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化系统进入良好实验室规范(GLP)领域,在享受着高新技术手段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之时,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管理也不断受到挑战,主要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不断升级与实验室内部管理手段应对不足的矛盾。目前,多个重要国家和组织陆续发出了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和数据完整性管理的法规和指南,并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本文梳理并总结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s,ISPE)、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PIC/S)、欧洲原料药委员会(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Committee,APIC)等重要机构的数据完整性和计算机化系统要求,结合生态毒理GLP机构的发展需求,根据风险质量管理、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和数据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建立了一种基于数据完整性的计算机化系统分级管理策略。通过信息收集、分类分级、措施评估和措施管理四步法,提出了计算机化系统管理中数据完整性措施的管理思路,该方法具有集约化、策略化和科学化的特点,有助于生态毒理GLP机构提升计算机化系统应用和管理能力,推进我国GLP机构国际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生态约束下农村产业适宜性研究进展,了解国内外产业适宜性研究前沿,判断未来研究趋势。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核心期刊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分析了1992—2020年国内外生态约束下农村产业适宜性研究的发展历程。该研究发现对资源承载力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等生态约束表征和经济驱动下的产业适宜性相关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前沿性。2011—2020年国际研究热点内容聚焦在气候变化引发的产业适宜性和生态资源向资产管理转化方面,不再局限于与资源承载力关联的生态约束。而我国相关研究受国家政策和国际前沿研究导向影响明显,在1992—2010年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安全体系构建为重点,基于短板理论,通过精确量化不同生态资源的弹性力,明确不破坏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特定产业极限状态;近10 a来,随着生态对产业发展约束作用的凸显,生态约束概念的正式出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得到更系统和全面的理解。最后,通过对比分析30年来国内外生态约束下农村产业适宜性相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成果,提出我国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是明晰化与度量化、协同化与资产化、政策化与底线化。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和最特殊的要素,它的激励与约束问题极为精巧、复杂.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问题的考察,结合我国体制内企业运营的实践,初步探讨了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凌秀权 《环境生态学》2023,(2):61-64+96
在高陡岩质边坡上采用防护网和长形生态袋约束结构边坡防护技术,可有效改善裸露岩体面貌,迅速恢复矿山环境裸露岩体生态植被。该技术是近年来新型高陡岩质边坡防护网和长形生态袋约束结构。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为例,介绍了防护网和长形生态袋约束结构边坡防护技术具体施工流程,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可为今后的废弃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开发的钦州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区域开发的钦州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中、低敏感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64.49%,高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19.22%和16.29%.通过对生态敏感与开发建设关系的分析,划分出生态高约束、生态适度约束及生态非约束3类区域,为全市工业化、城市化空间发展提供参考.从自然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与供给、自然灾害影响及建设用地拓展4个方面提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预防和控制生态敏感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遗传算法是一类借鉴自然界生物种群“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进化过程的启发式随机搜索优化算法,具通用性好、鲁棒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网络设计领域,如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通过讨论遗传算法在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中的应用,并对遗传算法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见解.参17.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比较复杂,其原因并非正式约束机制的软化及正式约束机制的滞后和缺乏,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制度方面和技术方面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郝韦霞 《生态环境》2010,19(12):3021-3024
在分权体制框架下,约束机制软化导致地方政府放大其自利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减项。表现为:在当前政府绩效考核的经济指标压力下扩大自然资源的投入;与资源消耗主体博弈的经济人行为导致不规范的环境资源分配,使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呈现高成本特征;与中央政府相较的信息优势导致全局性的非理性资源的浪费等。生态预算是ICLEI参照财政预算的程序创建的促进环境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管理的政府工具,其以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实物指标度量环境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流量,强调约束支出控制,以保持环境资源全部价值在代内和代际间的平衡。我国在引进生态预算监督制约机制的路径选择及模式设计上,可能会出现因现实文化的惯性、双重代理机制、体制内监督等问题导致的生态预算约束软化,改进方向在于重视环境-经济-社会一体化考核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激励方式、由社会审计评价和监督生态预算执行,从而逐步走向制度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不少村镇出现非农化、老弱化、空废化、污损化、贫困化("五化")现象,其实质是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问题,尤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量生产要素投向农村带来发展的同时让这种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少管理上可操作的村镇关键资源环境约束与胁迫因子的精准核算,在村镇发展规模、模式和发展方向路径选择上缺乏依据和标准。该文界定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开展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区划与功能类型划分,设计了村镇建设水、土地、生态关键约束因子及阈值测算原理,建立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逻辑框架,并提出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环境与资源的刚性约束决定深圳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而自主创新无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持续动力.深圳市多年的发展证明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深圳精神的核心内容.参2.  相似文献   

11.
城市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城市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法和程序,即从城市声环境的质量评价分析,城市噪声污染趋势分析,结果城市总体规划原则,提出声环境规划目标,城市噪声综合整治规划的内容及实施规划的支持与保证。  相似文献   

12.
论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如何实施共同管理,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涵的传统主流价值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一方面,传统主流价值观启示着现代作家在其审美活动中高张“人”的个性,从而实现对传统主流价值的反拨;另一方面又导引着作家以启蒙和救亡为主题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由此而实现对主流价值的归属.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所调查地区的环境现状、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保素质和环保行为,能够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文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宁波市公众在地区环境问题、公民环境责任、环保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和固体废物收集处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区域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下简称总量控制)的方法,基于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方面的多年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对总量已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地区如何对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如何确定区域污染减排和综合整治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如何构建新、老污染源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以及制定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为区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6.
浅议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兼有感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两重性。开展恶臭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对恶臭基准/标准的制定、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健康危害,分析了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就如何开展恶臭健康风险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国策.而如何实施这些国策,并解决好有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待于理论上的指导,这个理论便是关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的理论.因此,创建环境经济学,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污染场地的管理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对污染场地的管理方法,即包括识别可疑场地、场地历史调查、初步采样测试、场地分类、详细采样测试、场地再分类、制定修复管理措施、实施修复管理措施、确认采样和最终报告、长期监测的10步管理流程,并说明了各步骤涉及的若干指导性文件,最后探讨了加拿大污染场地管理方法对我国建立污染场地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o anticipate the rapidly changing world resulting from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projections of climate models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conservation. This requires that the scales of conservation be aligned with the scales of climate-change projections. We considered how conservation has incorporated spatial scale into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how the projections of climate-change models vary with scale, and how the two do or do not align. Conservation planners use information about past and cur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at multiple scales to identify conservation targets and threats and guide conservation actions.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re also made at multiple scales, from global and regional circulation models to projections downscaled to local scales. These downscaled projections carry with them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broad-scale models from which they are derived; thus, their high resolution may be more apparent than real. Conservation at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s is about establishing priorities and influencing policy. At these scales, the coarseness and uncertainties of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may be less important than what they reveal about possible futures. At the ecoregional scale, 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downscaling climate models become more critical because the distributions of conservation targets on which plans are founded may shift under future climates. At a local scale, variations in topography and land cover influence local climate, often overriding the projections of broad-scale climate models and increasing uncertainty. Despite the uncertainties, ecolog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must work with climate-change modelers to focus on the most likely projections. The futur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and full of surprises; judicious use of model projections at appropriate scales may help us prepare.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退耕还林(草)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教育,完善环境法制,加强现代科技管理,发展生态经济,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达到环境与经济、社会“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