟期城市应发展完善高值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和制度体系;枯竭衰退期城市应注重挖掘和开发存量固废的资源价值;再生发展期城市应加强多源废物协同处置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本研究可为资源型城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园区,这种园区提供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将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三废合一”综合处理,这种新型的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合,被称作ECO-TOWN。不久,一个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ECO-TOWN也将出现在上海的南汇老港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