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苏州河的整治历史.分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效益.通过对苏州河干流2000年基本消除黑臭的阶段性成果的分析表明,不断截流直排苏州河的污染源并控制市区3条污染严重的支流对苏州河的污染,是苏州河干流黑臭水质初步改善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后的苏州河水质还不稳定,易受苏州河沿岸泵站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黔江河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利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黔江河专项监测报告的数据,分析黔江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其成因,黔江河闸桥至下坝断面水质污染严重,主要与城市建成区功能区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有较大关系,生活污水直排、部分污染物沉淀或被河床截留为主要原因.根据黔江河水质现状、污染成因,提出通过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等三个阶段治理黔江河水污染,为有效的改善黔江河的水域环境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1年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视频方式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就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部署。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启动会并讲话。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櫗櫗櫗櫗櫗櫗櫗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从源头推动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天长市高邮湖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湖属于淮河流域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长江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根据高邮湖水质监测数据、现场调研勘察情况,天长市高邮湖面临着水质逐年恶化、支流水质不达标、湖滨生态带萎缩、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农村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城镇地区污水处理不足等突出水环境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导、水质达标为目标,实施分流域、分期系统治理的思路,近期对高邮湖流域污染严重的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三个流域开展重点治理,包括集镇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远期,为保证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提升效果,将治理范围扩大,实施高邮湖、沂湖、洋湖综合整治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并开展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推行工作。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尽快改善小流域河道水质,全面削减入湖污染物,最终实现高邮湖水质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南京市浦口区城南河污染治理期间污染物含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城南河的整治工程开展以后,试点地区的水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黑臭现象得到了控制,河道周围环境明显好转,晨起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以污染物CODcr、NH3-N为例,这两种污染物自2013年1月之后下降趋势非常的明显,CODcr在2013年6月至9月期间已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NH3-N在2013年6月至7月期间也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可见污染整治工程的效果是较为明显的。但是,在2013年8月以后污染情况又呈现出轻微的加重趋势,这表明我们要加大污染整治的力度,推进城南河污染治理工程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丽娃河及丽娃支河污染现状和河道特征,经充分论证后确定综合整治方案,主体工程包括截污、调活水体、水质强化净化和河道生境恢复等,并付诸实施。对比综合整治跟踪监测结果和治理前河道水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整治后,DO有了显著提高,NH3-N、TN、TP从治理前的劣Ⅴ类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河道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等。结果表明,丽娃河采用水质强化和水生态重建方案并举,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典型污染河涌水体整治试验方法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河涌整治试验段为濠头涌、沙边涌、八公里河、张家边涌4条河涌。现阶段,河涌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水质黑臭污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在河涌截污不完全,调水补水实施不彻底的背景条件下,在该流域内选择了一段典型水体,针对不同污染形态选用了曝气复氧+高效絮凝剂+微生物修复技术和低强度长时间曝气+生物浮床修复技术2种生物-生态修复方法。通过观测治理前后各种水质理化指标改善的程度,评判所选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工艺在污染治理上的成效,探讨了生物-生态修复方法在城市污染河流治理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运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建立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利用此模型,并根据2007年上半年度沙溪河各监测点的资料,进行对整治后的沙溪河的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三明段沙溪河水质总体高于Ⅲ类水质;与2000年以前沙溪河水质(2000年以前很多处水质低于Ⅲ类水,特别是三明市城区那段)相比,说明最近几年的沙溪河水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到位。最后对沙溪河水质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闵行区水质污染主要由于排入河道的污染物量巨大、外来污水的影响、河道自净能力减弱等原因造成,可通过市政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截污、建立严密完整的监测监理体制、治污、河道整治等治理对策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青白江区长流河水质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长流河水质污染严重,氨氮和总氮严重超标,不同水期污染水平为总氮>氨氮>CODCr.提出治理长流河的方法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等多方面考虑,使青白江区长流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顾强  饶应福  向迎洪  王莉 《环境科技》2001,14(1):23-25,27
分析了奎河水质变清含义、不同含义对奎河水质的要求,讨论了实现不同含义奎河水变清方案及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作者认为,奎河水变清和全河道水质达标是一个很高的污染治理目标,需要通过对奎河污染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改进,水质指标的逐步提高才能逐渐逼近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中国著名水乡,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近年,浙江各地水质治理成效显著。2014年5月27日,浙江省开始部署"五水共治"工作,2014年以来,浙江累计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1万公里,清理垃圾河、黑臭河1.1万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2.5亿立方米,整治排污(水)口33万个,水污染治理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浙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苏州河环境污染成因,介绍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规划、整治方针和十大项目.根据水质改善和生态系统恢复的情况,分析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剿灭直排七大水系劣Ⅴ类河涌为主攻方向,以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为终极目标,全面打响"剿灭劣Ⅴ类河涌大会战、重点流域(海域)污染治理大会战、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大会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会战、养殖污染治理大会战、工业污染治理大会战"六大标志性战役。  相似文献   

15.
利用灰色关联法评价苏州河水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在地表水水质状况上的实践应用,并应用该方法对苏州河1996年、2004年及2005年白鹤、黄渡和华漕等6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近10年来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有效实施,苏州河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断面水质状况由1996年的V类或劣V水.到2004年和2005年基本提高到Ⅳ类或V类水质状况,且上下游水质差别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苏州河河道曝气复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六支流截污、综合调水等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苏州河沿岸的污染源大部分已被截留,河水水质大有改善。但是,苏州河北新泾以下河段,由于沿江37座合流泵站雨季排江的冲击负荷,雨天苏州河水体仍有黑臭。向苏州河进行曝气复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增强水体的净化功能,对解决突发性的冲击负荷所造成的水质恶化、消除水体黑臭、恢复苏州河水生生态系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秦皇岛市出台《“七河”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该市将投资15.53亿元,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治理工业污染源、生态修复建设等多项措施治理“七河”污染,力争在2010年年底前,使7条河流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抚西河综合整治是抚顺市区内七条支流河整治项目之一。经调查,沿河无统一的治理规划,河两岸的基础设施残缺不全,普遍无排水设施,致使附近工业废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污染。为确保浑河水体不再受污染,文中在论述抚西河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点源治理、污水截流等方面的具体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苏州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水文、水质和污染调查结果,分析了苏州河水质和污染现状和综合环境质量,提出了影响苏州河水的8项主要环境问题;严重的有机污染;底泥对水质的污染;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上游来水水质;合流污水系统的溢流;河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航运影响;沿岸景观和陆域布局不合理等。根据这些分析,作者从苏州河的功能定位和治理目标出发,提出了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0,(7):70-71
江苏:开启新一轮淮河流域治理 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及时作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部署,江苏、安徽等沿淮4省共同努力,现已按期全面建成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江苏将投资超过200亿元用于新一轮淮河治理工作,年内将开工建设入江水道整治。新一轮淮河治理主要任务,包括淮河人江水道整治、淮河人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以及里下河洼地治理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