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研发成功废塑料制造水泥减水剂技术,从而使通常称作“白色污染”的废塑料变成环保型产品。水泥减水剂是用于水泥混凝土拌制的一种添加剂,既可减少混凝土拌制时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又可使混凝土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该技术利用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经过化学预处理后,加入有机溶剂和填料,制造成高效减水剂。检测表明,使用该减水剂后,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和部分超过国标一等品水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菊粉(CMI)是一种含有羧基(-COOH)的多糖类聚合物,探讨了其作为新型水处理药剂对CaCO3晶体结垢形成的影响.研究了其对CaCO3晶体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将等浓度的Ca2+与CO2-3的溶液混合,适时测定CaCO3晶体生长过程中表面Zeta电位及溶液中p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aCO3晶体表面带有负电荷,在CaCO3晶体生长过程中加入CMI,对CaCO3晶体表面Zeta电位没有明显影响,使CaCO3溶液pH降低的趋势稍有减缓.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对新生成的CaCO3晶体进行表征,探讨CMI对CaCO3晶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间歇浸取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Cr和A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间歇浸取条件下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Cr、As的释放,对水泥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含Cr和As的水泥熟料,并制取混凝土样品,采用pH影响实验和扩散浸出实验,研究了混凝土中Cr和As的溶解特性及其间歇浸取对混凝土中Cr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取方式对浸取液pH有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问题,研究开发了以工业废料--超细粉煤灰和氟石膏为主要组分的水泥基道路修补材料,利用氟石膏与超细粉煤灰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相互激发作用,通过试验优选出超细粉煤灰-氟石膏高性能道路修补材料,并应用于道路修补混凝土的配制,同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及部分长期性能,试验表明其性能优良,在此基础上对其水化硬化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超细粉煤灰-氟石膏在道路修补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问题,研究开发了以工业废料——超细粉煤灰和氟石膏为主要组分的水泥基道路修补材料,利用氟石膏与超细粉煤灰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相互激发作用,通过试验优选出超细粉煤灰-氟石膏高性能道路修补材料,并应用于道路修补混凝土的配制,同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及部分长期性能,试验表明其性能优良,在此基础上对其水化硬化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改建时产生的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宜昌市东山大道改建项目,将废弃的混凝土面板加工形成再生集料用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验分析了再生集料的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等工程性质指标,同时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级配、最佳水泥掺量进行了设计,并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废旧混凝土经加工形成的再生集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其颗粒级配、压碎值以及主要指标均达到了路面基层材料的要求;掺3%、5%和7%水泥稳定再生集料7 d浸水抗压强度均达到路面基层的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用作路面基层是可行的;掺3%水泥稳定的再生集料可以用在公路的底基层,掺5%及7%水泥稳定的再生集料可以分别用作路面下基层和上基层。  相似文献   

8.
从煤石沸腾沸腾炉渣中提取氧化铝后,其残渣经高温煅烧可成为硅酸盐水泥熟料。在分析残渣煅烧过程中的主要固相反应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化学和矿物组成对水泥熟料生产工艺的影响,并分析了残渣水泥熟料的主要特性,同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垃圾焚烧飞灰的石材化固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种石材化固化处理方法,并对其产物的使用性能、毒物浸出特性及该方法的经济效益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处理方法利用C80PHC生产中高温、高压、高湿环境及磨细石英砂的存在使水泥水化产物转变为托贝莫来石,一方面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及强度,减少毒物浸出通道;另一方面将毒物包容或固结在其石材化的晶格中,几乎杜绝了毒物浸出。同时其产物的脱模强度及高压蒸养强度均满足C80PHC的使用要求,从而确保了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石材化固化处理的处理成本仅约为108.1元/t,使用时也无需额外占用土地、增加设备和材料成本,因此有望在低成本条件下达到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水平,是一项经济、环保、可靠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并制得混凝土样品。在混凝土路面场景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欧盟固体中无机组分有效量测试方法(EA NEN7371),以pH=3.2的HNO3/H2SO4溶液(质量比为1∶2)为浸取液,在液固比为20 L/kg条件下,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模拟浸出实验;参照欧盟块状材料中无机组分的扩散实验方法(EA NEN7375)测定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的有效释放量。模拟浸出实验结果表明,Cr、Ni和Cd在浸出过程中扩散控制是其释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金属在混凝土路面中的释放模型。实验室实测累积释放量(实测值)与模型预测累积释放量(预测值)的拟合检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释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混凝土路面中重金属的长期累积释放量。  相似文献   

11.
以磷石膏基材料代替水泥作为磷尾矿充填胶结材,研究了磷尾矿固结浆体和硬化体性能、浸出液污染特性和固结机理。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磷石膏基材料固结磷尾矿浆体比水泥泌水量要小、浆体流动性能更优;磷石膏基材料胶结磷尾矿硬化体除3 d抗压强度略低外,其他龄期的强度是水泥的1.21~1.95倍。3 d之后,磷石膏基材料和水泥胶结尾矿硬化体浸出液总磷含量基本相近,但pH明显远低于水泥,总磷也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对环境危害低。硬化体SEM和XRD分析发现,磷石膏基材料水化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针状钙矾石晶体和磷尾矿中白云石、含磷矿物生成的透钙磷石等,是整个磷尾矿固结硬化体具有较高强度、较低总磷含量和pH值主要原因。该研究表明,磷石膏基材料固化磷尾矿比水泥更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连续浸出、碳酸化保存间歇浸出和密封保存间歇浸出3种浸出条件下,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混凝土中Cr、Ni、As、Cd和Pb的浸出量,研究了干湿交替的环境中碳酸化对混凝土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漫出条件对混凝土中重金属的浸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间歇浸出过程降低了重金属在混凝土固相与孔隙水(液相)中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利用Rank氧电极筛选焦化废水功能菌的方法。实验所用焦化废水中含有结构不明的成色有机物,从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组对该物质有效的菌株,利用Rank氧电极测定其对该物质的活性大小,筛选出活性较好的菌种用于废水生化处理的进一步研究。对于结构不明的物质降解,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简捷、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功能菌的筛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9):F0004-F0004
该工程废水成分复杂多样,含有大量如亚磷酸二乙酯、丙酮、硝基苯璜酸等有毒,有害或抑制生化的特殊污染物。废水中无机盐含量高,其浓度远超出生化系统耐受极限。废气成分复杂多变,污染物多属于难分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自燃煤矸石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重要指标,考虑抗压强度、水灰比、水泥用量、养护龄期、相对湿度以及温度等不同敏感性因素,采用快速碳化实验方法来探究其对碳化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深度与强度呈负相关;水灰比越大,内部空隙就越多,碳化深度越深,反之亦然;碳化深度与水泥用量呈负相关,但单纯增加水泥用量来降低其碳化程度是不可取的,应综合考虑其他敏感性因素;碳化深度与养护龄期呈正相关,碳化深度在3~14 d龄期内增长率最大,随龄期延长,其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碳化深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机立窑水泥生产的工艺特点,分析探讨机立窑水泥厂大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工机立窑水泥生产工艺通常水泥厂生产工艺分为回转窑(干、湿法)和机械化立窑(又称机立窑)两大类,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讲,回转窑生产工艺明显优于机立窑生产工艺,但由于机立窑生产工艺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单位产品成本低、对原材料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我国中、/J‘规模的水泥工业的发展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机立窑水泥生产工…  相似文献   

17.
用高温电炉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后再制作混凝土,参考EA NEN 7375:2004浸出试验,设定5种不同pH的浸取液对混凝土进行长期浸出试验,研究了pH对水泥窑共处置混凝土中Cd释放量以及释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pH为2.00、3.50、5.00、7.35和10.00的浸取液中,Cd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0.408 0、0.005 8、0.000 7、0.000 4、0.001 2 mg/kg.在酸性条件下,随pH的增大,Cd的累积释放量减小.在碱性条件下,随pH的增大,Cd的累积释放量增大.(2)pH为7.35的浸取液中,Cd累积释放量的释放曲线与斜率为0.5的直线拟合最佳.pH为7.35的浸取液中,混凝土中Cd的释放机制为扩散控制;pH为2.00和5.00的浸取液中,Cd的释放在前期为扩散控制,后期发生了耗竭作用;pH为3.50和10.00条件下,Cd的释放在前期发生了延滞作用,中期为扩散控制,后期发生了耗竭作用.  相似文献   

18.
磷石膏的改性及其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磷石膏的改性方法及改性磷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可将磷石膏中对水泥有害的杂质转化为难溶性,并能改善磷石膏中硫酸钙的溶解性能,改性磷石膏可以替代天然石膏用于水泥生产。  相似文献   

19.
锆化工废渣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锆化工废渣用在水泥生产中替代部分混合材料,经正常水泥生产各道工序后,生产水泥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所采用的工艺既解决了锆化工废渣的出路,又减少了水泥混合材料的使用量,节省了其它原料,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水泥厂建成6号窑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危险废物作原料生产水泥,在每天生产2500t高质量生态水泥的同时,可处理毒鼠强、废电池等危险废物400t,并成为该省唯一的特种垃圾处理中心。该生产线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新型于法生产工艺,能耗低、效率高。由于回转窑内气体温度高达1500℃左右,可使99.99%以上的有机有害成分分解,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