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指导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西部地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大数据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绿色发展也成为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举措.通过分析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背景,测度西部主要城市的生态足迹与环境承载力,明确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基于智慧生态城市推进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热烈祝贺第二届"城市矿产"博览会开幕。资源和环境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需要突破的两大瓶颈。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三废"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矿产"博览会为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和循环经济领域打造一个专业化的展示平台,展示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建设成果、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的格局定位,研究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以"系统治理、永续发展"为主题,树立长效的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观念,利用大西安八百里秦川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秦岭的生态调节功能,以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中心思想,建设山区、平原、城市绿化的生态屏障。在城市中依托城市绿色公共环境,进行生态保护建设,为城市营造更多的绿地空间,进行园林绿化建设、环境的生态建设、城市景观建设,促进西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方式改革创新更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绿色出行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策,是建设美丽宜居江苏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淮安"生态文旅水城"目标的重要一步。目前淮安中心城市主要出行工具为助力车和私家车,出租车和公交车次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淮安中心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和行政措施不力等。淮安中心城市要想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实现绿色发展,可先从绿色出行入手,通过完善公交系统、科学进行道路规划、提高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并强化行政执法等来推进中心城市的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体,表现在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和生态良性循环.本文结合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等几点建议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多元共治视角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湾区城市建设面临着多种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环境利益保障等既有问题也为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可以结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求,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寻求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红线体系构建及其与管理制度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红线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保障国家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解析了生态红线的六大内涵与特征,基于结构的敏感性、过程的脆弱性、功能的重要性,研究提出包括五大领域、四大分区的生态红线体系框架。生态红线只有实现真正的"落地",并配套以完善的管控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红线维护城市空间格局底线的目的。生态红线可与现有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手段等相结合,为城市环境的精细化、系统化管理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8.
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来将城市环境资源消耗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预算作为地方环境管理工作中一种可行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进行计划和控制,实现城市内生态收支平衡的一种技术手段,已经逐渐走向规范。本文主要论述城市环境管理生态预算模式,对生态预算的工作目标与基本假设和城市生态预算的具体开展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做出建设"无废城市"的决策部署,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切实行动,对转变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理念、构建新型废物处置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李靖  李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73-175
通过安徽吉阳核电厂址气象塔观测系统获取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的风频规律性,并按南沿江流、北沿江流对塔层风速分布进行幂函数近似拟合,估算了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本区主导风向多集中在偏东北风上,而且频率很高,次主导风向则略有差异;塔层风廓线分布基本符合幂函数关系,由廓线求出的n指数推荐值为:A类0.165,B类0.167,C类0.192,D类0.313,E类0.406,F类0.463;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547 063 m,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738 45 m。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关于长江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忠梅  陈虹 《环境保护》2016,(18):32-38
尽管自2015年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以来,制定"长江法"的呼声不断高涨,但距离形成共识、理性发声尚有较大距离。文章围绕是否需要为长江立法、为长江立一部什么样的法、如何才能立好"长江法"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描绘出"长江法"这一图景的面貌,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洲内植被覆盖密度增大和植物生物量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模具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一般而言,模具在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被忽略,将之视为刚性体。然而在金属精密成形中,模具的变形对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SuperForm软件针对模具在工件挤压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工厂实际生产的工艺制定、模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包气带油污土层生物修复现场控制性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气带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涉及到石油降解微生物、石油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本文通过最或然计数法(MPN)、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和色质联机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淄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的水力学特性、氮磷营养元素、微生物和石油污染物.结果表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层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具有降解石油烃的能力,且土层的渗透性极强,有利于开展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同时,长期的挥发、淋失和转化造成土层中石油污染物主要由高分子、高沸点烃类组成,且油污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太低,直接增加了生物修复的难度,成为不利于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汪永晨 《环境》2006,(2):68-69
2005年10月,湖北襄樊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打来电话,告诉我唐白河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