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前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并没有考虑大气环境质量随季节的变化,为此,本文应用动态贴近度法分析季节因素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并通过最近贴近度的计算提高聚类效果。一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过程中,可以忽略季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 ,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数学模型 ,对成都大气环境监测点的优化实例证明 :该方法优化结果切实可靠 ,最终保留的信息量大 ,而且计算方法灵活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改进密切值法及其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密切值法由于具有运算过程简明直观,评价结果优化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但由于在运算过程中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采取等权处理的方式而使结果有失偏差。通过引进目标差值率法及熵权法可对密切值法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福州市2001年-2006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结果表明,福州市2001-2006年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依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等级,2003年至2005年均达到一级标准水平,2001、2002、2006年均达到二级标准水平,这与实际情况能很好的吻合,说明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大气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监测结果偏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为探讨目前我国监测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_2)及氮氧化物(NO_2)所采用的三种监测方法(即连续自动监测法(Ⅰ)、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Ⅱ)及间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Ⅲ))所得监测结果的可比性。我们在多个监测点同时采用上述三种监测方法分别对各监测点大气环境中的SO_2及NO_x进行长时  相似文献   

5.
监测点位布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后期监测结果的客观、真实。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为例,介绍了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监测点位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物元分析法,在大气污染普查基础上,以郑州市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冬季)的数据为准,构造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求出关联函数值,进行了大气监测点的优选,并与用模糊聚类选出的点位相比较,来验证郑州市目前已有测子丫建立的合理性,并以此证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和厦门市环保科研所共同承担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厦门市大气环境测点的确定》课题,于1989年1月10日在福州通过成果鉴定。大气环境监测点的合理布设,是大气环境监测中最  相似文献   

8.
空气质量评价是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合理、科学地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才能做出精确的治理规划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标倍数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空气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离差平方和最小原理建立优化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最终的组合权...  相似文献   

9.
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优化布点的方法——综合因子得分法。该方法先将多维环境指标矩阵投影到其主成分空间,然后将其与对应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求得综合因子得分,综合因子得分值越大表示该监测点综合环境质量越差,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值的大小就可对监测点样本集进行合理分类。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用于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具有计算简便、快速,计算结果稳健,分析合理,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大气质量评价模型及监测布置方法的研究价值日益凸显。目前,常见大气质量评价模型虽然具有各自优势,但无法彻底解决非线性多维体系这一复杂问题。同时,常见的监测点布置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气质量评价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并提出了优化监测点布置的方法与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A new approach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 theorems, including the Primary Matrix Element Theorem and the Fis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sampling sites. According to its basis, an application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s discussed. The method was proven to b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he results were admitted and appli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PB) of many cities of China. A set of computer software of this approach was also comuletelv comniled and used.  相似文献   

12.
提出将单项污染物测值反映的信息量表示为相对重要性和将单项污染物的相对重要性综合为多项污染物的综合相对重要性的计算公式。根据测点信息的综合相对重要性,再用主成分子集合选择法优化选点。该方法不仅减少了计算量,也易于确定多项污染物的综合优化点。该方法用于贵阳市大气环境测点优选出的测点能反映该市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用物元分析法优选大气环境测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构造了大气环境监测的标准物元矩阵和节域物元矩阵的基础上,应用物元分析中的关联函数定义,对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研究。应用于实例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是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优化布点黑箱理论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新华 《环境工程》1999,17(3):56-57
提出黑箱理论模型优化环境监测布点,根据Moore Penrose广义逆理论提出二次多项式方程的最小范数算式。应用于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监测优化布点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得到快速推广与应用.以湖北竹山经济开发区为例,采用A-P值法构建模型来估算大气环境容量,并提出一种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引入内梅罗指数并加以改进,加权得到更精确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分析与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可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竹山经济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开发利用强度均远小于1,研究区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发区的综合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在远期达到0.051 2,区域开发利用到远期要考虑逐步限制开发强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元统计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传统主成分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中的局限性并构造合理有效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利用改进的主成分方法并融合层次分析法(AHP)、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将主、客观指标赋权方法优点相结合并可准确可靠地判定样本点环境质量级别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2个大气环境质量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适合于大气环境质量综合定量评价且切实有效的方法模型,构造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气质量污染损失率评价模型参数的GA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设定各项污染物在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损失率评价模型中有相同参数值,采用具有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GA)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对各种大气污染物均适用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损失率计算公式及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与其他多种评价模型用于大气环境实例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原理直观,评价结果准确,而且计算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