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开发区环境管理探讨: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开发区经济的外向型和市场化特点,提出了开发区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公众化,面向市场经济五条原则,指出排污许可证制度蕴含的经济和法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排污许可证及排污权交易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新模式框架。同时指出,环境标志,清洁生产以及环境信息系统是适应经济形式使环境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套配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对水污染物排放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对排污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运用行政手段,强化对水环境的管理,促进水环境管理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变,实行重点污染源重点控制,重点水域重点保护,加速环境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注入企业管理机制,给环保工作带来生机。企业有了排污总量指标的自我约束和目标追求,推动环境管理从局部、零星的随机管理,转向系统化管理。把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控制排污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生产、环保“两张皮”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企业“三个效益”。 相似文献
4.
5.
6.
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发放排污许可证,将水污染控制与水体环境质量直接挂勾,使水环境管理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变,是从整体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特点、论述了排污许可证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作用,结合国家制定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深化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探讨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袁钦汉,王安德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环境保护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保护正日益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实现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的变革,树立工业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 相似文献
9.
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依据,它为全面深化环境管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提供了环境管理效果的检验报告,可以断言,环境监测在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建立环保工作新秩序的一项制度推行,将深化环境管理,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推行这项新制度,更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企业环境管理及固定污染源环境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排污许可制度内涵,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内容设计总体思路、原则,重构了排污许可证框架,完善了证照内容设计,为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清洁生产的实施是控制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使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量降为最低,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小,促进排污单位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清洁生产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将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项制度和法规的最大效应,可使环境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受生产活动变化的影响,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制定基于不同时间周期的污染物排污许可限值,是完善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的需要。以铁岭市企业在线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短周期排放量与长周期排放量的比值β,研究了企业行业特征和规模对不同周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对β值具有重要的影响,铁岭市屠宰行业、煤炭行业和污水处理厂COD日排放量与年排放量的比值β平均值分别为2.82、2.61和1.65,NH-N排放量Cr MDL 3的β平均值分别为2.9、3.49和2.59,表明污水处理厂相比屠宰行业和煤炭行业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从企业规模来看,MDL企业规模较小时,由于生产稳定性差β值波动较大;企业规模较大时,β值趋于稳定。因此,制定不同周期的企业排污许可限值时,应基于不同的行业特征和企业规模给出不同的参考比值。 相似文献
15.
16.
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监督管理在排污许可制度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监督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在对排污许可及相关制度实施情况监督评估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实施评估体系的总体思路、总体框架,并就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监督评估内容进行设计,以期为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部分省,自治区对环保产品实行了认可证制度,并对环保产品的申报、管理及认可作了详细规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环保产品认可证制度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环境管理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力推进ISO14 0 0 0环境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利用体系自我管理,利用社会机制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同时,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带动环保产业、环保科研以及认证咨询市场的发展,为环境监测创造新的机遇等等,使体系能够有效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