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乍暖还寒的春天,春寒料峭,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正如农谚云: “春冻骨头秋冻肉。”因此,人们往往将门窗紧闭,以防春寒袭人。这样做虽然起到保暖作用,但是由于空气污浊不新鲜,室内空气的清洁度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加之春天雨  相似文献   

2.
黄川 《安全与健康》2006,(2S):53-53
乍暖还寒的春天,春寒料峭,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正如农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因此,人们往往将门窗紧闭,以防春寒袭人。这样做虽然起到保暖作用,但是由于空气污浊不新鲜,室内空气的清洁度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刘旸 《劳动保护》2012,(7):112-113
春去夏来,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但夏季的高温使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产生诸多变化,人们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和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极易患上一些疾病.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夏季的常见疾病,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度过平安健康的夏季.  相似文献   

4.
迎春曲     
人们走进新世纪的又一个春天,为了迎接春天,迎接新的希望,多少人曾在雪舞风歌的子夜遐思,又有多少人在曙色隐隐的窗棂中展望。我们心中的春之神,突破风雪的重围降临,我们面对春天明媚的阳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13,(3):37-37
初春气候变化无常.是一年中最不稳定的季节。同时.人的机体经过严冬的蛰伏.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均有明显的下降.这就为各种病菌的侵入铺垫了温床。按以往的情况.有五种疾病会随春而至,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精心预防。  相似文献   

6.
尽管睡眠不少,可白天还是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人也显得倦怠无力,毫无神采。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传说的“秋困”。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进入秋季,人们很容易犯困,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表现得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7.
春季养生肝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活跃起来.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于肝,天人相应.故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  相似文献   

8.
2001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了 2001年气候条件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春夏季全国大范围的持续严重高温干旱,造成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偏重发生,其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全国大部分地区以虫害为主,病害较轻.春夏季的高温干旱引发蝗虫全国大发生,但制约了小麦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为中等发生年.全国主要稻区病虫害发生期间干旱、少雨、大雨频次低,限制了水稻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为中等发生年.水稻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但造成长江流域水稻螟虫的中等偏重发生.东北、华北地区中后期温度降水配合相对适宜,造成玉米螟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9.
复康 《安全与健康》2004,(4S):53-53
春天,不少人常感到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春困。为何春天人们会发生“春闲”呢?这还得从气候环境因素与人体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谈起。寒冬腊月时人们在低温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这时汗腺闭合,皮肤血流量减少,脑部和内脏器官的血液量增加,大脑血氧供应充分,所以冬季哪怕是寒风刺骨时人也不易困倦。  相似文献   

10.
PM2.5与O3均为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物,采用自动设备监测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市商业区和郊区空气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和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其中O3质量浓度夏、秋2季高,春、冬2季低;PM2.5则秋、冬2季高,春、夏2季低;O3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当天午后,PM2.5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上午;空间分布上,O3质量浓度在郊区站点相对较高,而PM2.5质量浓度在商业区站点较高.PM2.5与O3质量浓度变化以负相关为主,即PM2.5质量浓度高时,O3质量浓度则低,反之亦然,二者一般不产生叠加污染.总体上,夏、秋季节应主要防O3污染,春、冬季节则主要防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初步调查平顶山市大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于2006年9月-2007年8月春、夏、秋、冬4季在平顶山市分别采集了80个样品,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45-0.872 mg/m3,0.023-0.044 4 mg/m3,年均值分别为0.162 mg/m3,0.093 mg/m3,PM10超国家标准0.62倍,PM2.5超美国EPA标准5.20倍.PM10和PM2.5的季节变化趋势足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PM10中PM2.5约占64%.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动态     
正上都电厂"三个聚力"春查保安全本刊讯进入春季,内蒙古上都电厂结合季节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三个聚力"精准部署春查工作落地见效,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一是聚力部署有速度。电场迅速召开春查动员部署会议,聚焦春查工作重点及方向,成立春查工作领导小  相似文献   

13.
穿衣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其内含的科学知识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仅就其最重要的保暖性能,很多人还是凭经验来决定穿多少衣服。春、秋、夏天由于外界温度不是非常低,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就需要认真地选择防寒服装了。通常人们根据服装材料的材质来判断保暖性能的好坏,认为羽绒比棉的保暖性好。  相似文献   

14.
太湖水-气界面温室气体N2O日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最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N2O的来源,湖泊中N2O产生机理,监测了太湖水-气界面四季N2O日通量,并分析了N2O日通量变化特征,发现太湖大部分时间是N2O的源,少部分时间是N2O的汇.春、夏、秋、冬四季的平均N2O日通量分别是0.018 mg/(m2·h)、0.065 mg/(m2·h)、0.003 mg/(m2·h)和-0.002 mg/(m2·h).夏季较高,而春、秋、冬季较低.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在这个象征着新开始的季节里,应该吃什么食物才养生呢?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俗称"咬春"。春季第一菜:春笋说到吃春,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笋。春笋脆嫩鲜美,可嚼出清香和甘醇来,被誉为"素食第一品",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如果说肉食者鄙,食笋则正好相反。笋的味道就是如此清雅隽永。苏东坡曾道:"无竹则俗,无肉则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笋煮肉。"中医认为,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  相似文献   

16.
春夏之约     
在春如四季的自由播放中,今年的春天显得格外悠长,人们时而在冷风里颤抖,时而在温暖中飞扬、唯有繁花没有忘记一年又一年的相约,无论寒暑晴雨,蜚短流长,仍然一如既往地报以春天满眼芬芳。那些花儿,在漫山遍野中疯长,如暗夜的繁星,照亮了一季的红妆,哪管岁月吹淡了容颜,季节风干了忧伤。细雨纷飞中,苍翠的绿愈加鲜亮,像是一面春的镜子,透射出无限活力和百般妖娆。被淋湿的青石板小径上,写满了浪漫,镌刻着沧桑,其中不知隐藏着多少前尘往事和爱恨情殇。穿过时空的隧道,眼前似乎又浮现出诗人笔下那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不知谁家屋檐下,斜倚而出的一簇蔷薇,正沐浴着雨露烂  相似文献   

17.
最近,某企业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虽然现在已是阳光明媚的春天,但一个基层生产班组的安全警示牌上仍然写着"进入冬季,注意防冻、防火"的内容.检查组成员指出,春季安全生产的重点应该是防春乏、防雷电,"进入冬季,注意防冻、防火"的警示牌应该换掉了.  相似文献   

18.
绿叶和烟囱     
当最后一缕阴霾投入除尘器的怀里,鹅黄的生命便轻舒一口气,向着晴空绽开一片新绿。于是,绿叶上蹦着春的喜悦,向人们喋喋絮语──愿诗人们不再以马达的震鸣,来赞誉大工业的繁荣;愿烟囱不再以黑色的蘑菇云,展示自己的威棱。那么,生命就有了绿色的圆润,生命才有轻盈的乐音!绿叶和烟囱@陆士华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季节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垂直一维物理-生物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物理亚模型为一维POM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基于文献结果对垂直混合系数Kh和Km进行了调整;生态亚模型为ERSEM模式(European Regional Sea Ecosystem Model),主要考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底栖碎屑和营养盐(氮、磷、硅)等状态变量.模拟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出现一年双峰的态势和夏季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现象,春、秋季水华期间,表层叶绿素峰值分别为3.25 mg/m3和0.71 mg/m3.浮游动物和细菌在春季水华后表层出现峰值,分别为143.6 mg C/m3和23.55 mg C/m3.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均在5-11月呈现表层浓度低、底层浓度高的分布.通过计算碳通量可以看出,在春、夏季,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分别为58.944 g C·m-2·quarter-1和68.276 g C·m-2·quarter-1,高于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在冬季,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的摄取超过浮游植物对无机碳的摄取量.浮游动物在冬季主要摄食细菌,占71%;春、夏季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可达67.5%.浮游植物对碳的释放主要是以DOC的形式,约占90%.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20,(1):23-26
冬春时节,天干物燥,是各类火灾的高发期。火灾防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这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绷紧神经、枕戈待旦,全国各地正紧锣密鼓集中幵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全力以赴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国家有部署、部委有政策、地方有行动”的冬春火灾防控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