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在厘清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区别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实施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分置的必要性,借鉴国外行政监察和我国纪检监察审计体制机制的经验,提出上收环境监察,确保"督政"的权威性;下移环境执法重心,赋予地方完整的执法权、强化督企是环境监察和执法的工作重点,并对此项改革措施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环保督查制度:推动建立督政问责监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能力偏弱、执法手段偏软,环境执法中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保护"和环保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环保督查制度成为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抓手,能为中央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地方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履职监督、为加快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推动建立起督政问责监管体系。建议应规范环保督查制度,强化督政问责内容;强化环保督查组织领导,实施监管清单制度;加强环保督查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开放式督查,从而加快推进环保督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杨华国 《环境保护》2020,48(3):37-41
环境治理公众监督是环境治理概念模型新范式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治理公众监督的目标指向是实现环境规制关系的良性互动。当发生规制失范时,有必要由公众等第三方主体对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进行监督。公众对规制关系的监督权利根源于科斯定理所意蕴的权利界定规律。环境治理公众监督的具体运行按环境规制的前后阶段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监督环节,每个环节都包含督政与督企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处罚案件大幅提升,既有中央部门的督查约谈,也有地方部门的暗访查封,环保整治领域实现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环境保护开始从"督企"向"督政"转变。那么,"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是否实至名归?在执行过程中又暴露出哪些缺陷?新环保法落地,环境监察部门工作又有哪些新挑战?近日,记者专访了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处罚处处长姬钢。记者: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后,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哪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付诸实施,在规范层面赋予环保行政机关行使督查执法权的制度利器,环境监察执法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实施举措不断推陈出新,环境监察执法进入"高定位""硬约束""讲实效""重治理"的新常态,各地纷纷"打响第一枪",推进督企与督政相结合,强化公开约谈和问题曝光,发挥了震慑效果。2015年1—4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60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18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我国的区域和流域环境管理,提高国家对跨省界重大环境问题的监管及应急处置能力,自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陆续组建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六大区域环保督查机构,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部门的监督管理,达到"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监管体制的要求,这是健全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曦 《环境保护》2020,48(3):11-18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任务繁重,需要立法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探索环境治理研究的新范式,从整体视角考察和研究环境治理(包括其主体、互动和规则)。本文在结合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环境治理概念模型,为探索环境治理研究的新范式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工具。模型围绕着消除企业生产和经营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这个目标,对环境治理的主体(企业、地方党政、第三方主体)、主体间关系(规制关系、督政关系、督企关系)和规则对主体间关系的影响做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它逻辑自洽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供环境治理各方主体和研究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声音广场     
《环境》2016,(12)
正关键词:督察问责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各地掀起一场治污问责风暴。这场问责风暴的最大特点,就是动真格,"不玩虚的",实现由"督企业、督政府"向"党政企同督"的转变,如此大手笔,让环保督察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注:本栏目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刊立场。部分内容有删减。凤凰评论:像反"四风"般公布环保督察问责清单此次督察力度空前,着眼的就是清除为政之霾。而在问责3000多人的成绩单外,公众也想看到更细化的信息:问责的3422  相似文献   

9.
环境督察制度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环境督察制度一方面在顶层制度设计上需要协调党内法规与法律制度,完善统一"监企"与"督政"制度。同时厘清环境督察制度的权责分配,该制度包含的权力架构体系对落实环境督察制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文君 《环境保护》2020,48(3):19-22
在环境治理中,环保督政制度是确保地方党政切实履行环保职责的重要制度。新时代以来,我国环保督政制度的关键抓手是:强化地方党政生态环境主体责任、加大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和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三个方面的制度在内在功能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对地方党政的环保履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完善这个制度,应该加大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权重、建立合法的地方党政环境治理行政容错机制、完善生态环境问责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iskBased Inspection,RBI)的方法对装置内的安全阀进行分析,判断出风险分布及失效模式,从而确定安全阀校验周期。由于校验周期的精确判断,解决了原先安全阀每年必检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12.
宇仁兵 《环境保护科学》1997,23(6):19-20,29
根据当前环境监理制度发展情况,分析了建立环境监理稽查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环境监理稽查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核查是实验室满足认证/认可准则的检查活动,是体系满足要求的证明性过程,环境实验室进行质量核查,是提高环境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从人员及设备、实验室外部影响因素核查(包括现场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实验室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实验用水、实验空白和检出限、平行样及加标回收、标准样品、标准曲线等)核查等方面简述环境检查实验室质量核查的主要内容,为实验室质量核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了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当前安全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检查任务和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安全检查质量和水平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指出安全检查中要克服的注意事项,为今后有效地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环保督察的“四川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督察是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核心制度。当前,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为层层压实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环保职责、找准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介绍了四川省开展环保督察的基本路径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从建立政策体系、强化组织保障、规范督察程序、对标问题整改、发动社会监督等五个方面总结了四川环保督察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并分析了四川省在推动建立环保督察常态、长效机制方面所做的探索:强化督察成果运用,保持制度效力;探索环保部门主导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推动建立环保督察的"制度矩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秭归某TC-SCAN集装箱检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监测,根据《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43-2002)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有关规定,对该项目投产运行后的辐射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得出研究结论,并对该类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如何综合利用数据库、GPS、GIS、GSM网络MS技术、数据传输等多项技术,设计、开发GPS安全实时巡检系统,实践表明,GPS安全实时巡检系统在天然气管道巡检、信息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对比研究国内外储罐检验标准,为减少全面检查检验员的主观差异,按照失效后果的严重性,探讨了储罐全面检查的具体内容,将全面检查分为基础与罐底、罐壁和罐顶三大部分,进一步完善储罐的完整性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多频管中电流法通过计算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来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的状态,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丘陵山地的埋地输油气气管道,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有一定差距.通过研究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分布电容、管道分布电感在GDWFF处理软件中对防腐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尤其是管道分布电感是关键参数.为此,修正了多频管中电流法评价软件给出的管道分布电感推荐值,并采用现场开挖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评价结果更符合山地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