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晨  杨帆 《环境保护》2020,48(6):59-63
由于环境侵权具有特殊性,我国立法中对于环境侵权逐步确立了在无过错责任下实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但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本文分析了立法与司法中关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问题的矛盾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主要对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的界定和区别展开分析,指出了二者在概念、逻辑结构与举证责任分配上的不同,并基于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问题倾向于法律推定的形式,肯定了由举证责任倒置到法律推定的改革是一种立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张宝 《环境保护》2013,41(14):64-6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提供单位】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案例点评人】张宝【案例类型】环境民事案件【案例名称】曾某诉贵阳双辉钢铁公司等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主要争点】环境污染责任的因果关系认定【污染类型】水污染【裁判情况】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第66条举证责任倒置原告义务  相似文献   

3.
环境侵害是现代社会的新生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侵害行为,它具有缓慢性、持续性,从而使因果关系判定发生困难。本文提出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并由加害人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4.
陈雅楠  杨帆 《环境保护》2016,(13):58-62
在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侵权案件中,原被告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信息不对等,往往会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证明。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分配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阐释了我国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制度的转变,建议在我国的环境侵权案件中可以引用部分因果关系学说理论,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推动环境诉讼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论述了德国《环境责任法》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包括因果关系推定、无过失责任原则、受害人的咨询请求权制度以及责任保险、财务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力剧增,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外资的主要来源,然而与之伴随的"三高"产业的转移,给作为主要东道国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再加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政绩观的错位、公众环保意识的欠缺,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而有限责任的原则使得各跨国公司母公司避开了责任的承担。对此,必须借助"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制度,"揭开公司面纱",将公司是否滥用控制权的举证责任赋予母公司。并考虑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以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推定为基础,完善对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联性"与"因果关系"证明规则并非等同。"关联性"是指污染行为与损害间存在某种联系,是一种弱相关性。"因果关系"指损害是由污染行为引起的,是一种强相关性。一些地方司法实践将二者混淆,这是近年来环境诉讼被侵权人证明负担加重导致举证不能最终败诉的主因。一些法官的惯性思维及上级法院指导不力等原因导致"关联性"证明规则被虚置,环境案件审判中过度依赖鉴定,限制了"关联性"证明规则作用的发挥。为使"关联性"证明规则充分发挥实践价值,应当从理念内化、制度保障及实施监督三方面破除阻碍,将环境正义理念内化为法官利益衡平的指引,通过环境司法专门化制度保障"关联性"证明规则的适用,利用审判监督制度规范"关联性"证明规则的适用,以防止不当裁判,维护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将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讨论了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推定与举证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应实行预防性的排除侵害与损害、赔偿并重的救济制度,实行利益衡量原则与公害赔偿社会化。最后,作者就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祺昆 《环境保护》2012,(14):72-74
德国《环境责任法》在减轻环境污染损害中受害人的证明责任方面有其先进性,其中关于受害人的损害与运营人的设备之间的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具有创新性,但该法也略有不足。了解并清楚地认识该法的功与过,对完善我国相关环境立法具有借鉴意义。德国于1991年出台了《环境责任法》,该法是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专门立法。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受害人的举证难问题,在德国,该法出台之前,法官在处理关于环境污染损害民事赔偿的司法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正确分配举证责任,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本文将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重点论述原告和被告各自应对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以及原告的举证责任和被告的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